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缸投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97957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0 01: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鱼缸投食装置,包括支撑板,支撑板的板面固接有电机支座,电机支座上固接有电机,支撑板的开设有投料口,支撑板的板面还固接有下料壳,下料壳设置于投料口的正上方,下料壳内水平设置有下料滚轮,下料滚轮的两端分别固接有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第二连接轴远离下料滚轮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连接,下料壳远离支撑板的端部固接有饲料盒;还包括控制系统,控制系统通过排线与电机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控制下料滚轮旋转的圈数就可以控制每次投食量,进而对鱼缸进行定时定量投食,即不会出现投喂太多或太少的现象,也不会对鱼缸水质环境和鱼体健康造成伤害,本装置结构简单,实现具体功能容易,成本低廉。成本低廉。成本低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鱼缸投食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鱼缸投食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鱼缸投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化产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对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且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化相关产品的研发与应用也出现了新的概念并得到良好的发展空间,使人们能够对家居个性化以及智能化有更高的追求。小型水族箱能够给人们带来宽松舒适愉悦感。但是在观赏鱼的日常饲养中,人们所使用的鱼缸大部分只是一个玻璃缸带氧气泵和灯等器件,繁忙的工作经常使人们忘记对水族箱进行投食,会造成鱼死草枯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鱼缸投食装置,能够对鱼缸进行定时定量投食。
[0004]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鱼缸投食装置,包括支撑板,支撑板的板面固接有电机支座,电机支座上固接有电机,支撑板的开设有投料口,支撑板的板面还固接有下料壳,下料壳设置于投料口的正上方,下料壳内水平设置有下料滚轮,下料滚轮的两端分别固接有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第二连接轴远离下料滚轮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连接,下料壳远离支撑板的端部固接有饲料盒;
[0005]还包括控制系统,控制系统通过排线与电机连接。
[0006]本专利技术的特点还在于:
[0007]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分别从下料壳的外壁穿出,支撑板的板面固接有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分别设置于下料壳的两侧,第一轴承靠近电机设置,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伸出下料壳的轴身分别与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连接。
[0008]下料滚轮沿其轴向均匀开设有若干投料槽,投料槽的横截面为圆形。
[0009]下料滚轮沿其轴向均匀开设12排投料槽,每排投料槽的个数设置为9个。
[0010]下料滚轮的外径设置为35mm,投料槽的直径设置为2.5mm。
[0011]下料壳的两端对应开设有下料口,下料口设置为矩形,下料口的长度与整排投料槽的长度一致,下料口的宽度不小于投料槽的外径。
[0012]饲料盒靠近下料壳的一端设置为开口。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4]本专利技术一种鱼缸投食装置,结合机械结构设计与自动控制手段,对鱼缸进行定时定量投食,即不会出现投喂太多或太少的现象,也不会对鱼缸水质环境和鱼体健康造成伤害。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鱼缸投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鱼缸投食装置的侧视图;
[0017]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鱼缸投食装置的仰视图;
[0018]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鱼缸投食装置中下料滚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鱼缸投食装置中的原理图。
[0020]图中,1.支撑板,2.电机支座,3.电机,4.下料壳,5.下料滚轮,6.第一连接轴,7.第二连接轴,8.第二轴承,9.第一轴承,10.投料槽,11.饲料盒。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22]本专利技术一种鱼缸投食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支撑板1,支撑板1的板面固接有电机支座2,电机支座2上固接有电机3,支撑板1的开设有投料口,支撑板1的板面还固接有下料壳4,下料壳4设置于投料口的正上方,下料壳4内水平设置有下料滚轮5,下料滚轮5的两端分别固接有第一连接轴6和第二连接轴7,第二连接轴7远离下料滚轮5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3连接,下料壳4远离支撑板1的端部固接有饲料盒11;
[0023]还包括控制系统,控制系统通过排线与电机3连接,电机3为28byj4型步进电机,其保持转矩T=0.0539N.m,步进角为5.628
°

[0024]如图2所示,第一连接轴6和第二连接轴7分别从下料壳4的外壁穿出,支撑板1的板面固接有第一轴承9和第二轴承8,第一轴承9和第二轴承8的高度相同,保证下料滚轮5始终处于水平状态,在旋转下料时,只有同一排投料槽10内的饲料可以掉落,第一轴承9和第二轴承8分别设置于下料壳4的两侧,第一轴承9靠近电机3设置,第一连接轴6和第二连接轴7伸出下料壳4的轴身分别与第一轴承9和第二轴承8连接,电机3再带动第一连接轴6旋转,进而带动下料滚轮5旋转,实现投食的目的,第一轴承9和第二轴承8对下料滚轮5起到支撑作用,同时减小其旋转时的摩擦。
[0025]如图3所示,下料壳4的两端对应开设有下料口,下料口设置为矩形,下料口的长度与整排投料槽10的长度一致,下料口的宽度与投料槽10的外径一致,保证下料口与整排投料槽10的尺寸一致,在下料滚轮5旋转时,只有一整排投料槽10里面的饲料可以掉落至水族箱内,进而可以精确定量进行投食。
[0026]如图4所示,下料滚轮5沿其轴向均匀开设有若干投料槽10,投料槽10的横截面为圆形,下料滚轮5沿其轴向均匀开设12排投料槽10,每排投料槽10的个数设置为9个,一条3~5cm的鱼每日的进食量为9~10颗2mm大小的鱼饲料,电机3带动下料滚轮5旋转一圈,即可向水族箱中投放108颗鱼饲料,根据下料滚轮5旋转的圈数即可精确计算投食量。
[0027]下料滚轮5的外径设置为35mm,投料槽10的直径设置为2.5mm,普通鱼饲料的直径为2mm,投料槽10的尺寸保证可以盛放鱼饲料。
[0028]饲料盒11靠近下料壳4的一端设置为开口,保证饲料盒11内的饲料可以掉落至下料壳4内。
[0029]如图5所示,控制系统包括STM32单片机,WIFI模块、联网按键和语音接收器,均安置在STM32单片机上,且通过排线连接,为STM32单片机提供联网功能,客户端可以通过网络连接实时看到用户所设置的投食时间以及目前投食模块处于什么模式,当进行投食行为时,如果用户不需要使用语音指令手动操作时,投食模块将处于自动投食模块,STM32单片
机会按照事先客户端设定好的投食时间进行精准投食,自动投食模块中投食装置的投食间隔根据观赏鱼的消化时间长短,当用户想通过语音指令人工进行投食时,实现过程为用户说出“打开投食”的语音指令,语音接收器检测到此指令后,会将声音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传送给STM32单片机,随后STM32单片机会将电信号输送给电机,电机转动进行投食,当用户说出“关闭投食”的语音指令后,语音接收器会再次检测指令,然后将语音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输给STM32单片机,最后电机停止转动,投食结束。
[0030]本专利技术一种鱼缸投食装置,其工作原理如下:
[0031]将支撑板1置于水族箱顶部,将饲料置于饲料盒11内,饲料盒11内的饲料掉落至下料滚轮5上的投料槽10内,控制系统对电机3发出指令,电机3旋转,带动第一连接轴6旋转,进而带动下料滚轮5旋转,当带有饲料的投料槽10旋转至下料壳4的下料口出,饲料由于重力作用从下料口掉落至水族箱内,由于下料口和一整排投料槽10的尺寸相同,每次投料保证投入9颗鱼饲料,根据水族箱内的鱼量多少,计算每次投料的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缸投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1),所述支撑板(1)的板面固接有电机支座(2),所述电机支座(2)上固接有电机(3),所述支撑板(1)的开设有投料口,所述支撑板(1)的板面还固接有下料壳(4),所述下料壳(4)设置于投料口的正上方,所述下料壳(4)内水平设置有下料滚轮(5),所述下料滚轮(5)的两端分别固接有第一连接轴(6)和第二连接轴(7),所述第二连接轴(7)远离下料滚轮(5)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3)连接,所述下料壳(4)远离支撑板(1)的端部固接有饲料盒(11);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通过排线与电机(3)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缸投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轴(6)和第二连接轴(7)分别从下料壳(4)的外壁穿出,所述支撑板(1)的板面固接有第一轴承(9)和第二轴承(8),所述第一轴承(9)和第二轴承(8)分别设置于下料壳(4)的两侧,所述第一轴承(9)靠近电机(3)设置,所述第一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鹏康焦岩方魁陶一凡王雷肖旭东袁启龙张敏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