一种手电筒的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0283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电筒的加工工艺,所述喷砂处理步骤包括:步骤A、使用机械手将手电筒外壳放置到支撑工位;步骤B、使用驱动组件驱动第一定位组件对支撑组件上方的手电筒外壳进行定位;步骤C、定心组件通过第三定位组件的作用一直位于第一支撑轮和第三支撑轮的中点位置,定心组件从手电筒的外壳的两夹持住手电筒对其进行夹持固定;步骤E、使手电筒进行旋转,之后多个并排的喷头对手电筒外壳进行喷砂;步骤F、将喷砂结束的手电筒外壳取出,放入新的手电筒外壳;通过设置了第三定位组件,可以快速找到手电筒外壳圆心的位置,增加了对手电筒外壳定位定心的通用性。壳定位定心的通用性。壳定位定心的通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电筒的加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手电筒加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手电筒的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手电筒的是一种常用的生活用品,应用的领域和种类繁多,有加工的普通手电筒和工业上用的强光手电筒,但是手电筒都包含有手电筒壳,手电筒壳体的加工需要用到打孔和倒外角设备,同时还需要对手电筒的外壳进行喷砂;在处理这些加工过程时需要对手电筒进行定位,需要找到手电筒外壳的圆心,之后在圆心处提供动力,使手电筒外壳进行旋转,从而对其外圆进行加工,但是手电筒的型号会有很多,从而导致手电筒外壳的大小不同,但是现有的设备无法根据不同直径的手电筒进行定位,无法快速、自动、准确的找到它的圆心,从而使得在加工时容易造成误差,尤其是对手电筒进行喷砂时,会由于喷涂的无法准确的定位导致手电筒旋转喷砂位置固定时,由于旋转的圆跳动过大,从而导致喷砂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手电筒转动更加稳定,从而使喷砂的效果更好,可以更好的附着的手电筒加工工艺。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手电筒的加工工艺,工作人员将开关组件和灯泡焊接在一起,对其测试质量、铝材下料使用数控车床对外圆精加工、使用修毛刺机对加工后的铝材修毛刺、使用手电筒外壳喷砂机对手电筒外壳进行喷砂处理、对手电筒外壳没有喷砂的两端切掉、使用数控中心将手电筒外壳内部掏空、将开关灯泡放到手电筒外壳内部,并焊接在一起;所述喷砂机包括第一支架、设于第一支架中间的支撑组件、设于第一支架上方的定位定心装置、设于定位定心装置内侧的第一阻隔板、设于定位定心装置下方的第一转轴、设于第一转轴上的多个喷头;并由上述结构组成的支撑工位、定位工位、定心工位、夹持工位、喷砂工位;其喷砂处理步骤包括:步骤A、使用机械手将手电筒外壳放置到支撑工位,并被支撑组件支撑起来;步骤B、使用驱动组件驱动第一定位组件对支撑组件上方的手电筒外壳进行定位;步骤C、通过第一支撑轮、第二支撑轮、第三支撑轮贴在手电筒外壳的表面上,之后第二定位组件会随着第二支撑轮和第三支撑轮的位置变化而变化角度和长度;所述第一支撑轮、第二支撑轮和第三支撑轮三点围成一个三角形;所述第二支撑轮和第三支撑轮设于所述第一定位组件上;所述第二支撑轮和第三支撑轮与所述第一支撑轮和第二支撑轮所组成的两条直线相互垂直;从而根据圆内接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点就是圆心可以得知第二定位组件上第一支撑轮和第三支撑轮两点的中心位置就是该手电筒外壳的圆心;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包括铰接于第二支撑轮的第一连杆、设于第一连杆上的第一滑槽、设于第一连杆上方并抵在所述第三支撑轮上使第三支撑轮向下的第一控制部件;所述第一滑块包括铰接于第一支撑轮的第二连杆、设于第二连杆上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三支撑轮铰接并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滑槽中、所述第三支撑轮铰接于并滑动设于所述第二
滑槽中;所述驱动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具体步骤为:在放料前驱动组件带动第一定位组件向侧面进行运动,将手电筒外壳放在支撑组件上方支撑住,之后驱动组件带动第一定位组件返回运动,也就是第一连杆进行返回,第一连杆上的第二支撑轮和第三支撑轮会夹持住手电筒外壳,从而实现第一支撑轮和第二支撑轮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第二支撑轮和第三支撑轮位于第一滑槽中;所述第一支撑轮和第三支撑轮位于第二定位组件上,从而实现对手电筒外壳的定位和定心;步骤D、第一支撑轮、第二支撑轮和第三支撑轮会根据手电筒外壳外径的变化而出现位置的变化,定心组件通过第三定位组件的作用一直位于第一支撑轮和第三支撑轮的中点位置,定心组件从手电筒的外壳的两夹持住手电筒对其进行夹持固定;步骤E、使手电筒进行旋转,之后多个并排的喷头对手电筒外壳进行喷砂,通过第一阻隔板和支撑组件挡住喷头喷出的砂,对喷砂机进行保护;步骤F、将喷砂结束的手电筒外壳取出,放入新的手电筒外壳;通过对手电筒外壳的同心圆上选取三点,也就是第一支撑轮、第二支撑轮和第三支撑轮,使这三点围成的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从而这个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点也就是这个同心圆的圆心,从而也就是手电筒外壳的圆心,之后通过第三定位组件精准的使定心组件处于第一支撑轮和第三支撑轮的中点,从而可以更好的使定心组件位于手电筒外壳的圆心位置,从而使手电筒外壳进行旋转时可以更好的以圆心为中心进行旋转,也就是可以更多的减少定位上存在的问题导致手电筒外壳进行旋转时产生的误差,从而使喷头对手电筒外壳进行喷砂时可以更好的保证喷头与手电筒外壳之间的距离不会变化,从而更好的使喷砂更加均匀,增加喷砂的效果,从而使手电筒加工的工艺效果更好,产品质量更佳。
[000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定位组件还包括固定设于第三支撑轮上的第一支撑杆、转动连接于第一支撑杆的第一滑块、固定设于第二支撑轮上的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设于所述第一滑槽内部;所述第二支撑杆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二定位组件还包括固定设于第二阻隔板第一转轴上的第三支撑杆、滑动连接于第二滑槽内部并转动连接于第一支撑杆的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支撑杆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杆;所述第三定位组件包括铰接于第三支撑杆和第一支撑杆的两个第三连杆、连接于第三连杆的第一导向杆、连接于第一导向杆的第四连杆、铰接于第四连杆的两个第五滑块、滑动连接于第五滑块的第二导向杆、滑动设于第二滑槽中的对中部件;所述第二导向杆连接于对中部件;所述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与所述第一支撑轮、第二支撑轮、第三支撑轮的轴心位置和距离是完全相同的;具体步骤为:当驱动组件驱动第一连杆向侧面进行运动时,第一连杆中的第一滑槽会带带动第一滑块运动,从而第一滑块带动第一支撑杆运动,从而使第一支撑杆带动第二滑块向侧面进行运动,之后第一连杆带动第二支撑杆运动,第二支撑杆带动第二支撑轮一起进行运动,从而使第一连杆让开位置,使手电筒外壳可以正常的放到支撑组件上,之后驱动组件驱动第一连杆复位,从而对手电筒外壳进行定位,在第一支撑轮、第二支撑轮和第三支撑轮随着手电筒外壳的外径变化进行变化位置时第一滑块和第三滑块会分别在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中进行滑动,从而使第一连杆和第三滑块会一直有交点也就是第一支撑杆,从而正常的实现了使用三点手电筒外壳进行定位,并通过对第一支撑轮和第三支撑轮的斜边定位中点快速找出圆心所在的位置,之后也就是第三支撑杆的位置不会变化,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位置会发生变化,也就是第三支撑杆和第一支撑杆之间的距离会发生变化,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是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之后第一支撑杆和第二
支撑杆之间的距离变化时,两个第三连杆、第一导向杆、第四连杆组成的直线之间的角度会发生变化,从而之后第五滑块滑动连接于第二导向杆,会使其中一个第三连杆运动时,会带动第二导向杆在第五滑块上进行滑动,之后第五滑块带动另一个第三连杆进行运动,从而会使两个第三连杆保持相同的运动,从而会使对中部件一直处于第三弹簧和第一支撑杆的中心位置,从而会使对中部件所在的位置就是圆心;通过第二导向杆的设置使第一滑块和第三滑块进行运动时带动对中部件一起进行运动,从而保证对中部件位于圆心位置,从而实现对圆心的定位。
[0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电筒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工作人员将开关组件和灯泡焊接在一起,对其测试质量、铝材下料使用数控车床对外圆精加工、使用修毛刺机对加工后的铝材修毛刺、使用手电筒外壳喷砂机对手电筒外壳进行喷砂处理、对手电筒外壳没有喷砂的两端切掉、使用数控中心将手电筒外壳内部掏空、将开关灯泡放到手电筒外壳内部,并焊接在一起;所述喷砂机包括第一支架(1)、设于第一支架(1)中间的支撑组件(4)、设于第一支架(1)上方的定位定心装置(7)、设于定位定心装置(7)内侧的第一阻隔板(2)、设于定位定心装置(7)下方的第一转轴(6)、设于第一转轴(6)上的多个喷头(5);并由上述结构组成的支撑工位、定位工位、定心工位、夹持工位、喷砂工位;其喷砂处理步骤包括:步骤A、使用机械手将手电筒外壳放置到支撑工位,并被支撑组件(4)支撑起来;步骤B、使用驱动组件(71)驱动第一定位组件(72)对支撑组件(4)上方的手电筒外壳进行定位;步骤C、通过第一支撑轮(76)、第二支撑轮(77)、第三支撑轮(78)贴在手电筒外壳的表面上,之后第二定位组件(73)会随着第二支撑轮(77)和第三支撑轮(78)的位置变化而变化角度和长度;所述第一支撑轮(76)、第二支撑轮(77)和第三支撑轮(78)三点围成一个三角形;所述第二支撑轮(77)和第三支撑轮(78)设于所述第一定位组件(72)上;所述第二支撑轮(77)和第三支撑轮(78)与所述第一支撑轮(76)和第二支撑轮(77)所组成的两条直线相互垂直;从而根据圆内接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点就是圆心可以得知第二定位组件(73)上第一支撑轮(76)和第三支撑轮(78)两点的中心位置就是该手电筒外壳的圆心;所述第一定位组件(72)包括铰接于第二支撑轮(77)的第一连杆(721)、设于第一连杆(721)上的第一滑槽(722)、设于第一连杆(721)上方并抵在所述第三支撑轮(78)上使第三支撑轮(78)向下的第一控制部件(724);所述第一滑块(723)包括铰接于第一支撑轮(76)的第二连杆(731)、设于第二连杆(731)上的第二滑槽(732);所述第三支撑轮(78)铰接并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滑槽(722)中、所述第三支撑轮(78)铰接于并滑动设于所述第二滑槽(732)中;所述驱动组件(71)连接于所述第一定位组件(72);具体步骤为:在放料前驱动组件(71)带动第一定位组件(72)向侧面进行运动,将手电筒外壳放在支撑组件(4)上方支撑住,之后驱动组件(71)带动第一定位组件(72)返回运动,也就是第一连杆(721)进行返回,第一连杆(721)上的第二支撑轮(77)和第三支撑轮(78)会夹持住手电筒外壳,从而实现第一支撑轮(76)和第二支撑轮(77)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第二支撑轮(77)和第三支撑轮(78)位于第一滑槽(722)中;所述第一支撑轮(76)和第三支撑轮(78)位于第二定位组件(73)上,从而实现对手电筒外壳的定位和定心;步骤D、第一支撑轮(76)、第二支撑轮(77)和第三支撑轮(78)会根据手电筒外壳外径的变化而出现位置的变化,定心组件(75)通过第三定位组件(74)的作用一直位于第一支撑轮(76)和第三支撑轮(78)的中点位置,定心组件(75)从手电筒的外壳的两夹持住手电筒对其进行夹持固定;步骤E、使手电筒进行旋转,之后多个并排的喷头(5)对手电筒外壳进行喷砂,通过第一阻隔板(2)和支撑组件(4)挡住喷头(5)喷出的砂,对喷砂机进行保护;步骤F、将喷砂结束的手电筒外壳取出,放入新的手电筒外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电筒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组件(72)还包括固定设于第三支撑轮(78)上的第一支撑杆(725)、转动连接于第一支撑杆(725)的第一滑块(723)、固定设于第二支撑轮(77)上的第二支撑杆(729);所述第一滑块(723)滑动设于所述第一滑槽(722)内部;所述第二支撑杆(729)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杆(721);所述第二定位组件(73)还包括固定设于第二阻隔板(3)第一转轴(6)上的第三支撑杆(734)、滑动
连接于第二滑槽(732)内部并转动连接于第一支撑杆(725)的第三滑块(733);所述第三支撑杆(734)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杆(731);所述第三定位组件(74)包括铰接于第三支撑杆(734)和第一支撑杆(725)的两个第三连杆(741)、连接于第三连杆(741)的第一导向杆(742)、连接于第一导向杆(742)的第四连杆(743)、铰接于第四连杆(743)的两个第五滑块(7471)、滑动连接于第五滑块(7471)的第二导向杆(747)、滑动设于第二滑槽(732)中的对中部件(748);所述第二导向杆(747)连接于对中部件(748);所述第一支撑杆(725)、第二支撑杆(729)、第三支撑杆(734)与所述第一支撑轮(76)、第二支撑轮(77)、第三支撑轮(78)的轴心位置和距离是完全相同的;具体步骤为:当驱动组件(71)驱动第一连杆(721)向侧面进行运动时,第一连杆(721)中的第一滑槽(722)会带带动第一滑块(723)运动,从而第一滑块(723)带动第一支撑杆(725)运动,从而使第一支撑杆(725)带动第二滑块(728)向侧面进行运动,之后第一连杆(721)带动第二支撑杆(729)运动,第二支撑杆(729)带动第二支撑轮(77)一起进行运动,从而使第一连杆(721)让开位置,使手电筒外壳可以正常的放到支撑组件(4)上,之后驱动组件(71)驱动第一连杆(721)复位,从而对手电筒外壳进行定位,在第一支撑轮(76)、第二支撑轮(77)和第三支撑轮(78)随着手电筒外壳的外径变化进行变化位置时第一滑块(723)和第三滑块(733)会分别在第一滑槽(722)和第二滑槽(732)中进行滑动,从而使第一连杆(721)和第三滑块(733)会一直有交点也就是第一支撑杆(725),从而正常的实现了使用三点手电筒外壳进行定位,并通过对第一支撑轮(76)和第三支撑轮(78)的斜边定位中点快速找出圆心所在的位置,之后也就是第三支撑杆(734)的位置不会变化,第一支撑杆(725)和第二支撑杆(729)的位置会发生变化,也就是第三支撑杆(734)和第一支撑杆(725)之间的距离会发生变化,第一支撑杆(725)和第二支撑杆(729)是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之后第一支撑杆(725)和第二支撑杆(729)之间的距离变化时,两个第三连杆(741)、第一导向杆(742)、第四连杆(743)组成的直线之间的角度会发生变化,从而之后第五滑块(7471)滑动连接于第二导向杆(747),会使其中一个第三连杆(741)运动时,会带动第二导向杆(747)在第五滑块(7471)上进行滑动,之后第五滑块(7471)带动另一个第三连杆(741)进行运动,从而会使两个第三连杆(741)保持相同的运动,从而会使对中部件(748)一直处于第三弹簧(434)和第一支撑杆(725)的中心位置,从而会使对中部件(748)所在的位置就是圆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电筒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杆(742)固定连接于第四连杆(743);所述第一导向杆(742)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三连杆(741);所述第三定位组件(74)还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五滑块(7471)并位于第五滑块(7471)两侧的两个第二转轴(745)、固定设于两个第二转轴(745)上并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746);具体步骤为:当第一滑块(723)和第三滑块(733)进行运动时,带动第一支撑杆(725)运动,使第一支撑杆(725)和第三支撑杆(734)之间的距离增加,当增加的距离大于两个第三连杆(741)、第一导向杆(742)、第四连杆(743)的总和时,也就是之后带动第三连杆(741)向两侧进行运动,之后第三连杆(741)在第一导向杆(742)上进行滑动,在滑动过程中,第三连杆(741)与第二连杆(731)之间的夹角发生变化,从而也就会带动第四连杆(743)随着角度的变化发生旋转,之后第四连杆(743)通过第二转轴(745)和第一齿轮(746)的配合会使另一个第四连杆(743)也会发生旋转,从而保证两个第三连杆(741)和第二连杆(731)组成的是等腰三角形,从而也就保证了第三连杆(741)、第一导向杆(742)和第四连杆(743)处于同样的长度,
从而带动第三支撑轮(78)在第二滑槽(732)中进行滑动,第二导向杆(747)一起进行运动,对中部件(748)位于第一支撑杆(725)和第三支撑杆(734)的中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手电筒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中部件(748)包括滑动设于第二滑槽(732)中的第八滑块(7487)、滑动设于第二导向杆(747)上的第六滑块(7481)、固定设于第六滑块(7481)两侧的两个第六导向杆(7482)、固定设于第六导向杆(7482)两侧的第五连杆(7483)、设于第五连杆(7483)中的第三滑槽(7484)、滑动设于第三滑槽(7484)中的第七滑块(7486)、转动连接于第七滑块(7486)并固定设于第三连杆(741)上的第三转轴(7485);具体步骤为:当两个第一齿轮(746)使用时间久了会发生齿轮松动的问题,从而会导致主动的第三连杆(741)旋转一定角度,会由于齿轮松动带动另一个第三连杆(741)旋转的角度小于主动第三连杆(741)旋转的角度,从而会不能很好的保证两个第三连杆(741)与第二连杆(731)之间的夹角相同,从而会导致在在第一支撑杆(725)和第三支撑杆(734)之间距离变化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勇平孙晶晶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景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