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光伏组件技术

技术编号:3197850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0 01:32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光伏组件,太阳能电池包括:基底以及位于基底表面的栅线;反射层,反射层覆盖栅线的至少部分表面,反射层包括基体以及分散在基体中的钡盐颗粒,基体包覆钡盐颗粒的至少部分表面,位于远离基底的反射层表面具有与钡盐颗粒位置对应的球冠形表面,且球冠形表面对应的钡盐颗粒的形状为球形。本申请实施例有利于提高太阳能电池封装后的组件功率。装后的组件功率。装后的组件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光伏组件


[0001]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太阳能电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光伏组件。

技术介绍

[0002]太阳能电池可以利用太阳光进行发电,为了增加太阳能电池的集电能力,在太阳能电池的基底表面设置了金属栅线。为了避免较多的入射光线照射到金属栅线表面而无法被太阳能电池吸收利用的问题,通常会将金属栅线的宽度尽可能地做窄。一般地,金属栅线的面积占到电池总面积的4%以内,以使入射光线较多地被基底吸收利用。
[0003]然而,尽管金属栅线的宽度较窄,太阳能电池对太阳光的利用率仍然较低,使得太阳能电池封装后的组件功率较低,不利于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光伏组件,至少有利于提高太阳能电池封装后的组件功率。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包括:基底以及位于基底表面的栅线;反射层,反射层覆盖栅线的至少部分表面,反射层包括基体以及分散在基体中的钡盐颗粒,基体包覆钡盐颗粒的至少部分表面,位于远离基底的反射层表面具有与钡盐颗粒位置对应的球冠形表面,且球冠形表面对应的钡盐颗粒的形状为球形。
[0006]另外,基体的材料包括金属羰基化合物、金属氧化物、阳离子光引发剂、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0007]另外,栅线包括侧面以及与侧面连接的顶面,反射层覆盖栅线的侧面以及顶面。
[0008]另外,钡盐颗粒与基体的质量比为1.5:1~5.6:1。
[0009]另外,钡盐颗粒包括第一钡盐颗粒以及第二钡盐颗粒,第一钡盐颗粒具有第一粒径范围,第二钡盐颗粒具有第二粒径范围,且第一粒径范围大于第二粒径范围。
[0010]另外,第一粒径范围为0.2μm~3μm,第二粒径范围为0.02μm~0.05μm。
[0011]另外,第一钡盐颗粒的质量与第二钡盐颗粒的质量比为1:1~1.5:1。
[0012]另外,钡盐颗粒包括硫酸钡或者碳酸钡中的任一种或者它们的混合物。
[0013]另外,反射层的厚度为0.2μm~3μm。
[0014]相应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第一盖板以及第二盖板,太阳能电池位于第一盖板与所述第二盖板之间;封装结构,封装结构位于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之间,用于封装太阳能电池。
[0015]相应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包括:提供基底;在基底的表面形成栅线;在栅线的表面形成反射层,形成的反射层覆盖栅线的至少部分表面,反射层包括基体以及分散在基体中的钡盐颗粒,基体包覆钡盐颗粒的至少部分表面,位于远离基底的反射层表面具有与钡盐颗粒位置对应的球冠形表面,且球冠形表面对应的钡盐颗粒
的形状为球形。
[0016]另外,形成基体之前,基体为初始固化材料,形成反射层的工艺步骤包括:采用共混工艺混合钡盐颗粒以及初始固化材料,形成反射涂料;在栅线表面涂覆反射涂料,形成初始反射层;固化初始反射层,形成反射层。
[0017]另外,采用丝网印刷工艺在栅线表面涂覆反射涂料,栅线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主栅线以及沿第二方向延伸的辅栅线,且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不同;采用丝网印刷工艺在栅线表面形成初始反射层的工艺方法包括:在主栅线表面形成第一初始反射层,形成第一初始反射层的工艺方法包括:丝网印印刷的网版目数为480~520,网版的开口厚度为0.2μm~5μm,网版的开口宽度为:51μm~103μm,印刷速度为350~700mm/s;在辅栅线表面形成第二初始反射层,形成第二初始反射层的工艺方法包括:丝网印印刷的网版目数为480~520,网版的开口厚度为0.2μm~5μm,网版的开口宽度为:21μm~43μm,印刷速度为350~700mm/s。
[0018]另外,采用3D打印工艺在栅线表面涂覆反射涂料,采用3D打印工艺的工艺方法包括:向喷头中加入反射涂料,使用喷头喷涂反射涂料至栅线表面,反射涂料的粘度为8000Pa.s~10000Pa.s,喷头直径为20μm~30μm,喷头压力为2.026
×
105Pa~5.065
×
105Pa。
[0019]另外,采用光热退火工艺固化初始反射层,采用光热退火工艺的工艺方法包括:使用红外光照射初始反射层,并对初始反射层进行加热,其中,红外光波长为300nm~450nm,红外光功率密度为1kw/m2~10kw/m2,加热温度为200℃~600℃,固化时间为1s~120s。
[0020]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002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电池的技术方案中,太阳能电池包括:基底以及位于基底表面的栅线;反射层,反射层覆盖栅线的至少部分表面,对入射至栅线表面的入射光线进行二次反射。反射层包括基体以及分散在基体中的钡盐颗粒,钡盐颗粒本身具有较高的反射率,使得照射至钡盐颗粒表面的入射光线被较多地反射。基体包覆钡盐颗粒的至少部分表面,位于远离基底的反射层表面具有与钡盐颗粒位置对应的球冠形表面,且球冠形表面对应的钡盐颗粒的形状为球形,由于球形的钡盐颗粒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使得与钡盐颗粒对应的球冠形反射层表面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具有较好的球面反射效果。因此,利用球面反射效果协同钡盐颗粒本身较高的反射率,可以有效提高反射层对入射光线的反射率,从而提高太阳能电池封装后对入射光线的二次利用,提高组件功率。
[0022]另外,钡盐颗粒包括第一钡盐颗粒以及第二钡盐颗粒,第一钡盐颗粒具有第一粒径范围,第二钡盐颗粒具有第二粒径范围,且第一粒径范围大于第二粒径范围,如此,使得具有较小的粒径范围的钡盐颗粒可以填充粒径范围较大的钡盐颗粒之间的空隙,使得反射层的孔隙率较小,因此可以防止入射光线通过反射层之间的空隙入射至栅线表面,进一步提高对光线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0023]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0024]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电池的一种剖面结构主视示意图;
[0025]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电池的另一种剖面结构主视示意图;
[0026]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电池的反射层的反射原理示意图;
[0027]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电池的一种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电池的一种剖面结构侧视示意图;
[0029]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的一种局部结构外观示意图;
[0030]图7至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中各步骤对应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9为根据本申请给出的对比例中太阳能电池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由
技术介绍
可知,目前的太阳能电池存在封装后,太阳能电池组件功率不高的问题。...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底以及位于所述基底表面的栅线;反射层,所述反射层覆盖所述栅线的至少部分表面,所述反射层包括基体以及分散在所述基体中的钡盐颗粒,所述基体包覆所述钡盐颗粒的至少部分表面,位于远离基底的所述反射层表面具有与所述钡盐颗粒位置对应的球冠形表面,且所述球冠形表面对应的所述钡盐颗粒的形状为球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所述基体的材料包括金属羰基化合物、金属氧化物、阳离子光引发剂、树脂中的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栅线包括侧面以及与所述侧面连接的顶面,所述反射层覆盖所述栅线的所述侧面以及所述顶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钡盐颗粒与所述基体的质量比为1.5:1~5.6: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钡盐颗粒包括第一钡盐颗粒以及第二钡盐颗粒,所述第一钡盐颗粒具有第一粒径范围,所述第二钡盐颗粒具有第二粒径范围,且所述第一粒径范围大于所述第二粒径范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粒径范围为0.2μm~3μm,所述第二粒径范围为0.02μm~0.05μm。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所述第一钡盐颗粒的质量与所述第二钡盐颗粒的质量比为1:1~1.5: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钡盐颗粒包括硫酸钡或者碳酸钡中的任一种或者它们的混合物。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的厚度为0.2μm~3μm。10.一种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

9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第一盖板以及第二盖板,所述太阳能电池位于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第二盖板之间;封装结构,所述封装结构位于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第二盖板之间,用于封装所述太阳能电池。11.一种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基底;在所述基底的表面形成栅线;在所述栅线的表面形成反射层,形成的所述反射层覆盖所述栅线的至少部分表面,所述反射层包括基体以及分散在所述基体中的钡盐颗粒,所述基体包覆所述钡盐颗粒的至少部分表面,位于远离基底的反射层表面具有与所述钡盐颗粒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循磊于琨刘长明张昕宇
申请(专利权)人: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