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98493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0 02: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装置,所述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两侧对称设置有有机废水驱动的转动叶片,壳体内壁开设有位于转动叶片上方的入液口,转动叶片驱动连接有搅拌组件,搅拌组件通过离心方式甩出搅拌组件内的中和药剂,有机废水在转动叶片下方与中和药剂混合,实现有机废水的均匀搅拌,同时通过配合凸起与转动叶片之间的间隙配合对有机废水进行导流,对有机废水和中和药剂进行搅拌混合,同时对有机废水进行过滤和导流,进一步增加有机废水分子与中和药剂分子的接触面积,达到更好的搅拌混合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无需外接电力设备,也无需人工控制,实现较高程度的自动化设计,达到了节省能源的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高浓度有机废水主要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有机物浓度高。COD一般在2000mg/L以上,有的甚至高达几万乃至几十万mg/L,相对而言,BOD较低,很多废水BOD与COD的比值小于0.3;二是成分复杂,含有毒性物质废水中有机物以芳香族化合物和杂环化合物居多,还多含有硫化物、氮化物、重金属和有毒有机物;三是色度高,有异味。有些废水散发出刺鼻恶臭,给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四是具有强酸强碱性。
[0003]因此,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一直是废水处理领域较难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中国专利CN207699282U公开了一种有机废水酸碱中和用离心式搅拌机,包括搅拌机构以及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上端装配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储药罐、出药管道、连接杆、旋转拨片、皮带圈、搅拌杆、双向电机以及搅拌罐,所述搅拌罐内部底端固定有双向电机,所述双向电机外端连接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上安装有皮带圈,所述皮带圈上装配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设置在搅拌杆上侧,所述搅拌杆通过皮带圈与连接杆相连接,所述连接杆上安装有出药管道,所述旋转拨片装配在连接杆外端,所述旋转拨片设置在出药管道内部,所述出药管道上端安装有储药罐,所述储药罐装配在搅拌罐上端,所述出药管道设置在搅拌罐内部顶端,所述出药管道穿过搅拌罐与储药罐相连接,所述连接杆以及搅拌杆均设置在搅拌罐内部,所述皮带圈装配在搅拌罐外端,所述搅拌杆以及连接杆均穿过搅拌罐与皮带圈相连接,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爬梯一、爬梯二、活塞杆、中空管道、支撑座、电动推杆以及活塞板,所述爬梯一设置在支撑座外端,所述爬梯一下端安装有爬梯二,所述爬梯二内端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安装在中空管道上,所述中空管道安装在爬梯二内侧,所述中空管道固定在支撑座外端,所述支撑座内部底端装配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上端设置有活塞板,所述活塞板上端安装有搅拌罐,所述搅拌罐安装在支撑座上。
[0005]所述搅拌装置在工作过程中有机废水与储药罐内的中和药剂接触范围有限,仅仅能对搅拌杆周围的有机废水进行均匀混合,而距离搅拌杆较远位置的有机废水,无法得到均匀的搅拌效果,同时,搅拌实现的方式仅为简单的连通效果,使得有机废水分子与中和药剂分子接触面积较小,搅拌效果较差。
[0006]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现有一般的搅拌装置搅拌混合不均匀,有机废水分子与中和药剂分子接触面积较小,搅拌效果较差的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两侧对称设置有有机废水驱动的转动叶片,壳体内壁开设有位于转动叶
片上方的入液口,转动叶片驱动连接有搅拌组件,经入液口喷射出的有机废水通过转动叶片带动搅拌组件转动,搅拌组件通过离心方式甩出搅拌组件内的中和药剂,有机废水在转动叶片下方与中和药剂混合,实现有机废水的均匀搅拌。
[0009]具体工作时,有机废水通过入液口流入内,进而带动固定套管两侧转动叶片转动,转动叶片带动搅拌组件转动,搅拌组件通过离心方式甩出搅拌组件内的中和药剂,有机废水在转动叶片下方与中和药剂混合,实现有机废水的均匀搅拌,通过有机废水驱动转动叶片,进而驱动搅拌组件转动的方式,不需要外接电力设备,人工操作简单,节省能源。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转动叶片固定安装在转动套管上,两个转动套管相对侧固定连接有搅拌组件,其中一个转动套管远离搅拌组件一侧转动安装有空心轴套,空心轴套固定安装在壳体内壁。
[0011]具体工作时,通过固定安装在壳体内壁的空心轴套对转动套管形成支撑,转动套管支撑转动叶片和搅拌组件,有机废水驱动转动叶片转动,转动叶片带动转动套管转动,转动套管带动搅拌组件转动,搅拌组件通过离心方式甩出搅拌组件内的中和药剂,有机废水在转动叶片下方与中和药剂混合,实现有机废水的均匀搅拌。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搅拌筒,两个转动套管分别与搅拌筒两侧固定连接,搅拌筒与转动套管连通,搅拌筒内盛装有中和药剂,搅拌筒外圆面中部设置有向搅拌筒靠近的凹陷,搅拌筒两侧端面对称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出液孔。
[0013]具体工作时,通过转动套管带动搅拌筒转动,搅拌筒带动搅拌筒内部的中和药剂转动,搅拌筒上设置的凹陷使得中和药剂在搅拌筒内的左右两侧聚集,中和药剂进而从出液孔向搅拌筒两侧喷射出,在转动叶片下方与有机废水交汇并充分混合,通过搅拌筒内的凹陷和出液孔之间的配合,使得中和药剂能从出液孔喷射出较远距离,进一步加强有机废水与中和药剂的混合效果。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搅拌筒外侧转动设置有导流筒,导流筒的内侧壁与搅拌筒的外侧壁相贴合,导流筒两侧开设有导流孔,转动套管转动设置于导流筒内,导流孔内固定安装有密封圈,密封圈的内圆面与转动套管的外圆面相贴合,导流筒两侧端面的下侧均匀分布有喷液孔,喷液孔与搅拌筒下侧的出液孔连通。
[0015]具体工作时,通过导流孔内的密封圈对导流筒进行密封,保证搅拌筒内的中和药剂不会从导流筒和转动套管连接位置溢出,通过导流筒上的喷液孔对搅拌筒内中和药剂的喷出位置进行导向限定,使得搅拌筒内的中和药剂能在旋转的同时只能从位于下侧出液孔内喷出,喷液孔与出液孔连通使得从出液孔内喷出的中和药剂从喷液孔喷出至壳体内,通过喷液孔的设置使得有机废水与中和药剂只能在转动叶片下方进行交汇,避免了对于转动叶片的污染,同时,对中和药剂的喷射位置进行导向和限位,进一步中和药剂增加离心喷射效果。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转动叶片下方设置有导流组件,导流组件包括导流板,导流板固定安装在壳体内壁,导流板中部开设有固定安装导流筒的安装孔,导流板、导流筒的上半部分和壳体之间形成驱动腔,导流板、导流筒的下半部分和壳体之间形成搅拌腔,导流板两侧对称设置有向下的配合凸起,其中一个转动叶片远离转动套管的一端位于配合凸起内部,配合凸起底部开设有均匀分布的过滤孔。
[0017]具体工作时,通过导流板、导流筒的上半部分和壳体之间形成驱动腔,导流板、导
流筒的下半部分和壳体之间形成搅拌腔,进而通过配合凸起与转动叶片之间的间隙配合对有机废水进行导流,有机废水进而通过过滤孔流入搅拌腔中,对有机废水和中和药剂进行搅拌混合的同时,对有机废水进行过滤和导流,进一步增加有机废水分子与中和药剂分子的接触面积,达到更好的搅拌混合效果。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驱动腔一侧开设有倾斜槽,倾斜槽内转动设置有摆动板,摆动板中部转动设置有转轴,摆动板远离壳体的一端位于其中一个入液口的下方,所述摆动板位于转动叶片的上方,摆动板的另一端伸出壳体,且驱动连接有用于控制中和药剂输入量的控流组件。
[0019]研究时,我们发现,有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两侧对称设置有通过有机废水驱动的转动叶片,壳体内壁开设有位于转动叶片上方的入液口,转动叶片驱动连接有搅拌组件,经入液口喷射出的有机废水通过转动叶片带动搅拌组件转动,搅拌组件通过离心方式甩出搅拌组件内的中和药剂,有机废水在转动叶片下方与中和药剂混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叶片固定安装在转动套管上,两个转动套管相对侧固定连接有搅拌组件,其中一个转动套管远离搅拌组件一侧转动安装有空心轴套,空心轴套固定安装在壳体内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搅拌筒,两个转动套管分别与搅拌筒两侧固定连接,搅拌筒与转动套管连通,搅拌筒外圆面中部设置有向搅拌筒中心靠近的凹陷,搅拌筒两侧端面对称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出液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筒外侧转动设置有导流筒,导流筒的内侧壁与搅拌筒的外侧壁相贴合,导流筒两侧开设有导流孔,转动套管转动设置于导流筒内,导流孔内固定安装有密封圈,密封圈的内圆面与转动套管的外圆面相贴合,导流筒两侧端面的下侧均匀分布有喷液孔,喷液孔与搅拌筒下侧的出液孔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叶片下方设置有导流组件,导流组件包括导流板,导流板固定安装在壳体内壁,导流板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琦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格林环保设施运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