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玉清专利>正文

一种双层通风防雨百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9226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双层通风防雨百叶,包括:一外部框架结构,由百叶顶框、百叶底框以及侧边框构成,位于侧边框内侧设有用以安装百叶片的竖框;一内部百叶窗结构,包括固定爪、外百叶片以及内百叶片,固定爪通过螺丝固定于竖框上,且固定爪与外百叶片内侧的卡扣卡合,内百叶片通过螺丝固定于竖框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固定于竖框上的固定爪卡合的外百叶片以及通过螺丝安装于竖框上的内百叶片,以及外百叶片上的回扣结构和内百叶片上的排水板,实现了优良的防水功能,同时各百叶片之间的间隔以及设于竖框上的排水凹槽保证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通风及排水性能。风及排水性能。风及排水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层通风防雨百叶


[0001]本技术涉及百叶窗
,具体涉及一种双层通风防雨百叶。

技术介绍

[0002]市面上常见的百叶窗仅能满足普通楼层或一般民用需求,一些机房或避难层需要特别设计的百叶窗以保证通风的情况下还能够有效的保护其内部设施不被风雨侵蚀导致财产的损失或人员受伤,但现今存在的单层百叶窗往往难以实现较为良好的保护,在风雨较大或台风天时会有较多的雨水进入建筑或设备,而大多数防雨性能较好的百叶窗往往牺牲了其通风属性,同样不适用于类似于机房需要通风散热的建筑或设备,且该类百叶窗排水性能也有所欠缺,导致雨水下渗,使下层建筑发生渗水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优良保护建筑内部或设备免受风雨侵蚀性能且间距通风排水的双层通风防雨百叶。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双层通风防雨百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外部框架结构,由百叶顶框、百叶底框以及侧边框构成,位于所述侧边框内侧设有用以安装百叶片的竖框;一内部百叶窗结构,包括固定爪、外百叶片以及内百叶片,所述固定爪通过螺丝固定于所述竖框上,且固定爪与所述外百叶片内侧的卡扣卡合,所述内百叶片通过螺丝固定于竖框一侧。
[0006]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固定爪朝向百叶窗外侧延展,且外百叶片卡合于固定爪上并以一定夹角向下方延展。
[0007]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外百叶片夹角角度为40
°
—45
°
,且其宽度为80—100mm,两外百叶片底部之间间隔为50mm。
[0008]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外百叶片延展末端设有回扣结构。
[0009]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内百叶片向百叶窗内侧下方延展,且内百叶片的安装角度与所述外百叶片角度相同,内百叶片宽度为50—80mm。
[0010]在上述方案中,位于所述内百叶片顶部设有向外延展的排水板,所述排水板宽度为20

30mm。
[0011]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内百叶片的外延排水板覆盖于相对位置上的外百叶片上。
[0012]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竖框朝向百叶窗侧面一侧设有排水凹槽。
[0013]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排水板两端连接排水凹槽。
[0014]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固定于竖框上的固定爪卡合的外百叶片以及通过螺丝安装于竖框上的内百叶片,以及外百叶片上的回扣结构和内百叶片上的排水板,实现了优良的防水功能,同时各百叶片之间的间隔以及设于竖框上的排水凹槽保证了本技术的通风及排水性能。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双层通风防雨百叶的立体结构图;
[0017]图2为所述双层通风防雨百叶的剖面图。
[0018]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19]1、百叶顶框;2、百叶底框;3、侧边框;4、竖框;41、排水凹槽;5、固定爪;6、外百叶片;61、回扣结构;7、内百叶片;71、排水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1]为了说明本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0022]实施例
[0023]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层通风防雨百叶,包括:一外部框架结构,由百叶顶框1、百叶底框2以及侧边框3构成,位于侧边框3内侧设有用以安装百叶片的竖框4;一内部百叶窗结构,包括固定爪5、外百叶片6以及内百叶片7,固定爪5通过螺丝固定于竖框4上,且固定爪5与外百叶片6内侧的卡扣卡合,内百叶片7通过螺丝固定于竖框4一侧,本实施例采用双层百叶结构,大幅增加了其防水性能。
[0024]在上述方案中,固定爪5朝向百叶窗外侧延展,且外百叶片6卡合于固定爪 6上并以一定夹角向下方延展,通过外百叶片6对风雨进行第一层阻拦,大幅降低了风雨的影响。
[0025]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外百叶片夹角角度为40
°
—45
°
,且其宽度为80—100mm,两外百叶片底部之间间隔为50mm,以本实施例提供的角度、宽度以及间隔能够有效的保证对风雨的阻隔以及良好的通风性能。
[0026]在上述方案中,外百叶片6延展末端设有回扣结构61,回扣结构61能够有效保证雨水滴落而非凝聚在外百叶片6上,增强了本实施例的排水性能。
[0027]在上述方案中,内百叶片7向百叶窗内侧下方延展,且内百叶片7的安装角度与外百叶片6角度相同,内百叶片7宽度为50—80mm。
[0028]在上述方案中,位于内百叶片7顶部设有向外延展的排水板71,排水板71 宽度为20

30mm,排水板71设计能够进一步增强其排水性能。
[0029]在上述方案中,内百叶片7的外延排水板71覆盖于相对位置上的外百叶片6 上,通过该种交叠分布,既能在百叶窗外层形成严密的防水结构,又能够有效的排出雨水,避免雨水的沉积导致下方楼层渗水。
[0030]在上述方案中,竖框4朝向百叶窗侧面一侧设有排水凹槽41。
[0031]在上述方案中,排水板71两端连接排水凹槽41,由排水板71流出的雨水沿排水凹槽41直接排出百叶窗整体,进一步增强了百叶窗的排水性能。
[0032]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方式描述了本技术,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技术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技术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通风防雨百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外部框架结构,由百叶顶框、百叶底框以及侧边框构成,位于所述侧边框内侧设有用以安装百叶片的竖框;一内部百叶窗结构,包括固定爪、外百叶片以及内百叶片,所述固定爪通过螺丝固定于所述竖框上,且固定爪与所述外百叶片内侧的卡扣卡合,所述内百叶片通过螺丝固定于竖框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通风防雨百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爪朝向百叶窗外侧延展,且外百叶片卡合于固定爪上并以一定夹角向下方延展。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层通风防雨百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百叶片夹角角度为40
°
—45
°
,且其宽度为80—100mm,两外百叶片底部之间间隔为5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通风防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玉清
申请(专利权)人:苏玉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