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胶茶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0234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硅胶茶具,属于茶具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茶壶、茶盖、滤盘、茶杯,所述茶杯设有四组,所述茶壶、茶盖、滤盘、茶杯均由食品级安全硅胶制成,所述茶壶的内部底部放置有三组茶杯,所述茶壶的内部上端卡接有滤盘,所述滤盘的内部放置有一组茶杯,所述茶壶的顶部卡接有茶盖。通过设置茶壶,当需要携带该茶具进行移动时,使用人员可以将三组茶杯叠放在茶壶内部,之后卡好滤盘,在滤盘的内部放置一组茶杯,之后盖上茶盖,即可方便的携带该茶具,茶壶、茶盖、滤盘、茶杯均由食品级安全硅胶制成,以保证该茶具使用时的安全性,通过食品级安全硅胶制成,也使得茶壶、茶盖、滤盘、茶杯都具有良好的耐热、隔热性。隔热性。隔热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硅胶茶具


[0001]本技术涉茶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硅胶茶具。

技术介绍

[0002]茶具,古代亦称茶器或茗器。现代人所说的“茶具”主要指茶壶、茶杯、茶勺等这类饮茶器具。唐代文学家皮日休《茶具十咏》中所列出的茶具种类有“茶坞、茶人、茶笋、茶籝、茶舍、茶灶、茶焙、茶鼎、茶瓯、煮茶。”其中“茶坞”是指种茶的凹地。
[0003]目前市面上常见的茶具大多为陶瓷或者玻璃制作而成,其本身容易碎裂,当家中有小孩子时会比较危险,且陶瓷或者玻璃制成的茶具,由于其本身的易碎性,导致其不易进行携带,不方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硅胶茶具,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6]一种硅胶茶具,包括茶壶、茶盖、滤盘、茶杯,所述茶杯设有四组,所述茶壶、茶盖、滤盘、茶杯均由食品级安全硅胶制成,所述茶壶的内部底部放置有三组茶杯,所述茶壶的内部上端卡接有滤盘,所述滤盘的内部放置有一组茶杯,所述茶壶的顶部卡接有茶盖。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茶壶,当需要携带该茶具进行移动时,使用人员可以将三组茶杯叠放在茶壶内部,之后卡好滤盘,在滤盘的内部放置一组茶杯,之后盖上茶盖,即可方便的携带该茶具,当需要饮茶时,使用人员可以将茶杯全部取出,之后即可使用茶壶进行泡茶,滤盘用于对茶叶进行过滤,泡好的茶通过茶壶倒入茶杯中,即可进行品茶,茶壶、茶盖、滤盘、茶杯均由食品级安全硅胶制成,以保证该茶具使用时的安全性,通过食品级安全硅胶制成,也使得茶壶、茶盖、滤盘、茶杯都具有良好的耐热、隔热性,在盛放最高三百度的水时不会发生变形,在盛放一百度的水,茶壶、茶杯不会出现烫手的情况,同时由于采用食品级安全硅胶制成,使得该茶具即使摔落也不会出现破损的情况,十分安全,适合有孩子的家庭进行使用。
[0008]较佳的,所述茶壶的内部中端一体式连接有限位环,所述茶壶的外表面上下两端均设有握持槽。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限位环,限位环用于降低茶壶内部与茶杯之间的空隙,进而保证茶杯叠放在茶壶中时,茶杯不会因为晃动而出现散乱的情况,设置握持槽,握持槽用于提高茶壶的摩擦力,使得使用人员在倒茶时,可以更加牢固的握住茶壶,以免出现脱手的情况。
[0010]较佳的,所述茶杯的底部呈圆弧形,所述茶杯的底部中端一体式连接有托台。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托台,托台使得茶杯可以更加稳定的放置在桌面等位置,将茶杯的底部设有圆弧形,使得茶杯的整体外观更加的美观,以符合大众审美。
[0012]较佳的,所述茶壶的内部大小与茶杯的大小相匹配,所述茶杯的上端一体式连接有外扩挡圈。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外扩挡圈,外扩挡圈使得茶杯的上端大于茶杯的下端,从而使得茶杯彼此之间可以相互叠放,同时也可保证叠放的稳定性,将茶壶的内部大小与茶杯的大小设为相匹配,进而保证茶杯叠放在茶壶内部的稳定性。
[0014]较佳的,所述茶盖的顶部一体式连接有握把,所述茶盖的外表面呈圆弧形,所述茶盖的底部一体式连接有环状挡圈,所述环状挡圈与滤盘的内壁贴合连接。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握把,握把用于方便使用人员取出茶盖,茶盖的外表面呈圆弧形,使其与茶壶形状相匹配,设置环状挡圈,环状挡圈的大小与滤盘的内部大小相匹配,从而使得当茶盖盖下时,环状挡圈插入滤盘内部,以保证茶盖盖上的严密性。
[0016]较佳的,所述茶壶的端口处开设有环状卡槽,所述滤盘的外表面上端一体式连接有环状卡块,所述环状卡块卡接在环状卡槽的内部。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环状卡槽与环状卡块,环状卡块卡接在环状卡槽的内部,从而使得滤盘可以牢牢的卡接在茶壶上端,避免滤盘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滑落到茶壶底部的情况。
[0018]较佳的,所述滤盘的底部开设有密集茶叶过滤孔,所述滤盘的内部大小与茶杯的大小相匹配。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开设茶叶过滤孔,茶叶过滤孔用于对茶叶进行过滤,以免细小茶叶残渣通过滤盘倒出,将滤盘的内部大小与茶杯的大小设为相匹配,使得滤盘内部也可放置一组茶杯,进而完成对茶壶的内部空间进行充分利用。
[0020]综上所述,本技术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1]第一、设置茶壶,当需要携带该茶具进行移动时,使用人员可以将三组茶杯叠放在茶壶内部,之后卡好滤盘,在滤盘的内部放置一组茶杯,之后盖上茶盖,即可方便的携带该茶具,当需要饮茶时,使用人员可以将茶杯全部取出,之后即可使用茶壶进行泡茶,滤盘用于对茶叶进行过滤,泡好的茶通过茶壶倒入茶杯中,即可进行品茶,茶壶、茶盖、滤盘、茶杯均由食品级安全硅胶制成,以保证该茶具使用时的安全性,通过食品级安全硅胶制成,也使得茶壶、茶盖、滤盘、茶杯都具有良好的耐热、隔热性,在盛放最高三百度的水时不会发生变形,在盛放一百度的水,茶壶、茶杯不会出现烫手的情况,同时由于采用食品级安全硅胶制成,使得该茶具即使摔落也不会出现破损的情况,十分安全,适合有孩子的家庭进行使用;
[0022]第二、设置限位环,限位环用于降低茶壶内部与茶杯之间的空隙,进而保证茶杯叠放在茶壶中时,茶杯不会因为晃动而出现散乱的情况,设置握持槽,握持槽用于提高茶壶的摩擦力,使得使用人员在倒茶时,可以更加牢固的握住茶壶,以免出现脱手的情况,设置托台,托台使得茶杯可以更加稳定的放置在桌面等位置,将茶杯的底部设有圆弧形,使得茶杯的整体外观更加的美观,以符合大众审美,设置外扩挡圈,外扩挡圈使得茶杯的上端大于茶杯的下端,从而使得茶杯彼此之间可以相互叠放,同时也可保证叠放的稳定性,将茶壶的内部大小与茶杯的大小设为相匹配,进而保证茶杯叠放在茶壶内部的稳定性;
[0023]第三、设置握把,握把用于方便使用人员取出茶盖,茶盖的外表面呈圆弧形,使其与茶壶形状相匹配,设置环状挡圈,环状挡圈的大小与滤盘的内部大小相匹配,从而使得当茶盖盖下时,环状挡圈插入滤盘内部,以保证茶盖盖上的严密性,设置环状卡槽与环状卡
块,环状卡块卡接在环状卡槽的内部,从而使得滤盘可以牢牢的卡接在茶壶上端,避免滤盘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滑落到茶壶底部的情况,开设茶叶过滤孔,茶叶过滤孔用于对茶叶进行过滤,以免细小茶叶残渣通过滤盘倒出,将滤盘的内部大小与茶杯的大小设为相匹配,使得滤盘内部也可放置一组茶杯,进而完成对茶壶的内部空间进行充分利用。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本技术的茶壶部示意图;
[0026]图3是本技术的茶盖部示意图;
[0027]图4是本技术的滤盘部示意图;
[0028]图5是本技术的茶杯部示意图。
[0029]附图标记:1、茶壶;2、茶盖;3、滤盘;4、茶杯;5、限位环;6、握持槽;7、托台;8、外扩挡圈;9、握把;10、环状挡圈;11、环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胶茶具,包括茶壶(1)、茶盖(2)、滤盘(3)、茶杯(4),其特征在于:所述茶杯(4)设有四组,所述茶壶(1)、茶盖(2)、滤盘(3)、茶杯(4)均由食品级安全硅胶制成,所述茶壶(1)的内部底部放置有三组茶杯(4),所述茶壶(1)的内部上端卡接有滤盘(3),所述滤盘(3)的内部放置有一组茶杯(4),所述茶壶(1)的顶部卡接有茶盖(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胶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茶壶(1)的内部中端一体式连接有限位环(5),所述茶壶(1)的外表面上下两端均设有握持槽(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胶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茶杯(4)的底部呈圆弧形,所述茶杯(4)的底部中端一体式连接有托台(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胶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苔
申请(专利权)人:肇庆市苔华五金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