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升降的新能源充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99478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升降的新能源充电装置,包括底座、连接线和放置槽,所述底座的顶端固定有支撑柱,且支撑柱的顶端设置有防护结构,所述支撑柱的内部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腔体的内部活动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部套设有升降块,所述腔体下方支撑柱内部的底端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支撑柱的表面设置有本体,且本体的表面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本体一侧的底端设置有连接线,所述本体一侧远离连接线顶端设置有放置槽,所述本体一侧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束线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实现了该新能源充电装置便于进行升降,也同时实现了该新能源充电装置具有束线功能和该新能源充电装置具有防水效果。防水效果。防水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升降的新能源充电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充电装置
,具体为一种可升降的新能源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充电装置也被广泛的安装在各种公共场所,通过在公共场所安装充电装置能够便于人们对用具进行充电,现今市场上的此类装置种类繁多,基本可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0003]传统的此类新能源充电装置在使用时由于不便根据需要对其进行高度调节,因此在使用的过程中造成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升降的新能源充电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装置不便根据需要对其进行升降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升降的新能源充电装置,包括底座、连接线和放置槽,所述底座的顶端固定有支撑柱,且支撑柱的顶端设置有防护结构,所述支撑柱的内部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腔体、升降块、螺纹杆以及伺服电机,所述腔体设置于支撑柱的内部,所述腔体的内部活动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部套设有升降块,且升降块一端延伸至支撑柱一端并与本体的一端相连接,所述腔体下方支撑柱内部的底端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支撑柱的表面设置有本体,且本体的表面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本体一侧的底端设置有连接线,所述本体一侧远离连接线顶端设置有放置槽,所述本体一侧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束线结构。
[0006]优选的,所述束线结构包括连接块、卡线块、弹簧、卡槽、卡箍以及卡块,所述连接块设置于本体的一侧,所述连接块的一侧固定有卡线块,所述卡线块一侧的内部嵌设有卡槽,所述卡线块的一侧铰接有卡箍,所述卡槽顶端与底端卡线块的内部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顶端或底端固定有卡块,且卡块顶端或底端延伸至卡槽的内部。
[0007]优选的,所述卡箍一侧一端的横截面小于卡槽的横截面,且卡槽与卡箍之间相互卡合。
[0008]优选的,所述防护结构包括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防水罩以及支撑杆,所述防水罩设置于支撑柱的顶端,所述防水罩的上方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底端设置有支撑杆,且支撑杆底端与防水罩的顶端相连接,所述防水罩内部的顶端安装有蓄电池。
[0009]优选的,所述防水罩呈倒“梯形”形设计,所述防水罩的宽度大于支撑柱与本体之和的宽度。
[0010]优选的,所述腔体通过转动轴与伺服电机相连接,所述升降块的内部开设有内螺纹孔,且升降块与螺纹杆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可升降的新能源充电装置不仅实
现了该新能源充电装置便于进行升降,也同时实现了该新能源充电装置具有束线功能和该新能源充电装置具有防水效果;
[0012](1)通过设置有升降机构,通过启动伺服电机能够通过转轴带动螺纹杆旋转,在螺纹杆旋转的过程中能够带动升降块进行上下移动,同时通过升降块上下移动能够带动本体进行上下移动,因此能够根据需要对其进行升降,实现了该新能源充电装置便于进行升降;
[0013](2)通过设置有束线结构,在完成充电后,将连接线卡至卡线块的内部,再将卡箍旋转与卡槽之间进行卡合,当卡箍与卡槽卡合的过程中卡箍对卡块施加顶力,若卡箍与卡槽完全卡合后卡块再在弹簧的作用下使卡线块与卡箍之间卡合固定,实现了该新能源充电装置具有束线功能;
[0014](3)通过设置有防护结构,在使用时,若供电线出现断开,可通过太阳能电池板接收光能,并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内部的元器件进行光电转换,随后将电能通过导线输入到蓄电池内部,若停止供电时,可通过蓄电池对其进行供电,而在遇到雨天时,则可通过防水罩起到遮挡的效果,该新能源充电装置具有防水效果。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束线结构正视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升降机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底座;2、束线结构;201、连接块;202、卡线块;203、弹簧;204、卡槽;205、卡箍;206、卡块;3、连接线;4、放置槽;5、防护结构;501、太阳能电池板;502、蓄电池;503、防水罩;504、支撑杆;6、显示屏;7、本体;8、升降机构;801、腔体;802、升降块;803、螺纹杆;804、伺服电机;9、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可升降的新能源充电装置,包括底座1、连接线3和放置槽4,底座1的顶端固定有支撑柱9,且支撑柱9的顶端设置有防护结构5,防护结构5包括太阳能电池板501、蓄电池502、防水罩503以及支撑杆504,防水罩503设置于支撑柱9的顶端,防水罩503的上方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501,太阳能电池板501底端设置有支撑杆504,且支撑杆504底端与防水罩503的顶端相连接,防水罩503内部的顶端安装有蓄电池502,防水罩503呈倒“梯形”形设计,防水罩503的宽度大于支撑柱9与本体7之和的宽度;
[0022]使用该机构时,首先在使用时,若供电线出现断开,可通过太阳能电池板501接收光能,并通过太阳能电池板501内部的元器件进行光电转换,随后将电能通过导线输入到蓄电池502内部,若停止供电时,可通过蓄电池502对其进行供电,而在遇到雨天时,则可通过
防水罩503起到遮挡的效果,该新能源充电装置具有防水效果;
[0023]支撑柱9的内部设置有升降机构8,升降机构8包括腔体801、升降块802、螺纹杆803以及伺服电机804,腔体801设置于支撑柱9的内部,腔体801的内部活动有螺纹杆803,螺纹杆803的外部套设有升降块802,且升降块802一端延伸至支撑柱9一端并与本体7的一端相连接,腔体801下方支撑柱9内部的底端安装有伺服电机804,腔体801通过转动轴与伺服电机804相连接,升降块802的内部开设有内螺纹孔,且升降块802与螺纹杆803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0024]使用该机构时,首先通过启动伺服电机804能够通过转轴带动螺纹杆803旋转,在螺纹杆803旋转的过程中能够带动升降块802进行上下移动,同时通过升降块802上下移动能够带动本体7进行上下移动,因此能够根据需要对其进行升降,实现了该新能源充电装置便于进行升降;
[0025]支撑柱9的表面设置有本体7,且本体7的表面设置有显示屏6,本体7一侧的底端设置有连接线3,本体7一侧远离连接线3顶端设置有放置槽4,本体7一侧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束线结构2,束线结构2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升降的新能源充电装置,包括底座(1)、连接线(3)和放置槽(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端固定有支撑柱(9),且支撑柱(9)的顶端设置有防护结构(5),所述支撑柱(9)的内部设置有升降机构(8),所述升降机构(8)包括腔体(801)、升降块(802)、螺纹杆(803)以及伺服电机(804),所述腔体(801)设置于支撑柱(9)的内部,所述腔体(801)的内部活动有螺纹杆(803),所述螺纹杆(803)的外部套设有升降块(802),且升降块(802)一端延伸至支撑柱(9)一端并与本体(7)的一端相连接,所述腔体(801)下方支撑柱(9)内部的底端安装有伺服电机(804),所述支撑柱(9)的表面设置有本体(7),且本体(7)的表面设置有显示屏(6),所述本体(7)一侧的底端设置有连接线(3),所述本体(7)一侧远离连接线(3)顶端设置有放置槽(4),所述本体(7)一侧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束线结构(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升降的新能源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束线结构(2)包括连接块(201)、卡线块(202)、弹簧(203)、卡槽(204)、卡箍(205)以及卡块(206),所述连接块(201)设置于本体(7)的一侧,所述连接块(201)的一侧固定有卡线块(202),所述卡线块(202)一侧的内部嵌设有卡槽(204),所述卡线块(202)的一侧铰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襄垣县首控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