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水平侧压力监测采集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0108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缆水平侧压力监测采集机构,包括基架,所述基架的上设有对电缆进行垂直压力检测的垂直压力检测机构,所述基架上还设有对电缆进行侧向压力检测的侧向压力检测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基架上设有对电缆进行垂直压力检测的垂直压力检测机构,以及在基架上还设有对电缆进行侧向压力检测的侧向压力检测机构,其中侧向压力检测机构和垂直压力检测机构则分别对电缆铺设过程中的垂直压力和侧向压力进行检测,有利于操作者及时知道在电缆铺设过程中,水平X轴和垂直方向Y轴向的电缆形态变化,从而进行及时的调整,消除电缆时可能存在的敷设风险,并通过特点的检测方法计算得到垂直压力或侧向压力的临界值,当所检测的垂直压力或侧。压力或侧。压力或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水平侧压力监测采集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敷设
,具体为一种电缆水平侧压力监测采集机构。

技术介绍

[0002]针对超高压电缆敷设规范中,有相应国标,行标和企标标准,规定在超高压电缆的敷设过程中,对电缆所受到的侧向压力有特别的受力范围;超高压电缆在地面到工井敷设,以及工井管廊转弯处的电缆敷设走向,电缆的动态敷设过程中,存在水平方向动态侧向受力的动态变化,而导致电缆在水平X轴和垂直方向Y轴向的电缆形态变化,而容易出现电缆敷设风险。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电缆水平侧压力监测采集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4]本专利技术一种电缆水平侧压力监测采集机构,包括基架,所述基架的上设有对电缆进行垂直压力检测的垂直压力检测机构,所述基架上还设有对电缆进行侧向压力检测的侧向压力检测机构。
[000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垂直压力检测机构包括固定在基架第一压力检测组件,所述第一压力检测组件上设有第一压力检测层板,所述第一压力检测层板上设有第一检测架,所述第一检测架的上侧和下侧设有均设有第一转动辊;两个第一转动辊之间形成一个供电缆穿过的第一通道。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侧向压力检测机构包括固定在基架上的第二压力检测组件,所述第二压力检测组件上设有第二压力检测层板,所述第二压力检测层板上设有第二检测架,所述第二检测架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二转动辊,两个所述第二转动辊之间形成第二通道。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与对接;所述基架的一侧设有与第一压力检测组件和第二压力检测组件电连接的信号处理装置。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侧向压力检测机构和垂直压力检测机构则分别对电缆铺设过程中的垂直压力和侧向压力进行检测,当所检测的垂直压力或侧向压力大于临界值,则信号处理装置发出警报声。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临界值的设定方法是,当在转弯处经弧形滑板电缆在滑动时的侧压力为p=T/R,其中T为电缆牵引力,R为电缆弯曲半径;
[0010]当在竖井内敷设时,p

Pmax=Fmax/R;
[0011]式中Fmax——电缆最大纵向拉力。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缆牵引力T的计算方法是,当进行水平直线敷设时,T=9.8μWL;
[0013]当对电缆进行水平转弯敷设:T2=T1e
μθ
,其中T1、T2分别为转弯前、后牵引力;
[0014]当进行垂直弯曲敷设时,当为凸曲面上升状态时,
[0015]T2=[9.8WR/(1+μ2)][(1

μ2)+2μe
μπ/2
]+T1e
μπ/2

[0016]其中,θ=π/2;
[0017]当为凸曲面下降状态时,
[0018]T2=[9.8WR/(1+μ2)][2μ

(1

μ2)e
μπ/2
]+T1e
μπ/2
,其中θ=π/2;
[0019]当为凹曲面上升状态时,
[0020]T2=T1e
μπ/2

[9.8WR/(1+μ2)][2μ

(1

μ2)e
μπ/2
],其中θ=π/2;
[0021]当为凹曲面下降状态时,
[0022]T2=T1e
μπ/2

[9.8WR/(1+μ2)][(1

μ2)+2μe
μπ/2
],其中θ=π/2;
[0023]当对电缆进行垂直敷设时,Tmax=9.8Wh;
[0024]其中T为牵引力,单位:N;T1、T2分别为转弯前、后牵引力,单位:N;μ为摩擦系数;θ为转弯或倾斜角度,以“弧度”表示;W为电缆的单位长度质量,电位:kg/m;L为电缆长度,单位:m。
[002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基架上设有提手。
[002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7]该种电缆水平侧压力监测采集机构在基架上设有对电缆进行垂直压力检测的垂直压力检测机构,以及在基架上还设有对电缆进行侧向压力检测的侧向压力检测机构,其中侧向压力检测机构和垂直压力检测机构则分别对电缆铺设过程中的垂直压力和侧向压力进行检测,有利于操作者及时知道在电缆铺设过程中,水平X轴和垂直方向Y轴向的电缆形态变化,从而进行及时的调整,消除电缆时可能存在的敷设风险,并通过特点的检测方法计算得到垂直压力或侧向压力的临界值,当所检测的垂直压力或侧向压力大于临界值,则信号处理装置发出警报声,从而保证了电缆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28]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9]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电缆水平侧压力监测采集机构的侧向压力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电缆水平侧压力监测采集机构的垂直压力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
[0031]图中:1、基架;2、垂直压力检测机构;3、侧向压力检测机构;4、第一压力检测组件;5、第一压力检测层板;6、第一检测架;7、第一转动辊;8、第二压力检测组件;9、第二压力检测层板;10、第二检测架;11、第二转动辊;12、信号处理装置;13、提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33]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电缆水平侧压力监测采集机构,包括基架1,所述基架1的上设有对电缆进行垂直压力检测的垂直压力检测机构2,所述基架1上还设有对电缆进行侧向压力检测的侧向压力检测机构3;所述垂直压力检测机构3包括固定在基架
1第一压力检测组件4,所述第一压力检测组件4上设有第一压力检测层板5,所述第一压力检测层板5上设有第一检测架6,所述第一检测架6的上侧和下侧设有均设有第一转动辊7;两个第一转动辊7之间形成一个供电缆穿过的第一通道;所述侧向压力检测机构3包括固定在基架1上的第二压力检测组件8,所述第二压力检测组件8上设有第二压力检测层板9,所述第二压力检测层板9上设有第二检测架10,所述第二检测架10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二转动辊11,两个所述第二转动辊11之间形成第二通道,且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与对接;所述基架1的一侧设有与第一压力检测组件4和第二压力检测组件8电连接的信号处理装置12。
[0034]所述侧向压力检测机构3和垂直压力检测机构2则分别对电缆铺设过程中的垂直压力和侧向压力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水平侧压力监测采集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架(1),所述基架(1)的上设有对电缆进行垂直压力检测的垂直压力检测机构(2),所述基架(1)上还设有对电缆进行侧向压力检测的侧向压力检测机构(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水平侧压力监测采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压力检测机构(3)包括固定在基架(1)第一压力检测组件(4),所述第一压力检测组件(4)上设有第一压力检测层板(5),所述第一压力检测层板(5)上设有第一检测架(6),所述第一检测架(6)的上侧和下侧设有均设有第一转动辊(7);两个第一转动辊(7)之间形成一个供电缆穿过的第一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水平侧压力监测采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压力检测机构(3)包括固定在基架(1)上的第二压力检测组件(8),所述第二压力检测组件(8)上设有第二压力检测层板(9),所述第二压力检测层板(9)上设有第二检测架(10),所述第二检测架(10)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二转动辊(11),两个所述第二转动辊(11)之间形成第二通道。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电缆水平侧压力监测采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与对接;所述基架(1)的一侧设有与第一压力检测组件(4)和第二压力检测组件(8)电连接的信号处理装置(1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水平侧压力监测采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压力检测机构(3)和垂直压力检测机构(2)则分别对电缆铺设过程中的垂直压力和侧向压力进行检测,当所检测的垂直压力或侧向压力大于临界值,则信号处理装置发出警报声。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缆水平侧压力监测采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临界值的设定方法是,当在转弯处经弧形滑板电缆在滑动时的侧压力为p=T/R,其中T为电缆牵引力,R为电缆弯曲半径;当在竖井内敷设时,p

Pmax=Fmax/R;式中Fmax——电缆最大纵向拉力。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缆水平侧压力监测采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牵引力T的计算方法是,当进行水平直线敷设时,T=9.8μWL;当对电缆进行水平转弯敷设:T2=T1e
μθ
,其中T1、T2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琦锋王斌施红军郑伟华易华江浩晖张峥孙波郑蕊倪锦周渲程裔庭丁毓赵斌胡劼徐敏金蕾王稳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工程建设咨询分公司上海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上海久隆电力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江钧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