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亦专利>正文

应用石墨烯发热的贴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82180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0 01:48
一种应用石墨烯发热的贴片结构,包括一石墨烯薄膜片,为沾有石墨烯混合材质的薄膜;该石墨烯薄膜片上设有电接点,用于接引电源,通电后电流可流过该石墨烯薄膜片,而使该石墨烯薄膜片发出远红外线;一水凝胶片其为具有黏性的导热胶片,该水凝胶片的一侧黏附在该石墨烯薄膜片没有该电接点的一侧,整体形成该石墨烯薄膜片与该水凝胶片的万用贴片;该水凝胶片的另一侧则用于贴附在人体上,该石墨烯薄膜片所发出的远红外线可经过该水凝胶片而深入人体;以及一充电主机连接该石墨烯薄膜片的该电接点,该充电主机包括一电池及一控制器,该电池用于将电流输入到该石墨烯薄膜片,以加热该石墨烯薄膜片;该控制器用于控制该电池的输出电流。流。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石墨烯发热的贴片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有关于贴附在人体的贴片,尤其是一种应用石墨烯发热的贴片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红外线是波长介乎微波与可见光之间的电磁波,红外线具有治疗生物组织的效果,因此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医疗用品中,目前也有许多产品将可发出红外线的材料做成贴布的形式,可以贴附在人体皮肤上,以达到日常护理的效果。
[0003]但是现有技术的红外线护理产品,其采用的材料所能发出的红外线频率并没有适配于人体的远红外线频率,因此无法与人体产生良好的共振效果,所以热传导的效率低,同时因为频率与人体的频率不匹配,甚至会造成对人体组织器官的伤害,所以对于人体的护理效果较差。
[0004]而且现有技术的红外线护理产品,通常采用3.7V的锂电池,但是现有技术中的远红外线发射的机构大多需要5V的接收电压,因此需要使用变压器将锂电池的电压从3.7V升压到5V,但是在此一升压过程中,即会产生超过30%的电耗损,而造成产品耗电量较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所以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上的问题,本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石墨烯发热的贴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石墨烯薄膜片,为沾有石墨烯混合材质的薄膜;该石墨烯薄膜片上设有电接点,用于接引电源,使得通电后电流可流过该石墨烯薄膜片,而使该石墨烯薄膜片发出远红外线;一水凝胶片其为具有黏性的导热胶片,该水凝胶片的一侧黏附在该石墨烯薄膜片没有该电接点的一侧,整体形成该石墨烯薄膜片与该水凝胶片的万用贴片;该水凝胶片的另一侧则用于贴附在人体上,该石墨烯薄膜片所发出的远红外线可经过该水凝胶片而深入人体;以及一充电主机连接该石墨烯薄膜片的该电接点,该充电主机包括一电池及一控制器,该电池用于将电流输入到该石墨烯薄膜片,以加热该石墨烯薄膜片;该控制器用于控制该电池的输出电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片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石墨烯薄膜片的形状选自椭圆形、8字形或矩形;且该充电主机与该石墨烯薄膜片应用公母扣的方式扣合。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片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石墨烯薄膜片由石墨烯、碳粉及导电银浆搅拌后混合再印刷在板材上,然后烘干再进行热压及冷压,而形成该石墨烯薄膜片。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贴片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板材选自纸、布或玻纤板;该石墨烯的比例为5~40wt%,该导电银浆的比例为1~6wt%,其余为该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亦
申请(专利权)人:杨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