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合植绒的3D打印后处理方法以及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3199380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结合植绒的3D打印后处理方法以及设备,在光固化形成具有未固化成分的打印中间体后进行后处理工艺,包括清洗、选择性的烘干、植绒以及后固化,在清洗以及植绒过程中打印中间体置于固定框内与后处理腔体发生相对运动,后处理腔体上的进料口喷入能够对打印中间体表面进行全方位清洗/喷绒操作的清洗液/绒毛,满足了后处理需求的同时解决了非平面结构植绒工艺的难点,而且利用打印中间体含有未固化成分,其表面具有粘度的特点,本方案无需使用额外的胶黏剂绒毛就能够粘附在打印中间体的表面。当打印中间体进一步固化后形成打印件后,绒毛与其表面直接紧密连接。植绒后打印件改良了其表面效果且整体结构符合环保、节能的理念。节能的理念。节能的理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结合植绒的3D打印后处理方法以及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
为三维成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结合植绒的3D打印后处理方法以及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光固化3D打印是3D打印中的一类,利用液态的打印原料在特定波长与强度的激光束照射下会快速固化的特性。打印原料一般为液体,光源一般选用紫外光或可见光,通常情况下打印原料在特定波长的紫外光或可见光照射下引起聚合反应,完成固化。具体的,光固化3D打印的步骤为:先将三维模型通过一个方向进行分层,从而获取每层的轮廓信息或者图像信息,然后通过光源来实现每层的数据信息,将光图案照射到打印原材料上,原材料中的打印原料受到光照射后,发生聚合反应(光固化)形成固化层,该层光图案固化完成后,再进行下一层的固化,重复迭代,最后形成一个完整打印件。通常情况下,光固化3D打印需要对打印件进行后清洗、烘干等处理步骤,由于打印件结构复杂,需要根据处理流程设计专用的设备。
[0003]植绒是将短纤维(长度一般为0.03~0.5cm)垂直固定于涂有粘合剂的基材上的加工方法。由于植绒的原理是利用电荷同性相斥异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合植绒的3D打印后处理的方法,在利用光固化3D打印设备对液态的打印料进行光固化,形成含有未固化成分的打印中间体之后进行,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步骤a.将固定于固定框内的打印中间体放置于具有多个进料口的后处理腔体内,该固定框与后处理腔体可以发生相对运动,当固定框带动打印中间体与后处理腔体发生相对运动的同时,将清洗液从进料口喷入后处理腔体对打印中间体进行冲洗,洗涤打印中间体表面的残料;可选地进行步骤b.清洗结束后对腔体内部、打印中间体进行烘干;步骤c.当固定框带动清洗之后的打印中间体与后处理腔体发生相对运动的同时,将植绒工艺所用绒毛由进料口喷入后处理腔体对打印中间体进行植绒,由于打印中间体含有为未固化成分其表面具有粘性,绒毛能够粘附在打印中间体上;步骤d.对打印中间体进行加热,使得打印中间体未固化成分固化形成打印件,绒毛与打印件紧密粘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合植绒的3D打印后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与后处理腔体的相对运动为转动,所述固定框或后处理腔体任一进行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结合植绒的3D打印后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与后处理腔体的转速为200-1200rp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结合植绒的3D打印后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或后处理腔体任一可进行万向转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合植绒的3D打印后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液与绒毛的分别从不同的进料口喷入后处理腔体。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合植绒的3D打印后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步骤c之前,取出打印中间体,用遮挡件贴盖部分打印中间体表面后将打印中间体放入固定框内。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合植绒的3D打印后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处理腔体上开设有出料口,所述步骤d后,从进料口向腔体内喷射清洗液,清除后处理腔体内部以及固定框上的绒毛,所产生的废水从出料口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志锋冯涛陈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清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