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方法、跨设备链路聚合组、装置、存储介质和网络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99235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路由方法、跨设备链路聚合组、装置、存储介质和网络,路由方法包括将跨设备链路聚合组接收到的路由信息在跨设备链路聚合组的组成网元之间共享,其中路由信息用于供各组成网元更新路由表。通过在第一网元和第二网元之间共享路由信息,使得第一网元和第二网元通过跨设备链路聚合组对外虚拟成一台设备时,第一网元和第二网元均能够接收到相同的路由信息,使被聚合的第一网元和第二网元接收到一致的路由信息,从而使得动态路由技术能够应用在跨设备链路聚合组等链路聚合技术上,能够同时发挥链路聚合技术和动态路由技术的优点。本发明专利技术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网络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网络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网络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路由方法、跨设备链路聚合组、装置、存储介质和网络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网络
,尤其是一种路由方法、跨设备链路聚合组、装置、存储介质和网络。

技术介绍

[0002]链路聚合技术将多个物理端口汇聚在一起,形成一个逻辑端口,具有提高可靠性、增加带宽、在各成员端口之间分担负荷等优点。现有链路聚合技术依赖用户配置的端口负荷分担策略,决定网络封包从哪个成员端口发送到对端的交换机,在这种机制下,被聚合的交换机所接收到的网络封包是不一致的,换言之,被聚合的交换机所接收到的路由协议报文也是不一致的,由于路由协议报文是为实现动态路由技术而在网络各节点之间传递的信息,路由协议报文包含了实现动态路由必要的路由信息,这意味着在现有链路聚合技术的应用场景下无法实现动态路由技术,只能使用静态路由技术并受限于静态路由技术的各种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路由方法、跨设备链路聚合组、装置、存储介质和网络。
[0004]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包括一种路由方法,包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路由方法,包括:将跨设备链路聚合组接收到的路由信息在所述跨设备链路聚合组的组成网元之间共享;所述路由信息用于供各所述组成网元更新路由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成网元包括第一网元和第二网元,所述第一网元包括第一横向链路接口,所述第二网元包括第二横向链路接口,所述第一网元和第二网元提供成员端口;所述路由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一横向链路接口与所述第二横向链路接口之间建立Peerlink链路连接;将所述第一横向链路接口、所述第二横向链路接口和所述成员端口配置在同一个三层虚拟局域网接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由方法还包括:控制所述成员端口接收所述路由信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元包括第一转发面和第一控制面,所述第二网元包括第二转发面和第二控制面,所述将跨设备链路聚合组接收到的路由信息在所述跨设备链路聚合组的组成网元之间共享,包括:当所述第一转发面接收到所述路由信息,控制所述第一转发面将所述路由信息传送到所述第一控制面,控制所述第一转发面将所述路由信息通过所述第一横向链路接口和所述Peerlink链路发送至所述第二横向链路接口;或当所述第二转发面接收到所述路由信息,控制所述第二转发面将所述路由信息传送到所述第二控制面,控制所述第二转发面将所述路由信息通过所述第二横向链路接口和所述Peerlink链路发送至所述第一横向链路接口。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第一转发面将所述路由信息通过所述第一横向链路接口和所述Peerlink链路发送至所述第二横向链路接口,包括:将所述路由信息所在数据帧的源媒体存取控制位址配置为所述第一横向链路接口的媒体存取控制位址;将所述路由信息所在数据帧的目的媒体存取控制位址配置为所述第二横向链路接口的媒体存取控制位址;将所述路由信息所在数据帧的虚拟局域网标签配置为与所述三层虚拟局域网接口匹配;所述控制所述第二转发面将所述路由信息通过所述第二横向链路接口和所述Peerlink链路发送至所述第一横向链路接口,包括:将所述路由信息所在数据帧的源媒体存取控制位址配置为所述第二横向链路接口的媒体存取控制位址;将所述路由信息所在数据帧的目的媒体存取控制位址配置为所述第一横向链路接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益慰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