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震效果好的抗震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9205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0 0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震效果好的抗震支架,包括上壳体与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左右端面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上壳体下端面设置有上夹持机构,所述下壳体上端面设置有下夹持机构,两个所述下壳体间设置有组合机构,两个所述上壳体上端面中部均设置有连接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该抗震效果好的抗震支架,解决了现有的抗震支架不能适用于不同管道夹持的问题。适用于不同管道夹持的问题。适用于不同管道夹持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震效果好的抗震支架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具体为一种抗震效果好的抗震支架。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往往需要进行管道铺设,用于输送自来水、消防水和天然气等,若这些管道直接固定在墙体上,在发生地震时,往往容易发生坠落或者断裂,从而引发安全事故,鉴于地震的破坏性巨大,所以建筑施工过程中大都需要安装减震抗震设施,为了避免管道在发生地震时掉落或者断裂,往往是在墙体上设置抗震支架,将管道固定在抗震支架上。
[0003]公开号为CN210950206U提供了一种抗震效果好的抗震支架,包括横板,所述横板两侧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斜杆,所述斜杆远离横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正表面、背表面和顶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横板顶部的表面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横板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顶部表面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螺栓,第一螺栓的底部贯穿连接板并与螺纹孔的内腔螺纹连接。
[0004]上述专利中通过下抱箍与上抱箍及第二螺栓等的配合能够对不同管道进行夹持,此种方法仅适用于直径小于或等于两个第二螺栓间距离的管道,实用性较底,因此提出一种抗震效果好的抗震支架解决这些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抗震效果好的抗震支架,解决了现有的抗震支架不能适用于不同管道夹持的问题。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抗震效果好的抗震支架,包括上壳体与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左右端面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上壳体下端面设置有上夹持机构,所述下壳体上端面设置有下夹持机构,两个所述下壳体间设置有组合机构,两个所述上壳体上端面中部均设置有连接机构。
[0009]优选的,两个所述安装板间螺纹连接有安装螺栓,所述安装螺栓外表壁上部螺纹连接有安装螺母。
[0010]优选的,所述上夹持机构包括有第一上凸耳、第一转动块、第一弹簧伸缩杆、第二转动块、第一下凸耳与上夹板,所述第一上凸耳与上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上凸耳与第一转动块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块通过第一弹簧伸缩杆与第二转动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动块与第一下凸耳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下凸耳与上夹板固定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下夹持机构包括有第二上凸耳、第三转动块、第二弹簧伸缩杆、第四转动块、第二下凸耳及下夹板,所述第二上凸耳与下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上凸耳与第三转动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转动块通过第二弹簧伸缩杆与第四转动块固定连接,所述第四
转动块通过第二下凸耳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下凸耳与下夹板固定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上夹持机构与下夹持机构均设置有2组。
[0013]优选的,所述组合机构包括有组合板、固定螺栓、固定板、固定孔、与固定螺母,所述组合板与下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组合板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固定螺栓,所述下壳体下端面滑动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下端面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固定螺栓贯穿固定孔与固定螺母螺纹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固定孔设置有若干个,所述固定螺栓共设置有4个。
[0015]优选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有U形板、螺杆、第一螺杆式锚栓、槽钢、螺杆紧固件、第一铰链、伸缩杆、第二铰链与第二螺杆式锚栓,所述U形板与上壳体固定连接,所述U形板下端面通过螺母固定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上端面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杆式锚栓,所述螺杆外表壁设置有槽钢,所述槽钢内腔滑动连接有螺杆紧固件,所述螺杆紧固件与螺杆贴合连接,所述U形板外侧壁设置有第一铰链,所述第一铰链上端面通过伸缩杆固定连接有第二铰链,所述第二铰链上端面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杆式锚栓。
[0016](三)有益效果
[001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抗震效果好的抗震支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8](1)、该抗震效果好的抗震支架,使用人员通过夹持管道的直径调节上壳体与下壳体间距离后,通过安装板与安装螺栓螺纹连接安装螺母与安装螺栓螺纹连接,从而通过锁紧安装螺母能够使上壳体与下壳体保持固定,再配合上夹板与下夹板,从而整个装置能够适合不同尺寸的管道,在固定两组管道时,由于固定螺栓与组合板固定连接,组合板与下壳体固定连接,从而通过锁紧固定螺栓能够使两个下壳体与固定板保持固定,由于固定孔设置有若干个,通过固定螺栓配合不同位置的固定孔能够调节两个下壳体间的距离,进而整个装置能够适应与不同间隙间的管道使用,在管道被上夹板与下夹板夹持后,当外界给予管道震动的力时,管道震动的力能够传给上夹板与下夹板,通过设置有第一弹簧伸缩杆与第二弹簧伸缩杆,能够对上夹板与下夹板上震动的力起到缓冲作用,从而提高了整个装置的抗震效果,在管道被夹持后,由于U形板下端面通过螺母固定连接有螺杆,螺杆上端面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杆式锚栓,使用人员能够将第一螺杆式锚栓插入墙体使整个装置固定,通过螺杆紧固件配合螺杆能够使槽钢保持固定,避免了后续螺杆受震动而引起晃动,通过将第二螺杆式锚栓插入墙体,由于第二铰链与第二螺杆式锚栓螺纹连接,第二铰链通过伸缩杆与第一铰链固定连接,从而使伸缩杆、螺杆与墙体形成三角形,由于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进一步保证了整个装置的抗震效果。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正视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仰视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图2中A区域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俯视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

上壳体、11

安装板、12

安装螺栓、13

安装螺母、2

下壳体、3

上夹持机构、31

第一上凸耳、32

第一转动块、33

第一弹簧伸缩杆、34

第二转动块、35

第一下凸耳、36

上夹板、4

下夹持机构、41

第二上凸耳、42

第三转动块、43

第二弹簧伸缩杆、44

第四
转动块、45

第二下凸耳、46

下夹板、5

组合机构、51

组合板、52

固定螺栓、53

固定板、54

固定孔、55

固定螺母、6

连接机构、61

U形板、62

螺杆、63

第一螺杆式锚栓、64

槽钢、65

螺杆紧固件、66

第一铰链、67

伸缩杆、6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震效果好的抗震支架,包括上壳体(1)与下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与下壳体(2)左右端面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1),所述上壳体(1)下端面设置有上夹持机构(3),所述下壳体(2)上端面设置有下夹持机构(4),两个所述下壳体(2)间设置有组合机构(5),两个所述上壳体(1)上端面中部均设置有连接机构(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效果好的抗震支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安装板(11)间螺纹连接有安装螺栓(12),所述安装螺栓(12)外表壁上部螺纹连接有安装螺母(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效果好的抗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持机构(3)包括有第一上凸耳(31)、第一转动块(32)、第一弹簧伸缩杆(33)、第二转动块(34)、第一下凸耳(35)与上夹板(36),所述第一上凸耳(31)与上壳体(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上凸耳(31)与第一转动块(3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块(32)通过第一弹簧伸缩杆(33)与第二转动块(3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动块(34)与第一下凸耳(35)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下凸耳(35)与上夹板(36)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效果好的抗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夹持机构(4)包括有第二上凸耳(41)、第三转动块(42)、第二弹簧伸缩杆(43)、第四转动块(44)、第二下凸耳(45)及下夹板(46),所述第二上凸耳(41)与下壳体(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上凸耳(41)与第三转动块(42)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转动块(42)通过第二弹簧伸缩杆(43)与第四转动块(44)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转动块(44)通过第二下凸耳(45)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下凸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雄飞陈路超赵举航杨霄李磊
申请(专利权)人:邯郸市永年区豫北紧固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