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青光眼检测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99473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青光眼检测的装置,包括驱动仓、丝杠仓、盖板、驱动电机、旋转轴、滚珠丝杠、圆锥齿轮一和圆锥齿轮二,所述丝杠仓竖直设于驱动仓靠近侧端的顶壁上,所述盖板固定设于丝杠仓顶部,所述驱动电机设于驱动仓内侧壁上,所述旋转轴一端与驱动电机连接,所述旋转轴另一端可旋转设于驱动仓远离驱动电机的内侧壁上,所述滚珠丝杠设于丝杠仓内,所述圆锥齿轮一套接于旋转轴上,所述圆锥齿轮二套接于滚珠丝杠上,所述圆锥齿轮二与圆锥齿轮一啮合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学诊断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通过丝杠副在滚珠丝杠上移动,从而带动移动调节组件进行升降调节,通过主动齿轮带动支撑座进行前后调节的用于青光眼检测的装置。眼检测的装置。眼检测的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青光眼检测的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医学诊断
,具体是指一种用于青光眼检测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青光眼是一种眼科疾病,其发病迅速、危害性大。其原因是眼内压间断或持续性升高的水平超过眼球所能耐受的程度而给眼球各部分组织和视觉功能带来损害,导致视神经萎缩、视野缩小、视力减退,失明只是时间的迟早而已,在急性发作期24

48小时即可完全失明。
[0003]因此,及时、准确的诊断青光眼十分重要,只有尽量早的发现病情,才能及时采取措施,现有技术中,患者需将头部放在固定装置上,然后医生通过专业的检测器,对病人的眼部进行检测,但是固定装置往往不可调,患者将头部放入上面后,容易使患者不适,产生一定的压迫感,易造成患者的视觉疲劳,使最终的检查结果不准确,影响临床诊断。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难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通过丝杠副在滚珠丝杠上移动,从而带动移动调节组件进行升降调节,通过主动齿轮带动支撑座进行前后调节的用于青光眼检测的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功能,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青光眼检测的装置,包括驱动仓、丝杠仓、盖板、驱动电机、旋转轴、滚珠丝杠、圆锥齿轮一、圆锥齿轮二、丝杠副、连接杆和移动调节组件,所述驱动仓呈中空腔体结构设置,所述丝杠仓竖直设于驱动仓靠近侧端的顶壁上,所述盖板固定设于丝杠仓顶部,所述驱动电机设于驱动仓内侧壁上,所述旋转轴一端与驱动电机输出端连接,所述旋转轴另一端可旋转设于驱动仓远离驱动电机的内侧壁上,通过驱动电机能够带动旋转轴进行旋转,所述滚珠丝杠可旋转设于丝杠仓内,所述圆锥齿轮一套接于旋转轴上,所述圆锥齿轮二套接于滚珠丝杠上,所述圆锥齿轮二与圆锥齿轮一啮合连接,当旋转轴旋转时能够带动圆锥齿轮一进行旋转,从而带动圆锥齿轮二旋转,使得滚珠丝杠进行旋转,所述丝杠副套接于滚珠丝杠内,所述连接杆贯穿丝杠仓设置且与丝杠副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移动调节组件设于连接杆上。
[0006]进一步地,所述移动连接杆上设有通孔,所述移动调节组件包括移动杆、齿条、上支撑板、固定夹板、伺服电机、主动齿轮和支撑座,所述移动杆可滑动设于通孔内,所述齿条均匀分布于移动杆上,所述上支撑板设于连接杆顶部,所述固定夹板顶部固定设于上支撑板外表面上,所述伺服电机设于固定夹板底部,所述主动齿轮设于固定夹板内且可旋转设于伺服电机输出端上,所述主动齿轮与齿条啮合连接,所述支撑座设于移动杆的端口处,通过伺服电机能够带动主动齿轮进行旋转,从而通过与齿条的啮合带动移动杆进行移动,使得支撑座进行前后移动,调节患者头部支撑位置。
[0007]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杆远离支撑座的端口处设有限位块,通过限位块能够限制移动杆的移动距离,防止移动杆从连接杆上的通孔处脱落。
[0008]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上方设有压力检测器,所述压力检测器通过支撑杆与盖板固定连接,通过压力检测器能够检测患者眼部的压力情况,从而便于医生分析是否符合青光眼症状。
[0009]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顶部设有海绵垫,通过海绵垫接触患者下巴位置,增加一定的舒适性,缓解患者一定的心理压力,所述驱动仓底壁下设有万向轮,通过万向轮方便该装置进行移动,增加一定的灵活性,所述旋转轴中心处套接有固定轴套,通过固定轴套能够有效的防止旋转轴旋转时产生抖动,影响该装置的正常使用。
[0010]本技术采取上述结构取得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青光眼检测的装置操作简单,机构紧凑,设计合理,通过丝杠副在滚珠丝杠上移动,从而带动移动调节组件进行升降调节,通过主动齿轮带动支撑座进行前后调节,使其达到舒适的状态,便于对青光眼的诊断,通过压力检测器能够检测患者眼部的压力情况,从而便于医生分析是否符合青光眼症状,通过海绵垫接触患者下巴位置,增加一定的舒适性,缓解患者一定的心理压力,通过万向轮方便该装置进行移动,增加一定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一种用于青光眼检测的装置的主视图;
[0012]图2为本技术一种用于青光眼检测的装置的移动调节组件的侧视图。
[0013]其中,1、驱动仓,2、丝杠仓,3、盖板,4、驱动电机,5、旋转轴,6、滚珠丝杠,7、圆锥齿轮一,8、圆锥齿轮二,9、丝杠副,10、连接杆,11、移动调节组件,12、通孔,13、移动杆,14、齿条,15、上支撑板,16、固定夹板,17、伺服电机,18、主动齿轮,19、支撑座,20、限位块,21、压力检测器,22、支撑杆,23、海绵垫,24、万向轮,25、固定轴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6]如图1

2所述,本技术一种用于青光眼检测的装置,包括驱动仓1、丝杠仓2、盖板3、驱动电机4、旋转轴5、滚珠丝杠6、圆锥齿轮一7、圆锥齿轮二8、丝杠副9、连接杆10和移动调节组件11,所述驱动仓1呈中空腔体结构设置,所述丝杠仓2竖直设于驱动仓1靠近侧端的顶壁上,所述盖板3固定设于丝杠仓2顶部,所述驱动电机4设于驱动仓1内侧壁上,所述旋转轴5一端与驱动电机4输出端连接,所述旋转轴5另一端可旋转设于驱动仓1远离驱动电机4的内侧壁上,所述滚珠丝杠6可旋转设于丝杠仓2内,所述圆锥齿轮一7 套接于旋转轴5上,
所述圆锥齿轮二8套接于滚珠丝杠6上,所述圆锥齿轮二8 与圆锥齿轮一7啮合连接,所述丝杠副9套接于滚珠丝杠6内,所述连接杆10 贯穿丝杠仓2设置且与丝杠副9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移动调节组件11设于连接杆10上。
[0017]所述连接杆10上设有通孔12,所述移动调节组件11包括移动杆13、齿条 14、上支撑板15、固定夹板16、伺服电机17、主动齿轮18和支撑座19,所述移动杆13可滑动设于通孔12内,所述齿条14均匀分布于移动杆13上,所述上支撑板15设于连接杆10顶部,所述固定夹板16顶部固定设于上支撑板15 外表面上,所述伺服电机17设于固定夹板16底部,所述主动齿轮18设于固定夹板16内且可旋转设于伺服电机17输出端上,所述主动齿轮18与齿条14啮合连接,所述支撑座19设于移动杆13的端口处。
[0018]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青光眼检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仓、丝杠仓、盖板、驱动电机、旋转轴、滚珠丝杠、圆锥齿轮一、圆锥齿轮二、丝杠副、连接杆和移动调节组件,所述驱动仓呈中空腔体结构设置,所述丝杠仓竖直设于驱动仓靠近侧端的顶壁上,所述盖板固定设于丝杠仓顶部,所述驱动电机设于驱动仓内侧壁上,所述旋转轴一端与驱动电机输出端连接,所述旋转轴另一端可旋转设于驱动仓远离驱动电机的内侧壁上,所述滚珠丝杠可旋转设于丝杠仓内,所述圆锥齿轮一套接于旋转轴上,所述圆锥齿轮二套接于滚珠丝杠上,所述圆锥齿轮二与圆锥齿轮一啮合连接,所述丝杠副套接于滚珠丝杠内,所述连接杆贯穿丝杠仓设置且与丝杠副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移动调节组件设于连接杆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青光眼检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上设有通孔,所述移动调节组件包括移动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子伟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