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并行计算的槽式聚光集热系统性能算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热发电
,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并行计算的槽式聚光集热系统性能算法。
技术介绍
[0002]在槽式光热电站聚光集热系统中,采用槽式抛物面反射聚光镜采集太阳能,导热介质(Heat Transfer Fluid,HTF)在集热器中被加热,实现太阳能到热能的转换,见图1。集热回路由多个槽式集热组件 (Solar Collector Assembly,SCA)、集热器与HTF输送管道串联构成,集热器布置在抛物线焦点处,见图2。多个集热回路列经过HTF循环输送系统的串、并联构成一个集热阵列,多个集热阵列经过HTF循环输送系统的并联构成槽式聚光集热系统。集热系统HTF输送和循环过程中需要的动力由HTF循环输送泵提供。
[0003]当系统HTF出口温度满足要求时,系统输出的热能通过蒸汽发生器产生蒸汽进入发电岛系统发电,或通过油—盐换热器进入熔盐储能系统储存,见图3。
[0004]槽式聚光集热系统有以下运行模式:
[0005]1)集热模式。当太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并行计算的槽式聚光集热系统性能算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针对镜场中的一个集热阵列按介质流向建立HTF循环输送系统数学模型;S2:把全年连续的计算时段划分为多个时段区间;S3:将时段区间分配给计算机的CPU线程;S4:在各线程中,由算法判断识别系统运行模式类型;S5:在各线程中,由算法根据系统运行模式类型选择瞬态模型或者稳态模型;S6:每个线程中,在与线程对应时段区间内,通过对系统性能的连续串行计算,获得与线程对应时段区间的系统性能输出;S7:算法对各线程计算结果汇总合并,获得槽式聚光集热系统年度性能。其中,瞬态模型考虑单元内能对HTF换热的影响,并满足以下约束:计算单元中能量平衡方程约束为:单元中内能变化约束为:单元中动能变化约束为:单元入口、出口之间的热能差约束为:式中:U表示单元中内能,表示单元中内能变化,E
k
表示单元中动能,表示单元中动能变化,表示单元内HTF平均温度,T
in
表示HTF单元入口温度,T
out
表示HTF单元出口温度,表示单元入口热能,表示单元出口热能,表示通过单元管壁输入的热能,表示单元内HTF初始平均温度,v
in
表示单元HTF入口流速,v
out
表示单元HTF出口流速,m
htf
表示单元内HTF初始质量,表示HTF质量流量,c
htf
表示HTF温度为时的比热容,L表示单元计算长度,(mc)表示单位长度单元管壁的初始热惯性,t表示时间变量,c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卫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新疆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