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形管材内壁深冷微辊压强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98178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0 01: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圆形管材内壁深冷微辊压强化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深冷情况下在管材内壁表层发生微小的塑性变形,实现内壁附近区域晶粒细化,减少管材内部塑性变形量的要求,缩短普通制备工艺需要的时间。采用该工艺制备的铝合金内壁具有细小的晶粒尺寸,其硬度比传统铝合金管材内壁的硬度提升3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圆形管材内壁深冷微辊压强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管材产品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圆形管材内壁深冷微辊压强化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管材零部件在汽车、飞机、船舶、建筑、化工和低温领域有重要应用,某些领域要求管材的外壁具有高的强度。然而,传统方法很难实现,只能够采用具有良好力学性能的材料进行加工生产。
[0003]铝及铝合金圆管是最重要而铝合金型材,然而,管材内部的强度通常比材料的表面。特别是当管材直径比较大的时候,管材内壁强化的方法非常少。而管材内壁晶粒组织状态对管材的使用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为提高铝合金圆形管材的内壁强度,提供一种圆形管材内壁深冷微辊压强化方法。
[0005]一种圆形管材内壁深冷微辊压强化方法,第一步:将铝合金管材放入深冷箱中,冷却温度为

190℃~

100℃,管材壁厚为0.5 ~ 5 mm,管材是圆管,直径在100 mm到1m;第二步:将辊头进行深冷处理,深冷温度为

190℃~

100℃;第三步:将铝合金管材安装在辊压机上;第四步:开启辊压机,辊压厚度为0.1~0.4 mm;第五步:通过辊压机对管材内部进行处理,实现内壁表层金属细化;第六步:关闭辊压机;第七步:将深冷辊压处理后的管材放入深冷箱,进行随深冷箱升温至室温,防止因为喷丸处理而发生的管材变形。
[0006]本专利技术利用深冷情况下在管材内壁表层发生微小的塑性变形,实现内壁附近区域晶粒细化,减少管材内部塑性变形量的要求,缩短普通制备工艺需要的时间。采用该工艺制备的铝合金内壁具有细小的晶粒尺寸,其硬度比传统铝合金管材内壁的硬度提升30%

50%。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专利技术管材内壁处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以下将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给出详细的说明。尽管本专利技术将结合一些具体实施方式进行阐述和说明,但需要注意的是本专利技术并不仅仅只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相反,对本专利技术进行的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0009]应用案例1:直径为600mm的铝合金管材内壁强化处理第一步:将铝合金管材2放入深冷箱1中,冷却温度为

120℃,管材壁厚为4mm。管材是圆管。直径是600 mm。
[0010]第二步:将辊头3进行深冷处理,深冷温度为

120℃。
[0011]第三步:将铝合金管材安装在辊压机上,辊压机通过连接杆4连接电机。
[0012]第四步:开启辊压机,辊压厚度为0.2 mm。
[0013]第五步:通过辊压机对管材内部进行处理,实现内壁表层金属细化。
[0014]第六步:关闭辊压机。
[0015]第七步:将深冷辊压处理后的管材放入深冷箱,进行随深冷箱升温至室温,防止因为喷丸处理而发生的管材变形。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形管材内壁深冷微辊压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将铝合金管材放入深冷箱中,冷却温度为

190℃~

100℃,管材壁厚为0.5 ~ 5 mm,管材是圆管,直径在100 mm到1m;第二步:将辊头进行深冷处理,深冷温度为

19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建军喻海良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晟恒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