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清点核酸混采标本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8849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0 0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易清点核酸混采标本瓶,包括瓶体和瓶盖;瓶体内侧被隔板分割为10~15个仓格,所有仓格均沿瓶体轴向设置,所有仓格顶部和底部均敞口;所有仓格顶部均低于瓶体顶部;所有仓格底部均距离瓶体内底部至少0.5cm的高度;瓶体和隔板所用材质均为透明塑料;瓶盖螺纹连接在瓶体的顶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易清点核酸混采标本瓶,适于核酸混采样本的浸泡培养,可以直观地看出拭子头的数量,便于清点核对;同时,方便了拭子头的折断;进一步,还设置了拭子头切割装置,彻底解决了拭子头折断难的问题,同时避免了培养液的溅出,方便了操作,降低了风险。降低了风险。降低了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清点核酸混采标本瓶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易清点核酸混采标本瓶,属于核酸混采


技术介绍

[0002]核酸检测采集的方法包括鼻咽拭子、口咽拭子、肛拭子和血清检测,由于拭子采集无创伤,应用比较广泛,尤其是口咽拭子采集是目前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标本采集的主要手段,应用尤为广泛。
[0003]利用拭子采集完样品后,需要将拭子杆折断,将拭子头投入病毒培养基中浸泡培养。
[0004]为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针对大规模人群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通常采用混采的方式,混采为10

15个人为一组,送检前需要将10

15个人的拭子头投入同一个试管中浸泡培养。现有的混采存在如下问题:1)10

15个拭子头堆积在一起浸泡,不便于清点、核对;2)在折断拭子杆时,需要将拭子头伸入试管内,将拭子杆上的折痕对准试管侧壁顶部折断,常会出现折断难的问题,在折断的时候甚至会导致试管内的培养液外溅,加大了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易清点核酸混采标本瓶,可以直观地看出拭子头的数量,便于清点核对;同时,方便了拭子头的折断;进一步,还设置了拭子头切割装置,彻底解决了拭子头折断难的问题,同时避免了培养液的溅出,方便了操作,降低了风险。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易清点核酸混采标本瓶,包括瓶体和瓶盖;瓶体内侧被隔板分割为10~15个仓格,所有仓格均沿瓶体轴向设置,所有仓格顶部和底部均敞口;所有仓格顶部均低于瓶体顶部;所有仓格底部均距离瓶体内底部至少0.5cm的高度;瓶体和隔板所用材质均为透明塑料;瓶盖螺纹连接在瓶体的顶部。
[0008]上述将瓶体内分割为10~15个仓格,可根据需要分别制备10个、15个等仓格的瓶体,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要,使用时,选择对应数量仓格的瓶体(仓格的数量与一组混采的人数相等);所有仓格顶部和底部均敞口,也即仓格为顶部和底部均敞口的筒状,便于拭子头折断后自动掉落到瓶体底部;使用时,每个仓格内放置一个拭子头,这样便于清点,可以直观地看出空缺仓格的数量,进而快速清点和核对;同时,仓格的设置还方便了拭子头的折断,可将拭子头伸入对应的仓格内,然后将拭子杆上的折痕对准仓格顶部或瓶体顶部,提高了拭子头折断的成功率,减少了折断时的滑脱、降低了培养液外溅的风险;仓格底部距离瓶体内底部至少0.5cm的高度,也即仓格底部是互通的,这样不影响浸泡培养的效果;瓶体和隔板所用材质均为透明塑料,便于观察;瓶盖螺纹连接在瓶体的顶部,可以确保连接的稳定性和密封性,同时方便使用。
[0009]为了进一步方便清点,瓶体内侧被隔板分割为4个以上的扇形区,所有扇形区的圆心均为瓶体对的轴心;每个扇形区被隔板分割为1~4个仓格。
[0010]为了进一步提高拭子杆折断的方便性和安全性,上述易清点核酸混采标本瓶,还包括拭子头切割装置,拭子头切割装置包括切割头、连接杆和控制阀;连接杆一端连接切割头、另一端连接控制阀,切割头上设有4个以上的扇形切割孔,每个扇形切割孔上均对应设有切割刀片,扇形切割孔与瓶体内侧的扇形区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瓶体内侧仓格上方设有沿周边设置的支撑棱,采集有样品的拭子头部向下地插入仓格内,每个仓格内插入一个拭子,同一个扇形区内的拭子贴紧扇形区的同一侧,切割头伸入瓶体内侧支撑在支撑棱上,扇形切割孔与其对应的扇形区上下相对,拭子杆位于扇形切割孔内侧,旋转控制阀,对应的切割刀片切向拭子杆、直至拭子杆被截断,取出切割刀片上方的拭子杆,撤掉拭子头切割装置,并将瓶盖螺纹连接在瓶体的顶部。
[0011]为了方便是拭子杆的切断,切割刀片正对的拭子杆外围设有沿周边设置的切槽。
[0012]作为其中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切割头包括相互靠合的花盘和刀片盘,其中花盘在上、刀片盘在下;连接杆包括支撑管和连接轴;
[0013]花盘上设有扇形切割孔,扇形切割孔的数量与瓶体内侧的扇形区数量相等、一一对应;刀片盘由扇形刀片组成,每个扇形切割孔对应一个扇形刀片,连接轴一端与刀片盘中心连接、另一端穿过支撑管与控制阀连接;顺时针旋转控制阀,扇形刀片可从对应扇形切割孔的一侧旋转至对应扇形切割孔的另一侧,这样通过扇形刀片的挤压和切割即可完成拭子杆的切断,逆时针旋转控制阀,扇形切割孔可完全打开。
[0014]为了方便使用,连接轴上设有扭簧,当扭簧处于自然状态时,扇形切割孔均处于打开状态。这样在完成切割动作后,可自动恢复扇形切割孔的打开状态。
[0015]为了提高切割效率,扇形刀片一侧为刀刃边,与扇形刀片的刀刃边相对的扇形切割孔的边也为刀刃边,顺时针旋转控制阀,扇形刀片的刀刃边可超过与其对应的扇形切割孔的刀刃边。
[0016]为了进一步提高切割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易清点核酸混采标本瓶,还包括副盖,副盖可活动卡合在瓶体顶部,覆盖顶部中央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外围分布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的数量与仓格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使用时,各拭子杆从对应的第二通孔伸出;支撑管位于第一通孔的内侧。
[0017]为了避免拭子头从仓格中脱落,同时不影响浸泡培养,仓格底部距离瓶体内底部0.5~1.5cm的高度。拭子上拭子头端部到切槽的距离是大于1.5cm的。
[0018]本申请拭子头指绕有吸收材料(如棉花)的一端。
[0019]本技术未提及的技术均参照现有技术。
[0020]本技术易清点核酸混采标本瓶,适于核酸混采样本的浸泡培养,可以直观地看出拭子头的数量,便于清点核对;同时,方便了拭子头的折断;进一步,还设置了拭子头切割装置,彻底解决了拭子头折断难的问题,同时避免了培养液的溅出,方便了操作,降低了风险。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易清点核酸混采标本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隔板的俯视图;
[002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3中易清点核酸混采标本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3中装有拭子头切割装置的瓶体的结构示意图(只画出了一个拭子);
[0025]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4中拭子头切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4中花盘俯视图;
[0027]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4中刀片盘俯视图;
[0028]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4中切割头俯视图(扇形切割孔处于完全打开状态);
[0029]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4中切割头切割状态示意图;
[0030]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7中装有拭子头切割装置的瓶体的结构示意图(只画出了一个拭子);
[0031]图中,1为瓶体,11为隔板,12为仓格,13为扇形区,14为支撑棱,2为瓶盖,3为拭子头切割装置,31为切割头,311为花盘,3111为扇形切割孔,312为刀片盘,3121为扇形刀片,32为连接杆,331为支撑管,332为连接轴,33为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清点核酸混采标本瓶,其特征在于:包括瓶体和瓶盖;瓶体内侧被隔板分割为10~15个仓格,所有仓格均沿瓶体轴向设置,所有仓格顶部和底部均敞口;所有仓格顶部均低于瓶体顶部;所有仓格底部均距离瓶体内底部至少0.5cm的高度;瓶体和隔板所用材质均为透明塑料;瓶盖螺纹连接在瓶体的顶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清点核酸混采标本瓶,其特征在于:瓶体内侧被隔板分割为4个以上的扇形区,所有扇形区的圆心均为瓶体对的轴心;每个扇形区被隔板分割为1~4个仓格。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易清点核酸混采标本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拭子头切割装置,拭子头切割装置包括切割头、连接杆和控制阀;连接杆一端连接切割头、另一端连接控制阀,切割头上设有4个以上的扇形切割孔,每个扇形切割孔上均对应设有切割刀片,扇形切割孔与瓶体内侧的扇形区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瓶体内侧仓格上方设有沿周边设置的支撑棱,采集有样品的拭子头部向下地插入仓格内,每个仓格内插入一个拭子,同一个扇形区内的拭子贴紧扇形区的同一侧,切割头伸入瓶体内侧支撑在支撑棱上,扇形切割孔与其对应的扇形区上下相对,拭子杆位于扇形切割孔内侧,旋转控制阀,对应的切割刀片切向拭子杆、直至拭子杆被截断。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易清点核酸混采标本瓶,其特征在于:切割刀片正对的拭子杆外围设有沿周边设置的切槽。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易清点核酸混采标本瓶,其特征在于:切割头包括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艳燕高小莉梁俊妮刘丽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市中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