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催化的新风系统用降噪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97511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0 0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降噪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电催化的新风系统用降噪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顶部的四个角均固定安装有吊耳,所述外壳内部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全热交热器,所述全热交热器右侧的上端顺时针依次连接有高效过滤网、活性炭滤网、除尘滤网一和除尘滤网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外壳、风机、隔板、隔音棉和管道等实现了在风力输风排风中降噪好的效果,通过设置有风机在通电的作用下风机运转产生风力,风扇采用百叶的结构减少在运作过程中接触面积产生的震动,外壳和隔板采用蜂窝式结构,蜂窝式结构具有很好的降噪作用,风力通过管道传播管道内夹层放置有隔音棉,在传播过程中减掉噪音的传播。的传播。的传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催化的新风系统用降噪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降噪
,具体是一种电催化的新风系统用降噪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新风系统是由送风系统和排风系统组成的一套独立空气处理系统,它分为管道式新风系统和无管道新风系统两种,管道式新风系统由新风机和管道配件组成,通过新风机净化室外空气导入室内,通过管道将室内空气排出;无管道新风系统由新风机组成,同样由新风机净化室外空气导入室内,相对来说管道式新风系统由于工程量大更适合工业或者大面积办公区使用,而无管道新风系统因为安装方便,更适合家庭使用;新风系统是根据在密闭的室内一侧用专用设备向室内送新风,再从另一侧由专用设备向室外排出,在室内会形成新风流动场,从而满足室内新风换气的需要,实施方案是:采用高风压、大流量风机、依靠机械强力由一侧向室内送风,由另一侧用专门设计的排风风机向室外排出的方式强迫在系统内形成新风流动场,在送风的同时对进入室内的空气进过滤、消毒、杀菌、增氧、预热。
[0003]现有的新风系统在使用中由于风机的运转,通过高风压、大流量风机传播风流,在送风排风的过程中通过管道会产生噪音,噪音通过入风口和出风口传播道室内影响人们的休息。
[0004]由于送风口和排风口安装在各个区域管道需要加长,在送风排风的过程中由于管道的加长风力会受到影响,影响送风排风的效果,在排风过程中由于吸收室内的空气,空气中含有灰尘在吸入的过程中管道堆积灰尘影响排风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催化的新风系统用降噪装置,具有降噪效果好、风力大和易清理的优点。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催化的新风系统用降噪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顶部的四个角均固定安装有吊耳,所述外壳内部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全热交热器,所述全热交热器右侧的上端顺时针依次连接有高效过滤网、活性炭滤网、除尘滤网一和除尘滤网二,所述外壳内部的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外壳的左右两侧前后均固定连接有管道连接口,所述外壳内部的左端前后均固定连接有风机。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前端所述管道连接口的对侧螺纹连接有输风管,两个后端所述管道连接口的对侧螺纹连接排风管,右端所述排风管内部底部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挡风板一,右端所述排风管内部顶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挡风板二,右端所述排风管内部顶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抵挡板,右端所述排风管内部底部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圆管口,所述圆管口的底部螺纹连接有清理管,所述排风管左右两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风口,所述输风管左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风口。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吊耳为矩形吊钩结构,所述隔板内部采用蜂窝式结构,所述除尘滤网一、除尘滤网二、活性炭滤网和高效过滤网组成菱形结构,
所述管道连接口的内部开设有螺纹槽,吊耳用来跟墙面衔接,蜂窝式的结构具有很好的隔音效果,除尘过滤网过滤灰尘杂质,活性炭滤网有空气净化去除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高效过滤网用来去除空气中微粒,使微粒难通过滤网。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排风管和输风管的内部均为双层管道,所述排风管和输风管夹层之间有隔音棉,所述排风管和输风管左右两侧的底部均开设有开口,所述挡风板一为左上倾斜结构,所述挡风板二为左下倾斜结构,所述抵挡板为右下倾斜结构,所述圆管口下端的内部开设有螺纹槽,隔音棉有良好的吸声特性,挡风板一和挡风板二通过风流的流向使灰尘杂质附着在挡风板二上使灰尘落入清理管,抵挡板抵住挡风板二往后偏移。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风机包括小百叶,所述小百叶下端的外围固定连接有大百叶,所述外壳的厚度夹层为蜂窝式结构,所述除尘滤网一、除尘滤网二、活性炭滤网和高效过滤网为梯形结构,百叶结构具有增大风力调节风口风量,由于接触面的减少,减少了运转中产生的噪音,外壳夹层蜂窝结构非常坚固具有很好的隔音效果。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清理管包括管道一,所述圆管口的底部螺纹连接有管道一,所述管道一的底部螺纹连接有清理口,所述管道一上端的外围开设有螺纹条,所述管道一下端内部开设有螺纹槽,所述清理口上端的外围开设有螺纹条,所述管道一为梯形圆台结构,所述清理口为漏斗结构,由于挡风板二在清理管的顶部所以灰尘会落入清理管中,管道一的结构使灰尘落入中不会被风流流动给带上去,清理口是可活动的装置可以定期清理管道内的灰尘杂质方便人的清理。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风口包括连接口,所述排风管和输风管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口,所述连接口的底部螺纹连接有百叶,所述百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口,所述连接口下端的内部开设有螺纹槽,所述百叶上端的外围开设有螺纹条,所述卡口为漏斗结构,风口的装置安装在室内,百叶的百叶开口使空气在室内中更好的流通,百叶的结构可以更好的调节风口风量。
[00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排风管和输风管为弹簧柱塞结构,所述管道连接口为圆管结构,所述挡风板二位于清理管的顶部,排风管和输风管的结构具有很好的延展性,使用寿命高、减少损耗和便于安装。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5]1、本技术通过外壳、风机、隔板、隔音棉和管道等实现了在风力输风排风中降噪好的效果,通过设置有风机在通电的作用下风机运转产生风力,风扇采用百叶的结构减少在运作过程中接触面积产生的震动,外壳和隔板采用蜂窝式结构,蜂窝式结构具有很好的降噪作用,风力通过管道传播管道内夹层放置有隔音棉,在传播过程中减掉噪音的传播。
[0016]2、本技术通过风机、排风管、挡板、清理口和风口等实现风力大、易清理的效果,通过设置有风机,风扇采用百叶的结构在运作过程中通过叶口转动加强了风力的输送,在风口处也采用了百叶的结构使在排风的时候风力更好的输送,排风管在吸入室内的空气,空气中含有灰尘在挡板的作用下使空气中的灰尘附着在挡板上,在附着挡板上的灰尘掉落到清理管道,便于清理。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垃圾清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风机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出风口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外观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技术机子整体示意图。
[0023]图中:1、外壳;2、吊耳;3、全热交热器;4、隔音棉;5、排风管;6、输风管;7、风机;71、小百叶;72、大百叶;8、除尘滤网一;9、除尘滤网二;10、活性炭滤网;11、高效过滤网;12、隔板;13、管道连接口;14、挡风板一;15、圆管口;16、清理管;161、管道一;162、清理口;17、挡风板二;18、抵挡板;19、风口;191、连接口;192、百叶;193、卡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催化的新风系统用降噪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顶部的四个角均固定安装有吊耳(2),所述外壳(1)内部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全热交热器(3),所述全热交热器(3)右侧的上端顺时针依次连接有高效过滤网(11)、活性炭滤网(10)、除尘滤网一(8)和除尘滤网二(9),所述外壳(1)内部的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隔板(12),所述外壳(1)的左右两侧前后均固定连接有管道连接口(13),所述外壳(1)内部的左端前后均固定连接有风机(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催化的新风系统用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前端所述管道连接口(13)的对侧螺纹连接有输风管(6),两个后端所述管道连接口(13)的对侧螺纹连接排风管(5),右端所述排风管(5)内部底部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挡风板一(14),右端所述排风管(5)内部顶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挡风板二(17),右端所述排风管(5)内部顶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抵挡板(18),右端所述排风管(5)内部底部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圆管口(15),所述圆管口(15)的底部螺纹连接有清理管(16),所述排风管(5)左右两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风口(19),所述输风管(6)左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风口(1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催化的新风系统用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耳(2)为矩形吊钩结构,所述隔板(12)内部采用蜂窝式结构,所述除尘滤网一(8)、除尘滤网二(9)、活性炭滤网(10)和高效过滤网(11)组成菱形结构,所述管道连接口(13) 的内部开设有螺纹槽。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催化的新风系统用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管(5)和输风管(6)的内部均为双层管道,所述排风管(5)和输风管(6)夹层之间有隔音棉(4),所述排风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虹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海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