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板支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99967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降板支模装置,包括支顶钢管(1)、铝模(2)、顶托(3)和调节杆(6);铝模沿降板区域(7)设置,构成降板铝模,若干个顶托间隔设置在铝模上;支顶钢管的两端均设有内螺纹,调节杆的一端通过螺纹旋接在支顶钢管内,且支顶钢管与支顶钢管两端的调节杆之间通过螺纹旋动伸缩,构成顶杆结构;调节杆的另一端顶紧在顶托上,使相对设置的两块铝模之间能通过顶杆结构支顶,且顶杆结构与两块铝模垂直设置,降板铝模之间的若干根顶杆结构交错设置呈网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简化降板支模施工工序,有效提高降板的支模效率和质量,提高降板面浇筑后的混凝土观感质量。筑后的混凝土观感质量。筑后的混凝土观感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降板支模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具,尤其涉及一种降板支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厨卫间由于其独特的功能要求,往往采用“降板”的方法来进行楼地面结构施工。现阶段的民用建筑施工中,由于房屋里面卫生间的防水构造需求,要求其楼面比相邻板面标高要低,该标高低的区域即降板区域,降板深度视设计要求不等。
[0003]现有技术的降板施工普遍采用钢管固定方木支模的方式,虽然操作简单,但是由于其模具的整体稳定性差且刚度弱,在砼浇筑过程中模板易发生扭曲、移位等形变,导致无法准确控制降板面混凝土标高、砼成型后降板面几何尺寸较差等问题,且拆模成品不好,阴阳角参差不齐,影响成型面的观感质量,增加了对于质量缺陷的修补工作和项目的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板支模装置,能简化降板支模施工工序,有效提高降板的支模效率和质量,提高降板面浇筑后的混凝土观感质量。
[0005]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降板支模装置,包括支顶钢管、铝模、顶托和调节杆;铝模沿降板区域设置,构成降板铝模,若干个顶托间隔设置在铝模上;支顶钢管的两端均设有内螺纹,调节杆的一端通过螺纹旋接在支顶钢管内,且支顶钢管与支顶钢管两端的调节杆之间通过螺纹旋动伸缩,构成顶杆结构;调节杆的另一端顶紧在顶托上,使相对设置的两块铝模之间能通过顶杆结构支顶,且顶杆结构与两块铝模垂直设置,降板铝模之间的若干根顶杆结构交错设置呈网状。
[0007]位于所述的降板区域转角处的相邻两块铝模之间设有角部C槽,角部C槽呈L形结构并拼接在两块铝模之间。
[0008]所述的顶托与支顶钢管之间设有旋转支顶撑杆,支顶钢管、顶托和旋转支顶撑杆形成直角三角形结构。
[0009]所述的旋转支顶撑杆的一端设有固定板,固定板安装在顶托的顶部;旋转支顶撑杆的另一端通过转轴可转动式安装在转轴座上,转轴座固定安装在支顶钢管的端部外壁上。
[0010]所述的调节杆的另一端设有U形槽,U形槽的开口宽度与顶托的宽度相匹配,使顶托能卡置在U形槽内。
[0011]本技术采用顶杆结构与旋转支顶撑杆相结合的方式支设并固定铝模,利用螺栓固定和螺纹自锁实现铝模的可靠支顶,提高模板在浇筑过程中的稳定性,提高浇筑后混凝土的观感质量,且装拆方便,适用于深度较小的降板区域,能节省钢管的用量。同时,通过铝模和角部C槽的设置,能进一步确保混凝土成型质量,且拆装连接方便。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降板支模装置的立体图;
[0013]图2是本技术降板支模装置的俯视图;
[0014]图3是本技术降板支模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0015]图中,1支顶钢管,2铝模,3顶托,4角部C槽,5旋转支顶撑杆,51固定板,52转轴座,6调节杆,61U形槽,7降板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7]请参见附图1至附图3,一种降板支模装置,包括支顶钢管1、铝模2、顶托3和调节杆6;铝模2沿降板区域7设置,构成降板铝模,若干个顶托3间隔设置在铝模2上;支顶钢管1的两端均设有内螺纹,调节杆6的一端通过螺纹旋接在支顶钢管1内,且支顶钢管1与支顶钢管1两端的调节杆6之间通过螺纹旋动伸缩,构成顶杆结构;调节杆6的另一端顶紧在顶托3上,使相对设置的两块铝模2之间能通过顶杆结构支顶,且顶杆结构与两块铝模2垂直设置,降板铝模之间的若干根顶杆结构交错设置呈网状。通过可伸缩调节顶杆结构对铝模进行固定,提高了铝模的支设稳定性,调节杆6的螺纹旋动伸缩能匹配不同距离的铝模2,提高本技术在各尺寸的降板区域7内的适应性;同时利用铝制的模板避免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模板变形、损坏的问题。
[0018]位于所述的降板区域7转角处的相邻两块铝模2之间设有角部C槽4,角部C槽4呈L形结构并拼接在两块铝模2之间,铝模2和角部C槽4通过螺栓连接,拆装方便,且能提高转角处的混凝土浇筑质量。
[0019]所述的顶托3与支顶钢管1之间设有旋转支顶撑杆5,支顶钢管1、顶托3和旋转支顶撑杆5形成直角三角形结构,三角形结构的稳定性较高,提高对铝模2的支顶稳定性。
[0020]所述的旋转支顶撑杆5的一端设有固定板51,固定板51安装在顶托3的顶部;旋转支顶撑杆5的另一端通过转轴可转动式安装在转轴座52上,转轴座52固定安装在支顶钢管1的端部外壁上,使旋转支顶撑杆5能稳定的支设在顶托3与支顶钢管1之间,提高对铝模2的支撑稳定性。通过转轴座52和转轴能实现旋转支顶撑杆5一定角度的转动,以满足固定板51在顶托3上的安装高度要求,旋转支顶撑杆5可采用钢筋制成,旋转支顶撑杆5与固定板51之间的角度匹配可通过对钢筋的小角度弯折实现,确保了旋转支顶撑杆5能实现小角度的转动,以满足对铝模2的辅助支顶。
[0021]所述的调节杆6的另一端设有U形槽61,U形槽61的开口宽度与顶托3的宽度相匹配,使顶托3能卡置在U形槽61内,增加了顶托3与调节杆6的接触面积,能有效提高调节杆6对顶托3的顶紧可靠性。
[0022]本技术的施工方法是:
[0023]降板的模板采用铝模2,强度高,避免了传统木质等材质的模板容易变形、损坏的问题,铝模2可实现定型化设计、生产,以满足各种降板区域7的支模要求,且通用性较强,铝模2的支模位置根据建筑结构设计的降板区域7确定,此处不再赘述。
[0024]在降板区域7的转角处设置角部C槽4,用于通过螺栓拼接两边的铝模2,角部C槽4可根据转角角度大小和形状制作成直角、锐角、钝角等各种适配形状,以满足施工要求,解
决了两块铝模2在转角处拼接时拼缝不齐、混凝土观感质量差等问题。将铝模2和角部C槽4沿降板区域7定位后,将顶托3设置在铝模2上。在支顶钢管1的两端通过螺纹旋接调节杆6,并将支顶钢管1和两根调节杆6的总长度通过螺纹旋动调节至与相对设置的两块铝模2之间的距离一致,使支顶钢管1和两根调节杆6支设在两块铝模2之间时,两根调节杆6端部的U形槽61能顶紧在两块铝模2的顶托3上,从而通过支顶钢管1和两根调节杆6组成的顶杆结构实现两块铝模2的支设和固定,并采用合适数量的顶杆结构对降板铝模进行统一的支顶,确保降板铝模的支设稳定。
[0025]各横向设置和纵向设置的顶杆结构在高度上可交错设置,避免相互干涉。在支顶钢管1的一端与顶托3之间安装旋转支顶撑杆5,进一步提高降板铝模的支设稳定性。支顶钢管1可采用圆钢管制成,调节杆6可采用圆钢杆制成,易于取材和制作。
[0026]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板支模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支顶钢管(1)、铝模(2)、顶托(3)和调节杆(6);铝模(2)沿降板区域(7)设置,构成降板铝模,若干个顶托(3)间隔设置在铝模(2)上;支顶钢管(1)的两端均设有内螺纹,调节杆(6)的一端通过螺纹旋接在支顶钢管(1)内,且支顶钢管(1)与支顶钢管(1)两端的调节杆(6)之间通过螺纹旋动伸缩,构成顶杆结构;调节杆(6)的另一端顶紧在顶托(3)上,使相对设置的两块铝模(2)之间能通过顶杆结构支顶,且顶杆结构与两块铝模(2)垂直设置,降板铝模之间的若干根顶杆结构交错设置呈网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板支模装置,其特征是:位于所述的降板区域(7)转角处的相邻两块铝模(2)之间设有角部C槽(4),角部C槽(4)呈L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寿凯王凯峰高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