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标记设备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98303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0 01:58
本申请涉及一种药物标记设备和方法,其包括盛放有第一预设体积的待标记药物溶液的第一容器、盛放有放射性物质溶液的第二容器、用于检测第二容器内放射性物质溶液的活度的活度检测装置、传送装置、第一注射装置及控制器,其中,放射性物质溶液的活度随时间推移发生衰变;控制器用于:根据待标记药物溶液的体积和放射性物质溶液的活度确定需要的放射性物质溶液的体积;控制传送装置将第一容器传送至目标位置,并控制第一注射装置从第二容器内抽取相应体积的放射性物质溶液,注射至第一容器内,使得放射性物质能够对第一容器内的待标记药物全部标记,实现放射性物质对待标记药物标记过程的自动化,减少了放射性物质对人体的辐射。射。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药物标记设备和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药物标记
,尤其是涉及一种药物标记设备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放射性同位素标记蛋白颗粒是现代医学的重要手段,主要用以在将蛋白注射至生物内后,追踪蛋白轨迹,确定蛋白作用位置。
[0003]目前,放射性同位素对蛋白颗粒的标记一般采用人工混合放射性同位素溶液和蛋白溶液的方式,以完成对蛋白颗粒进行标记,但是放射性物质产生的辐射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减小放射性物质在标记蛋白过程中辐射人体而造成伤害,本申请提供一种药物标记设备和方法。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药物标记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药物标记设备,包括:盛放有第一预设体积的待标记药物溶液的第一容器、盛放有放射性物质溶液的第二容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二容器内放射性物质溶液的活度的活度检测装置、传送装置、第一注射装置及控制器,其中,放射性物质溶液的活度随时间推移发生衰变;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待标记药物溶液的体积和放射性物质溶液的活度确定需要的放射性物质溶液的体积;控制传送装置将第一容器传送至目标位置,并控制第一注射装置从第二容器内抽取相应体积的放射性物质溶液,注射至第一容器内,使得放射性物质能够对第一容器内的待标记药物全部标记。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器能够根据待标记药物的体积、待标记药物的活度以及放射性药物的活度,确定所需的放射性物质溶液的体积,并控制传送装置将第一容器传送至目标位置,然后控制第一注射装置在第二容器内抽取相应体积的放射性物质溶液,并注射至第一容器内,使得放射性物质能够将待标记药物全部标记,实现放射性物质对待标记药物标记过程的自动化,避免了人员与放射性物质接触,减少了放射性物质对人体的辐射。
[0007]可选的,还包括用于盛放添加剂溶液的第三容器和第二注射装置,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第一容器内的混合溶液体积未达到第二预设体积时,控制所述第二注射装置从所述第三容器内抽取添加剂溶液并注射至第一容器,直至第一容器内的混合溶液体积达到第二预设体积。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成品标记完成的药物的混合溶液的体积是一定的,在将所需的放射性物质溶液加入到第一容器后,如果混合溶液的体积未达到第二预设体积,则需要通过第二注射装置将相应体积的添加剂溶液补充至第一容器内,使得成品混合溶液的体积均为第二预设体积。
[0009]可选的,所述第一注射装置包括第一机械臂和第一注射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第一机械臂,使第一机械臂将第一注射器移动至第二容器并抽取相应体积的放射性物质溶液,将第一注射器移动至第一容器并将放射性物质溶液注射至第一容器内。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机械臂与第一注射器配合工作,第一机械臂起到移动第一注射器的作用,使得控制器能够通过控制第一机械臂,使第一机械臂能够将第一注射器移动至第二容器抽取相应体积的放射性物质溶液,再将第一注射器移动至第一容器并即将放射性物质溶液注入到第一容器内。
[0011]可选的,所述第二注射装置包括第二机械臂和第二注射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第二机械臂,使第二机械臂将第二注射器移动至第三容器并抽取相应体积的添加剂溶液,将第二注射器移动至第一容器并将添加剂溶液注射至第一容器内。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机械臂与第二注射器配合工作,第二机械臂起到移动第二注射器的作用,使得控制器能够通过控制第二机械臂,使第二机械臂能够将第二注射器移动至第二容器抽取相应体积的放射性物质溶液,再将第二注射器移动至第一容器并即将放射性物质溶液注入到第一容器内可选的,所述第二容器内设置有淋洗装置,所述淋洗装置上设置有放射性物质。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淋洗装置用于向第二容器内补充放射性物质。
[0014]可选的,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所述第二容器内的放射性物质溶液的活度低于预设活度时,控制淋洗装置开启。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二容器内的放射性物质溶液活度低于预设活度时,控制器控制淋洗装置开启以向第二容器内补充放射性物质,提高第二容器内放射性物质的活度,减少第一注射装置需要向第一容器内注入过多的放射性物质溶液,导致成品混合溶液的体积超出预设的成品混合溶液体积的情况。
[0016]可选的,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所述第二容器内的放射性物质体积大于第三预设体积时,控制淋洗装置关闭。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放射性物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衰变,第二容器内放射性物质溶液体积越多则由衰变造成的损失越大,因此,第二容器内的放射性物质溶液不宜过多,所述在第二容器内的放射性物质溶液体积大于第三预设体积时,控制器控制淋洗装置关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小有放射性物质衰变带来的损失。
[0018]可选的,所述放射性物质溶液为锝[99mTc]溶液,所述待标记药物溶液为Ma溶液。
[0019]可选的,所述添加剂溶液为NaCl溶液。
[0020]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应用于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药物标记设备,包括:检测第二容器内放射性物质溶液的活度,并根据第一容器内待标记药物溶液的体积和活度确定所需放射性物质溶液的体积;抽取相应体积的放射性溶液并将其注射至第一容器内;其中,在向第一容器内注射完放射性物质溶液后,第一容器内混合溶液的体积未达到预设体积时,从第三容器内抽取添加剂并将其注射至第一容器内直至第一容器内的混合溶液体积达到预设体积。
[0021]本申请公开的一种药物标记设备,控制器能够根据待标记药物的体积、待标记药物的活度以及放射性药物的活度,确定所需的放射性物质溶液的体积,并控制传送装置将
第一容器传送至目标位置,然后控制第一注射装置在第二容器内抽取相应体积的放射性物质溶液,并注射至第一容器内,使得放射性物质能够将待标记药物全部标记,实现放射性物质对待标记药物标记过程的自动化,减免了人员手动进行放射性物质标记,避免了放射性物质对人体的辐射。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药物标记设备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药物标记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药物标记设备的第二容器的剖视图。
[0025]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药物标记方法的流程图。
[0026]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容器;2、第二容器;3、第三容器;4、第一注射装置;41、第一机械臂;42、第一注射器;5、第二注射装置;51、第二机械臂;52、第二注射器;6、活度检测装置;7、液位检测装置;71、超声波换能器;8、传送装置;81、卡槽;9、淋洗装置;10、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0028]目前,放射性同位素对蛋白颗粒的标记一般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药物标记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盛放有第一预设体积的待标记药物溶液的第一容器(1)、盛放有放射性物质溶液的第二容器(2)、用于检测所述第二容器(2)内放射性物质溶液的活度的活度检测装置(6)、传送装置(8)、第一注射装置(4)及控制器(10),其中,放射性物质溶液的活度随时间推移发生衰变;所述控制器(10)用于:根据待标记药物溶液的体积和放射性物质溶液的活度确定需要的放射性物质溶液的体积;控制传送装置(8)将第一容器(1)传送至目标位置,并控制第一注射装置(4)从第二容器(2)内抽取相应体积的放射性物质溶液,注射至第一容器(1)内,使得放射性物质能够对第一容器(1)内的待标记药物全部标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标记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盛放添加剂溶液的第三容器(3)和第二注射装置(5),所述控制器(10)还用于在第一容器(1)内的混合溶液体积未达到第二预设体积时,控制所述第二注射装置(5)从所述第三容器(3)内抽取添加剂溶液并注射至第一容器(1),直至第一容器(1)内的混合溶液体积达到第二预设体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物标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注射装置(4)包括第一机械臂(41)和第一注射器(42),所述控制器(10)用于控制第一机械臂(41),使第一机械臂(41)将第一注射器(42)移动至第二容器(2)并抽取相应体积的放射性物质溶液,将第一注射器(42)移动至第一容器(1)并将放射性物质溶液注射至第一容器(1)内。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物标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注射装置(5)包括第二机械臂(51)和第二注射器(52),所述控制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亚敏张志永陈敏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森科医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