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污罐排污转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97477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0 0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排污罐排污转换装置,包括两端均敞口的排污管一和两端均敞口的排污管二,排污管二的一端与排污管一固定连接并连通,排污管一与排污管二连通处固定安装有转换机构,转换机构用于连通排污管一和排污管二或连通排污管一的两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实现日常排污和污物装车的快速切换,可有效将排污罐内的污物排至污物桶内或排污车内,避免污物外排或溅到作业人身上,安全可靠,干净卫生。干净卫生。干净卫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排污罐排污转换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排污
,具体涉及一种排污罐排污转换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按照设备维护保养管理规范,天然气管道站场要求每年要现场对压力容器进行春、秋检两次排污维护作业;在天然气管道站场运行过程中发现压力容器检测到差压过高或是液位较高需对压力容器进行排污作业。排出污物统一排入至排污罐进行处理,这种处理方式存在以下缺陷:1、在对排污罐进行现场排污时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排污罐排出污物随气体排出,导致大量污物喷射到地面和溅到作业人身体;2、排污作业时高压气体排出喷溅到作业者身体,对作业者构成安全隐患;3、溅到地面的阀门污物不宜清理,且对地面具有污染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排污罐排污转换装置,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4]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排污罐排污转换装置,包括两端均敞口的排污管一和两端均敞口的排污管二,所述排污管二的一端与所述排污管一固定连接并连通,所述排污管一与所述排污管二连通处固定安装有转换机构,所述转换机构用于连通所述排污管一和所述排污管二或连通所述排污管一的两端。
[000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通过转换机构实现排污管一两端的连通或排污管一和排污管二的连通,实现污物桶和排污车两种排污方式的快捷切换,排污方便。本技术结构简单,实现日常排污和污物装车的快速切换,可有效将排污罐内的污物排至污物桶内或排污车内,避免污物外排或溅到作业人身上,安全可靠,干净卫生。
[0007]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08]进一步,所述转换机构包括三通转换阀,所述三通转换阀固定安装在所述排污管一和所述排污管二的连通处。
[0009]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一个三通转换阀即可实现污物桶和排污车两种排污方式的快速切换,操作简便,排污非常方便。
[0010]进一步,所述转换机构包括两个阀门,两个所述阀门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排污管一的一端及所述排污管二对应所述排污管一一端的位置。
[0011]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排污时,开启两个阀门中的任意一个阀门即可实现污物桶和排污车两种排污方式的快速切换,操作简便,排污非常方便。
[0012]上述两种方案为并列方案,二者均可实现污物桶和排污车两种排污方式的快速切换,但是前者至设置一个三通转换阀,结构更为简单,操作更为简便,成本更低。
[0013]进一步,所述排污管一的另一端上固定连接有快接机构,所述快接机构用于连接
排污车。
[0014]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当需通过排污车排污时,此时可通过快接机构快速连通排污管一和排污车,实现快速排污,操作简便。
[0015]进一步,所述排污管一的另一端上固定安装有密封圈。
[001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排污车排污时,通过密封圈增加排污管一与排污车之间的密封性,避免污物泄漏滴落至地面上。
[0017]进一步,所述快接机构包括卡扣组件。
[001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连接方便,作业效率大大提高。
[0019]进一步,所述快接机构包括法兰盘组件。
[002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连接方便,作业效率大大提高。
[0021]进一步,所述排污管一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排污总阀。
[002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排污总阀实现排污罐的启闭,实现快速排污,使用方便。
[0023]进一步,所述排污管二上固定安装有日常排污阀。
[0024]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启闭日常排污阀实现日常排污或关闭,排污方便,避免污物发生泄漏。
[0025]进一步,所述排污管二与所述排污管一垂直分布,且其位于所述排污管一的下方。
[002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分布合理,实现排污管一与排污车的有效配合以及排污管二与污物桶的有效配合,避免污物外排或飞溅至人体上,安全可靠,干净卫生。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技术中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技术中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3为本技术中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30]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31]1、排污管一;2、排污管二;3、三通转换阀;4、阀门;5、密封圈;6、卡扣组件;7、法兰盘组件;8、排污总阀;9、日常排污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33]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排污罐排污转换装置,包括两端均敞口的排污管一1和两端均敞口的排污管二2,排污管二2的一端与排污管一1固定连接并连通,排污管一1与排污管二2连通处固定安装有转换机构,转换机构用于连通排污管一1和排污管二2或连通排污管一1的两端。使用时,通过转换机构实现排污管一1两端的连通或排污管一1和排污管二 2的连通,实现污物桶和排污车两种排污方式的快捷切换,排污方便。本技术结构简单,实现日常排污和污物装车的快速切换,可有效将排污罐内的污物排至污物桶内或排污车内,避免污物外排或溅到作业人身上,安全可靠,干净卫生。
[0034]实施例1
[0035]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转换机构包括三通转换阀3,三通转换阀3固定安装在排污管一1和排污管二2的连通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一个三通转换阀3即可实现污物桶和排污车两种排污方式的快速切换,操作简便,排污非常方便。
[0036]实施例2
[0037]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转换机构包括两个阀门4,两个阀门4分别固定安装在排污管一1的一端及排污管二2对应排污管一1一端的位置。排污时,开启两个阀门4中的任意一个阀门4即可实现污物桶和排污车两种排污方式的快速切换,操作简便,排污非常方便。
[0038]上述两种方案为并列方案,二者均可实现污物桶和排污车两种排污方式的快速切换,但是前者至设置一个三通转换阀3,结构更为简单,操作更为简便,成本更低。
[0039]实施例3
[0040]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排污管一1的另一端上固定连接有快接机构,快接机构用于连接排污车。使用时,当需通过排污车排污时,此时可通过快接机构快速连通排污管一和排污车,实现快速排污,操作简便。
[0041]实施例4
[0042]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排污管一1的另一端上固定安装有密封圈5,上述密封圈5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想到的方式例如粘胶固定安装。排污车排污时,通过密封圈5增加排污管一1与排污车之间的密封性,避免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污罐排污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端均敞口的排污管一(1)和两端均敞口的排污管二(2),所述排污管二(2)的一端与所述排污管一(1)固定连接并连通,所述排污管一(1)与所述排污管二(2)连通处固定安装有转换机构,所述转换机构用于连通所述排污管一(1)和所述排污管二(2)或连通所述排污管一(1)的两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污罐排污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机构包括三通转换阀(3),所述三通转换阀(3)固定安装在所述排污管一(1)和所述排污管二(2)的连通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污罐排污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机构包括两个阀门(4),两个所述阀门(4)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排污管一(1)的一端及所述排污管二(2)对应所述排污管一(1)一端的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排污罐排污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管一(1)的另一端上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红梅裴霞光朱志强赵志伟张海龙何小文马寅洲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