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电设备搬运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电设备搬运设备
,具体为一种机电设备搬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机电设备的搬运装置大多为一个平板和推杆组成的推车,在使用这种推车时,上货和下货均需要人工进行抬起或放下,大大增加了劳动强度,并且在装卸货过程中,由于推车采用万向轮直接支撑在地面,稳定性较差,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亟待一种改进的技术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电设备搬运装置,可实现,移动时通过万向轮支撑,装卸货时,通过支撑块支撑,大大提高了灵活性,保证了装卸货时的稳定性;坡板为可升降形式,且表面设置有辊筒,当完全放下时,下表面与支撑板下表面齐平,即装卸货时直接支撑在地面,一方面坡板的支撑性大大提高,不易损坏,另一方面无需在大幅度抬起机电设备,直接推上坡板即可,降低上货时的劳动强度;车体上表面设置有输送带机构,通过输送带机构的配合,可使机电设备通过输送带直接上货和下货,大大降低了装卸货时的劳动强度,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电设备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升降轮机构及升降组件;所述车架包括车体(1)及坡板(2),所述车体(1)内部设置有隔板(3),所述车体(1)下表面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撑块(4),两侧的所述支撑块(4)之间设置有托板(5),所述车体(1)内部位于隔板(3)的上方位置设置有输送带机构(6)、第一减速电机(7)及第二减速电机(8),所述车体(1)上表面及下表面均开设有通槽,所述输送带机构(6)设置于通槽内,所述第一减速电机(7)通过齿带与输送带机构(6)相连,所述坡板(2)一端设置有转轴(9),所述坡板(2)通过转轴(9)与车体(1)相连,所述转轴(9)上设置有齿盘(10),所述第二减速电机(8)设置于近离坡板(2)一端,所述第二减速电机(8)通过齿带与转轴(9)的齿盘(10)相连,所述车体(1)远离坡板(2)一端设置有立架(11),所述立架(11)的顶端设置有把手(12),所述把手(12)上设置有控制器(13);所述升降轮机构包括框架(14)及万向轮(15),所述框架(14)活动设置于车体(1)内部并位于隔板(3)的下方,所述框架(14)下表面的四个角均设置有万向轮(15),位于同侧的两侧万向轮(15)均设置于支撑块(4)的外侧,所述框架(14)贯穿设置有若干个丝杠副螺母(16);所述升降组件有两组,两组所述升降组件对称设置于托板(5)上表面,每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第三减速电机(17)及丝杠(18),所述第三减速电机(17)固定于托板(5)上表面,所述第三减速电机(17)的输出轴上通过连轴器设置有转杆(19),所述转杆(19)通过若干个支座(23)支撑于托板(5)上表面,所述转杆(19)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锥齿轮(20),所述丝杠(18)有若干个,所述丝杠(18)底端通过轴座(21)与托板(5)上表面相连,所述丝杠(18)顶端通过轴座(21)与隔板(3)下表面相连,所述丝杠(18)与丝杠副螺母(16)为一一对应并相互配合,所述丝杠(18)上安装有第二锥齿轮(22),所述第一锥齿轮(20)与丝杠(18)一一对应,所述第一锥齿轮(20)与对应丝杠(18)的第二锥齿轮(22)啮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电设备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坡板(2)上表面开设有通槽,所述坡板(2)上表面所开的通槽内设置有若干个辊轮(2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电设备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5)上表面还设置有储能电源(25),所述第一减速电机(7)、第二减速电机(8)及第三减速电机(17)通过控制器(13)与储能电源(25)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电设备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机构(6)包括主动辊(6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俊锋,李继尧,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钧都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