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式门架提升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9955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工具式门架提升设备,其中左右门架均竖向设置并沿前后方向设置,左右门架和支撑架沿左右方向相互间隔设置,左门架的左前后立柱沿前后方向相互间隔设置,左纵梁沿前后方向设置并位于左前后立柱的顶端之间且分别连接两者,右门架的右前后立柱沿前后方向相互间隔设置,右纵梁沿前后方向设置并位于右前后立柱的顶端之间且分别连接两者,轨道梁沿左右方向设置,左端和中部分别位于左右纵梁下并分别连接两者,右端设置在撑架上,电动葫芦位于轨道梁下并沿左右方向可移动连接轨道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材料的水平运输和垂直运输,节约工期,减少能耗,经济效益显著,设计巧妙,结构简洁,制造简便,成本低,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模推广应用。模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工具式门架提升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特别涉及施工物料的水平及垂直运输
,具体是指一种工具式门架提升设备,特别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受限空间的材料倒运。

技术介绍

[0002]在工程建设的城市轨道交通施工中,例如城市轨道交通暗挖隧道施工中,常采用安装于钢结构厂棚立柱轨道梁上的起重机进行渣土及施工材料的转运。受限于竖井狭小空间,起重机设备对施工材料的调运能力被大大限制,且调运材料占用出渣时间,造成渣土堆积,制约施工工期。
[0003]而传统的小型电动葫芦门架提升设备适用于吊物的水平运输,在垂直高度上起吊受限。
[0004]因此,希望提供一种工具式门架提升设备,其能够实现材料的水平运输和垂直运输,节约工期,减少能耗,经济效益显著。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具式门架提升设备,其能够实现材料的水平运输和垂直运输,节约工期,减少能耗,经济效益显著,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0006]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具式门架提升设备,其设计巧妙,结构简洁,制造简便,成本低,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0007]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工具式门架提升设备,其特点是,包括左门架、右门架、电动葫芦、轨道梁和支撑架,其中:
[0008]所述左门架和所述右门架均竖向设置并沿前后方向设置,所述左门架、所述右门架和所述支撑架沿左右方向相互间隔设置,所述左门架包括左前立柱、左后立柱和左纵梁,所述左前立柱和所述左后立柱沿所述前后方向相互间隔设置,所述左纵梁沿所述前后方向设置并位于所述左前立柱的顶端和所述左后立柱的顶端之间且分别连接所述的左前立柱的顶端和所述的左后立柱的顶端,所述右门架包括右前立柱、右后立柱和右纵梁,所述右前立柱和所述右后立柱沿所述前后方向相互间隔设置,所述右纵梁沿所述前后方向设置并位于所述右前立柱的顶端和所述右后立柱的顶端之间且分别连接所述的右前立柱的顶端和所述的右后立柱的顶端;
[0009]所述轨道梁沿所述左右方向设置,所述轨道梁的左端和中部分别位于所述左纵梁和所述右纵梁下并分别连接所述左纵梁和所述右纵梁,所述轨道梁的右端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电动葫芦位于所述轨道梁下并沿所述左右方向可移动连接所述轨道梁。
[0010]较佳地,所述电动葫芦是2T电动葫芦,所述轨道梁是工字钢轨道梁,所述左前立柱、所述左后立柱、所述右前立柱和所述右后立柱均为工字钢立柱,所述左纵梁和所述右纵梁均为工字钢纵梁。
[0011]较佳地,所述左门架和所述右门架之间的间距为5m,所述右门架和所述支撑架之间的间距为6.2m,所述左前立柱和所述左后立柱之间的间距以及所述右前立柱和所述右后立柱之间的间距均为6.2m。
[0012]较佳地,所述工具式门架提升设备还包括左支撑件、右支撑件、前支撑件和后支撑件,所述左支撑件沿所述前后方向设置并位于所述左前立柱的中下部和所述左后立柱的中下部之间且分别连接所述的左前立柱的中下部和所述的左后立柱的中下部,所述右支撑件沿所述前后方向设置并位于所述右前立柱的中下部和所述右后立柱的中下部之间且分别连接所述的右前立柱的中下部和所述的右后立柱的中下部,所述前支撑件沿所述左右方向设置并位于所述左前立柱的中下部和所述右前立柱的中下部之间且分别连接所述的左前立柱的中下部和所述的右前立柱的中下部,所述后支撑件沿所述左右方向设置并位于所述左后立柱的中下部和所述右后立柱的中下部之间且分别连接所述的左后立柱的中下部和所述的右后立柱的中下部。
[0013]更佳地,所述左支撑件包括左纵撑和左剪刀撑,所述左纵撑沿所述前后方向设置并位于所述左前立柱的中部和所述左后立柱的中部之间且分别连接所述的左前立柱的中部和所述的左后立柱的中部,所述左剪刀撑沿所述前后方向设置并位于所述左前立柱的下部和所述左后立柱的下部之间且分别连接所述的左前立柱的下部和所述的左后立柱的下部;所述右支撑件包括右纵撑和右剪刀撑,所述右纵撑沿所述前后方向设置并位于所述右前立柱的中部和所述右后立柱的中部之间且分别连接所述的右前立柱的中部和所述的右后立柱的中部,所述右剪刀撑沿所述前后方向设置并位于所述右前立柱的下部和所述右后立柱的下部之间且分别连接所述的右前立柱的下部和所述的右后立柱的下部;所述前支撑件包括前横撑和前剪刀撑,所述前横撑沿所述左右方向设置并位于所述左前立柱的中部和所述右前立柱的中部之间且分别连接所述的左前立柱的中部和所述的右前立柱的中部,所述前剪刀撑沿所述左右方向设置并位于所述左前立柱的下部和所述右前立柱的下部之间且分别连接所述的左前立柱的下部和所述的右前立柱的下部;所述后支撑件包括后横撑和后剪刀撑,所述后横撑沿所述左右方向设置并位于所述左后立柱的中部和所述右后立柱的中部之间且分别连接所述的左后立柱的中部和所述的右后立柱的中部,所述后剪刀撑沿所述左右方向设置并位于所述左后立柱的下部和所述右后立柱的下部之间且分别连接所述的左后立柱的下部和所述的右后立柱的下部。
[0014]较佳地,所述工具式门架提升设备还包括左横斜撑、左纵斜撑、右横斜撑和右纵斜撑,所述左横斜撑沿所述左右方向设置并位于所述左后立柱的左侧,所述左横斜撑的右端高于所述左横斜撑的左端,所述的左横斜撑的右端连接所述左后立柱,所述左纵斜撑沿所述前后方向设置并位于所述左后立柱的后侧,所述左纵斜撑的前端高于所述左纵斜撑的后端,所述的左纵斜撑的前端连接所述左后立柱,所述右横斜撑沿所述左右方向设置并位于所述右后立柱的右侧,所述右横斜撑的左端高于所述右横斜撑的右端,所述的右横斜撑的左端连接所述左后立柱,所述右纵斜撑沿所述前后方向设置并位于所述右后立柱的后侧,所述右纵斜撑的前端高于所述右纵斜撑的后端,所述的右纵斜撑的前端连接所述右后立柱。
[0015]较佳地,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立柱,所述左门架、所述右门架和所述支撑立柱沿所述左右方向相互间隔设置,所述的轨道梁的右端设置在所述支撑立柱上。
[0016]更佳地,所述支撑立柱是工字钢立柱。
[0017]更佳地,所述支撑架还包括八字撑,所述八字撑包括前撑和后撑,所述前撑和所述后撑均沿所述前后方向设置并沿所述前后方向相互成八字形设置,所述支撑立柱位于所述前撑和所述后撑之间并分别连接所述前撑和所述后撑。
[0018]更进一步地,所述前撑的下端和所述后撑的下端之间的间距为4m。
[001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在于:
[0020]1、本技术的工具式门架提升设备的左右门架均竖向设置并沿前后方向设置,左右门架和支撑架沿左右方向相互间隔设置,左门架的左前后立柱沿前后方向相互间隔设置,左纵梁沿前后方向设置并位于左前后立柱的顶端之间且分别连接两者,右门架的右前后立柱沿前后方向相互间隔设置,右纵梁沿前后方向设置并位于右前后立柱的顶端之间且分别连接两者,轨道梁沿左右方向设置,左端和中部分别位于左右纵梁下并分别连接两者,右端设置在撑架上,电动葫芦位于轨道梁下并沿左右方向可移动连接轨道梁,因此,其能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具式门架提升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左门架、右门架、电动葫芦、轨道梁和支撑架,其中:所述左门架和所述右门架均竖向设置并沿前后方向设置,所述左门架、所述右门架和所述支撑架沿左右方向相互间隔设置,所述左门架包括左前立柱、左后立柱和左纵梁,所述左前立柱和所述左后立柱沿所述前后方向相互间隔设置,所述左纵梁沿所述前后方向设置并位于所述左前立柱的顶端和所述左后立柱的顶端之间且分别连接所述的左前立柱的顶端和所述的左后立柱的顶端,所述右门架包括右前立柱、右后立柱和右纵梁,所述右前立柱和所述右后立柱沿所述前后方向相互间隔设置,所述右纵梁沿所述前后方向设置并位于所述右前立柱的顶端和所述右后立柱的顶端之间且分别连接所述的右前立柱的顶端和所述的右后立柱的顶端;所述轨道梁沿所述左右方向设置,所述轨道梁的左端和中部分别位于所述左纵梁和所述右纵梁下并分别连接所述左纵梁和所述右纵梁,所述轨道梁的右端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电动葫芦位于所述轨道梁下并沿所述左右方向可移动连接所述轨道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式门架提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葫芦是2T电动葫芦,所述轨道梁是工字钢轨道梁,所述左前立柱、所述左后立柱、所述右前立柱和所述右后立柱均为工字钢立柱,所述左纵梁和所述右纵梁均为工字钢纵梁。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式门架提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门架和所述右门架之间的间距为5m,所述右门架和所述支撑架之间的间距为6.2m,所述左前立柱和所述左后立柱之间的间距以及所述右前立柱和所述右后立柱之间的间距均为6.2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式门架提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具式门架提升设备还包括左支撑件、右支撑件、前支撑件和后支撑件,所述左支撑件沿所述前后方向设置并位于所述左前立柱的中下部和所述左后立柱的中下部之间且分别连接所述的左前立柱的中下部和所述的左后立柱的中下部,所述右支撑件沿所述前后方向设置并位于所述右前立柱的中下部和所述右后立柱的中下部之间且分别连接所述的右前立柱的中下部和所述的右后立柱的中下部,所述前支撑件沿所述左右方向设置并位于所述左前立柱的中下部和所述右前立柱的中下部之间且分别连接所述的左前立柱的中下部和所述的右前立柱的中下部,所述后支撑件沿所述左右方向设置并位于所述左后立柱的中下部和所述右后立柱的中下部之间且分别连接所述的左后立柱的中下部和所述的右后立柱的中下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具式门架提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撑件包括左纵撑和左剪刀撑,所述左纵撑沿所述前后方向设置并位于所述左前立柱的中部和所述左后立柱的中部之间且分别连接所述的左前立柱的中部和所述的左后立柱的中部,所述左剪刀撑沿所述前后方向设置并位于所述左前立柱的下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江涛王振刘定元张生军苏鹏瑞方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