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远程互联反馈的骨科定位康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98572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0 02: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远程互联反馈的骨科定位康复装置,包括同轴可拆卸连接的两个套筒,套筒内侧设置环形囊袋,囊袋内部填充流体,并在套筒上设置流体流动控制装置如活塞机构,用于控制囊袋内部流体体积和压力;所述的套筒上设有预紧力控制机构,用于控制两个套筒连接后二者间的静压力/拉力,藉此实现对骨病部位或关节的施力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自动补偿囊袋中的压力,使肢体始终处于可靠定位状态,不需更换新的固定器械,也不需手术置入钢板进行辅助定位,操作简单,效果稳定可靠。效果稳定可靠。效果稳定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远程互联反馈的骨科定位康复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骨科康复护理装置,特别是一种可远程互联反馈的骨科定位康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骨折的定位固定和关节牵引是骨科医疗工作中极为常见的治疗/康复手段,现有技术中,针对骨折的定位固定通常采用石膏固定法或钢板固定法,石膏固定法较为传统便捷,但随着患肢的消肿,往往出现石膏松动现象,需要多次更换新的石膏重新固定,操作较为繁琐和不便;钢板固定法是通过手术将钢板钉在患肢骨骼上,后期再行取出,而手术过程中牵涉到的麻醉、组织剖切、肌肉分离、清除水肿等诸多操作,不易被患者接受和承受。
[0003]针对关节牵引,现有技术中采用的一般为专用的牵引床,辅以钢丝、滑轮和配重件等,将患者肢体固定后利用重物吊坠实现重力牵引,这种方法延续至今,应用广泛,但仍具有一定不足,首先,上述牵引方法对患者身体限制较大,长时间静卧床上容易使患者产生腰背僵硬等不适感,其次,上述牵引方法需要一整套的专业器械,患者及其家属无法独立实施,也不便于在家庭中使用。
[0004]此外,对于上述骨折固定和关节牵引及类似的骨科治疗手段,现有技术都不能提供有效的监测和反馈跟踪,医护人员和家属无法及时获知患者康复情况,患者固定/牵引时遇到的意外情况如固定板松动、牵引力异常等也无法第一时间告知医护人员,从而导致患者康复过程的延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问题和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远程互联反馈的骨科定位康复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对骨折部位进行连续的有效固定、无法方便快捷地提供牵引功能和无法进行实时监测与反馈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不限于上述技术问题,未提及的其他技术问题对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通过以下描述可以清楚知晓。
[000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本专利技术采用两个套筒分别固定于骨折部位的两侧或关节两侧,利用绷带将套筒远离骨折部位或关节的一端(以下简称外端)固定在肢体上,套筒内侧设有可包裹肢体的环形囊袋,套筒的筒壁上设置与囊袋连通的环形空腔,空腔内设有可移动的活塞,利用活塞的移动将空腔内的流体灌注进囊袋中,使囊袋与肢体紧密贴合以实现套筒的固定,空腔内有置于活塞一侧的弹簧,活塞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产生持续压力,不仅可以推动空腔内的流体向囊袋内流动使囊袋膨胀,还可以在囊袋与肢体之间产生错位滑动或松动时及时补充流体,使囊袋始终与肢体紧密接触,防止固定失效;任一所述套筒的圆周外侧设有:与所述任一套筒同轴转动连接的转环、分别与所述任一套筒同轴间隙配合的滑环和推环、与所述任一套筒同轴螺纹连接的控制环;所述转环靠近所述任一套筒靠近骨折部位或关节的一端
(以下简称内端),转环、滑环、推环和控制环由所述任一套筒的内端向外端方向依次轴向分布;所述的滑环上有沿所述任一套筒的轴线圆周分布的多个轴向设置的插销,所述插销的一端与滑环连接,插销与所述转环轴向滑动连接且插销的另一端滑动穿过转环;所述的滑环与推环经轴向设置的弹性伸缩件如弹簧推/拉杆、气动伸缩杆等连接,使所述滑环与推环同步转动并可轴向相对移动,所述的推环与控制环同轴转动连接,控制环在所述任一套筒上的螺纹传动产生轴向推力,推动推环同步轴向移动而不随控制环同步转动;另一所述套筒的内端有与所述插销一一同轴对应的插孔,所述另一套筒上有与插孔一一对应的楔形锁舌,所述锁舌与所述另一套筒经锁簧弹性滑动连接且锁舌的弹性滑动方向与插孔的轴向垂直,所述锁舌的楔形面所在的一端置于插孔内;所述插销的另一端有与锁舌的楔形面所在的一端相匹配的卡槽,推动滑环使插销插入插孔内,锁舌受到插销的挤压而产生回缩,当锁舌与卡槽位置对应时,锁舌不再受阻而迅速弹出至卡槽内,将插销锁止在当前位置,从而实现两个套筒之间的可靠连接。
[0009]本专利技术利用囊袋与肢体之间的摩擦力,使两个套筒之间产生轴向相对移动时肢体被迫收缩或拉伸,从而对肢体进行施力,使骨折部位被牢牢定位、避免愈合后的骨形发生变化,或使关节部位受到拉伸而实现牵引动作;上述骨折定位或关节牵引过程中,不需像石膏板一样进行拼接缠绕,不必切开皮肤组织进行骨钉固定,也无需借助专业的牵引床及相关辅助牵引设备如滑轮、钢丝绳、配重物等,操作便捷,患者及其家属可以独立实施,具有良好的易用性和广泛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
[0011]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
[0012]图3为图1所示A部分的放大图。
[0013]图4为图1所示B部分的放大图。
[0014]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轴测图。
[0015]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展示图。
[0016]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剖切示意图。
[0017]图8为图7所示C部分的放大图。
[0018]图9为图7所示D部分的放大图。
[0019]图10为弹性伸缩件提供预紧拉力时的示意图。
[0020]图11为弹性伸缩件提供预紧压力时的示意图。
[0021]技术术语与附图标记:1、套筒
ꢀꢀꢀꢀꢀꢀꢀ
2、绑带
ꢀꢀꢀꢀꢀꢀꢀ
3、囊袋
ꢀꢀꢀꢀꢀꢀꢀ
4、空腔
ꢀꢀꢀꢀꢀꢀꢀ
5、活塞6、弹簧
ꢀꢀꢀꢀꢀꢀꢀ
7、转环
ꢀꢀꢀꢀꢀꢀꢀ
8、滑环
ꢀꢀꢀꢀꢀꢀꢀ
9、推环
ꢀꢀꢀꢀꢀꢀꢀ
10、控制环11、弹性伸缩件
ꢀꢀ
12、插销
ꢀꢀꢀꢀꢀꢀ
13、插孔
ꢀꢀꢀꢀꢀꢀ
14、锁舌
ꢀꢀꢀꢀꢀꢀ
15、锁簧16、卡槽
ꢀꢀꢀꢀꢀꢀ
17、楔形销
ꢀꢀꢀꢀ
18、销孔
ꢀꢀꢀꢀꢀꢀ
19、推柄
ꢀꢀꢀꢀꢀꢀ
20、滑槽21、压力感应器
ꢀꢀ
22、信号收发器
ꢀꢀ
23、沟槽
ꢀꢀꢀꢀꢀꢀ
24、卡钩25、排气阀
ꢀꢀꢀꢀꢀꢀ
26、加注口
ꢀꢀꢀꢀꢀꢀ
27、单向阀
ꢀꢀꢀꢀ
28、穿结环29、豁口
ꢀꢀꢀꢀꢀꢀꢀꢀ
30、缓冲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然而,在描述本专利技术时,为了清楚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要旨,将省略对现有已知结构、功能或配置的描述。
[0024]结合图1至图11,本专利技术包括同轴设置的两个套筒1,所述套筒1的外端即两个套筒1相互远离的一端有沿其轴线环绕设置的绑带2,所述的套筒1上有置于套筒1内侧并与套筒1同轴设置的具有弹性的环形囊袋3,套筒1的筒壁上设有与囊袋3连通的环形空腔4,空腔4内有轴向移动的活塞5,活塞5将所述空腔4分隔为互不相通的两部分,被活塞5阻隔而与囊袋3不连通的空腔4内有与活塞5对应的轴向设置的弹簧6,所述活塞5在弹簧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远程互联反馈的骨科定位康复装置,包括同轴设置的两个套筒(1),所述套筒(1)的外端有环绕设置的绑带(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筒(1)内侧有与套筒(1)同轴设置的环形囊袋(3),套筒(1)上设有与囊袋(3)连通的空腔(4),空腔(4)内有轴向移动的活塞(5)和轴向设置的弹簧(6);任一套筒(1)上有同轴置于所述任一套筒(1)圆周外侧的:与所述任一套筒(1)同轴转动连接的转环(7)、分别与所述任一套筒(1)同轴间隙配合的滑环(8)和推环(9)、与所述任一套筒(1)同轴螺纹连接的控制环(10);所述转环(7)靠近所述任一套筒(1)的内端,转环(7)、滑环(8)、推环(9)和控制环(10)由所述任一套筒(1)的内端向外端方向依次轴向分布;所述的滑环(8)上有圆周分布的多个轴向插销(12),所述插销(12)的一端与滑环(8)连接,插销(12)与所述转环(7)轴向滑动连接且插销(12)的另一端穿过转环(7);所述的滑环(8)与推环(9)经至少一个轴向设置的弹性伸缩件(11)连接,所述的推环(9)与控制环(10)同轴转动连接;另一套筒(1)上有与所述插销(12)一一同轴对应的插孔(13),所述另一套筒(1)上有与插孔(13)一一对应的锁舌(14),所述锁舌(14)与所述另一套筒(1)经锁簧(15)弹性滑动连接且锁舌(14)的滑动方向与插孔(13)的轴向垂直,所述锁舌(14)的一端置于插孔(13)内;所述插销(12)的另一端有与锁舌(14)的一端相匹配的卡槽(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远程互联反馈的骨科定位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另一套筒(1)上有与锁舌(14)一一对应的轴向滑动的楔形销(17),楔形销(17)的楔形端朝向锁舌(14),所述锁舌(14)上有与楔形销(17)匹配的销孔(18);所述另一套筒(1)上有与楔形销(17)连接的推柄(19),所述推柄(19)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司亚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人民医院郑州人民医院医疗管理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