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防止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9643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患者与看护患者的医务工作者之间的感染的感染防止单元。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感染防止单元(100)为用于防止细菌或病毒所引起的感染的感染防止单元,该感染防止单元具备:第1面罩(3)、其被供给正压或者负压之中的一方的压力;棚(1),其被供给正压或者负压之中的另一方的压力;换气风扇过滤单元(4),其将一方的压力供给于第1面罩(3)并且将另一方的压力供给于棚(1);正压供给路(5),其从换气风扇过滤单元(4)供给正压;以及负压供给路(6),其从换气风扇过滤单元供给所述负压。其从换气风扇过滤单元供给所述负压。其从换气风扇过滤单元供给所述负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感染防止单元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利用轮椅或病床的患者与周围的医务工作者之间能够防止病毒感染的感染防止单元。

技术介绍

[0002]以往,提出过有如下所述的感染防止件,即:为了防止感染了有害的微生物或病毒的患者向周围扩大感染,利用防护服或者棚来罩住患者(参照专利文献1)。
[0003]在专利文献1中,设置了患者整个身体收容在轮椅上的棚(隔离室),通过具备HEPA过滤器的进气排气单元,将正压、或者负压供给到棚内,由此,能够防止坐在轮椅上的患者与周围的医务工作者之间的感染。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143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然而,根据专利文献1的感染防止件,将患者收容在棚内之际、或者因为什么原因棚出现泄漏之际等时,会产生无法防止患者与医务工作者之间的感染的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便是在将患者收容在棚内之际或者棚出现泄漏的情况下等也能够防止患者与看护患者的医务工作者之间的感染的感染防止单元。
[0008]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感染防止单元,其是用于防止细菌或病毒所引起的感染的感染防止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染防止单元具备:第1面罩,其被供给正压或者负压之中的一方的压力;由棚或者第2面罩构成的隔离室,其被供给正压或者负压之中的另一方的压力;换气风扇过滤单元,其将所述一方的压力供给于所述第1面罩并且将所述另一方的压力供给于所述隔离室;正压供给路,其从所述换气风扇过滤单元供给所述正压;以及负压供给路,其从所述换气风扇过滤单元供给所述负压。
[0009]由于本专利技术的感染防止单元构成为:不仅如此地将第1面罩连结于换气风扇过滤单元而且还将棚或者第2面罩连结于换气风扇过滤单元,在第1面罩处于正压的情况下,使棚或者第2面罩处于负压,在第1面罩处于负压的情况下,使棚或者第2面罩处于正压,因此,例如,因为白血病或者抗癌剂而导致免疫力降低的患者被收容在处于正压的棚内、或者被佩戴处于正压的第2面罩,而看护该患者的医务工作者被佩戴处于负压的第1面罩,由此,能够抑制菌或病毒等侵入到棚或第2面罩的情形,而且,能够抑制菌或病毒等从第1面罩泄漏出来的情形,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免疫力降低的患者对看护他的医务工作者感染的情形。
[0010]另外,即便是在患者被收容在棚中之际、或者使之佩戴第2面罩之际、或者、棚或第2面罩出现泄漏的情况下,通过医务工作者佩戴处于负压的第1面罩,也能够防止医务工作者对患者感染的情形。
[0011]另一方面,关于感染了病毒的患者,在收容在棚、或者使之佩戴第2面罩的情况下,
通过使棚或者第2面罩处于负压,并使看护该患者的医务工作者佩戴处于正压的第1面罩,能够抑制病毒从棚或第2面罩泄漏出去的情形,而且能够抑制病毒侵入于该医务工作者的第1面罩的情形,因此,能够更可靠有效地抑制已感染了病毒的患者对看护他的医务工作者感染的情形。另外,关于该患者,即便在被收容在棚之际或使之佩戴装着之际、或者棚或第2面罩出现泄漏的情况下,通过使该医务工作者佩戴处于正压的第1面罩,也能够抑制该患者对该医务工作者感染的情形。
[0012]所述换气风扇过滤单元优选为具有:进气风扇,其供给所述正压;排气风扇,其供给所述负压;过滤器,其对利用所述进气风扇以及所述排气风扇而流动的空气进行过滤;吸引口,其隔着所述过滤器而设置在所述正压供给路的相反侧且向所述进气风扇供给空气;以及排出口,其隔着所述过滤器而设置在所述负压供给路的相反侧且相对于所述过滤器而设置在与所述吸引口相同的一侧,并且与所述吸引口隔离开,将来自所述排气风扇的空气排出,所述感染防止单元构成为:利用所述进气风扇从所述吸引口向所述正压供给路供给的空气、与利用所述排气风扇从所述负压供给路向所述排出口排出的空气以相反方向从所述过滤器的不同的部分通过。
[0013]这样,因为利用所述进气风扇从所述吸引口向所述正压供给路供给的空气、与利用所述排气风扇从所述负压供给路向所述排出口排出的空气以相反方向从所述过滤器的不同的部分通过,所以,即便是在过滤器出现了开孔的事故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细菌或病毒从正压供给路流向负压供给路等情形。
[0014]本专利技术的感染防止单元优选为,所述隔离室由棚构成且拆装自如地设置于轮椅,或者所述隔离室由第2面罩构成且能够供坐在轮椅上的患者佩戴,所述换气风扇过滤单元能够搭载于所述轮椅。通过这样做,能够防止医务工作者与患者之间的感染的同时推动轮椅来搬送患者。
[0015]优选为,所述吸引口从房间的内侧吸引空气,所述排出口将空气向所述房间的外侧排出。
[0016]通过这样做,能够使配置有该感染防止单元的房间处于负压。
[0017]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感染防止单元,能够有效地抑制患者与看护该患者的医务工作者之间的感染的情形。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感染防止单元的使用状态的概要图。
[0019]图2是表示图1的感染防止单元的另一使用方法的概要图。
[0020]图3的(a)是图1所示的换气风扇过滤单元的俯视图,(b)是左视图,(c)是主视图,(d)是右视图。
[0021]图4是表示正面观察到的图3的换气风扇过滤单元的内部的要部透视图。
[0022]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感染防止单元的使用状态的立体图。
[0023]图6是图5的感染防止单元的立体图。
[0024]附图符号说明
[0025]100、200

感染防止单元;1

第1棚(隔离室);2

第2棚(隔离室);3

第1面罩;4、204

换气风扇过滤单元;42

进气风扇;43

排气风扇;44

过滤器;45

吸引口;46


出口;5

正压供给路;6

负压供给路;201

第2面罩(隔离室);A

患者;B

医务工作者;C

轮椅;D

床。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适当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过,本专利技术并非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
[0027](第1实施方式)
[0028]图1、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感染防止单元100。感染防止单元100是用于防止感染了病毒等的患者A、与治疗或看护该患者A的医务工作者B之间的感染。
[0029]如图1、图2所示,感染防止单元100具备:在利用轮椅C搬送患者A之际对患者A进行收容的第1棚(隔离室)1、对躺在所示的床D上的患者A进行收容的第2棚2、供医务工作者B佩戴的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感染防止单元,是用于防止细菌或病毒所引起的感染的感染防止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染防止单元具备:第1面罩,其被供给正压或者负压之中的一方的压力;由棚或者第2面罩构成的隔离室,其被供给正压或者负压之中的另一方的压力;换气风扇过滤单元,其将所述一方的压力供给于所述第1面罩并且将所述另一方的压力供给于所述隔离室;正压供给路,其从所述换气风扇过滤单元供给所述正压;以及负压供给路,其从所述换气风扇过滤单元供给所述负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染防止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风扇过滤单元具有:进气风扇,其供给所述正压;排气风扇,其供给所述负压;过滤器,其对利用所述进气风扇以及所述排气风扇而流动的空气进行过滤;吸引口,其隔着所述过滤器而设置在所述正压供给路的相反侧且向所述进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雉鼻一郎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本医化器械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