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工程用配电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6728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0 0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力工程用配电箱,属于配电箱散热技术领域,一种电力工程用配电箱,包括箱体,箱体右侧壁上方设有若干第一散热口,第一散热口内设有第一排气风扇,且第一排气风扇风向朝箱体腔内,箱体左侧壁下方设有若干第二散热口,第二散热口内设有第二排气风扇,且第二排气风扇风向朝箱体箱体外部,箱体内腔立设有安装板,安装板将箱体分为前仓和后仓,前仓设有若干依次间隔且交错分布于前仓高度方向的隔板,隔板交错分布形成排气通道,后仓设有散热系统,散热系统由散热管件以及外部循环供水系统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自然风冷和辅助风冷结合的同时还具有防尘的功能,提高散热效果的优点。热效果的优点。热效果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工程用配电箱


[0001]本技术涉及配电箱散热
,具体为一种电力工程用配电箱。

技术介绍

[0002]配电箱是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其布置应满足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要求,便于检修,不危及人身及周围设备的安全的控制柜。
[0003]配电箱内安装的电子元器件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且配电箱在使用的过程中,长期被静止设置在各发、配、变电所中,容易积灰,热量不及时散出,会造成电气柜内温度升高,时间长了容易造成线路老化,存在安全隐患,目前使用的配电箱散热方法多采用散热扇或者简易的散热口进行散热,消耗能源且散热效果较差。
[0004]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电力工程用配电箱,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工程用配电箱,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力工程用配电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右侧壁上方设有若干第一散热口,所述第一散热口内设有第一排气风扇,且所述第一排气风扇风向朝箱体箱体内部,所述箱体左侧壁下方设有若干第二散热口,所述第二散热口内设有第二排气风扇,且所述第二排气风扇风向朝箱体箱体外部,所述箱体内腔立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将箱体分为前仓以及后仓,所述前仓设有若干依次间隔且交错分布于前仓高度方向的隔板,所述隔板交错分布形成排气通道,所述后仓设有散热系统,所述散热系统由散热管件以及外部循环供水系统构成。
[0007]优选的,所述散热管件包括传输管、进水口以及出水口,所述进水口设于传输管上端,所述出水口设于传输管的下端。
[0008]优选的,所述外部循环供水系统包括储水箱、水泵以及回水口,所述水泵的一端通过连接管与储水箱内部相连另一端通过管道与进水口相连接,所述回水口的一端通过连接管与储水箱内部相连另一端与出水口相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箱体后仓设有若干与发热元件连接的散热片,所述传输管依次贯穿若干散热片,若干所述散热片与箱体后板之间留有间隙。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散热口以及第二散热口内均设有防尘网。
[0011]优选的,所述隔板为可拆卸型,所述隔板与箱体内腔连接一侧设有滑轨,所述隔板长度为箱体水平截面长度方向的2/3。
[0012]优选的,所述输送管道外表面覆设一层绝缘套。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4]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多散热口、双排气风扇以及散热系统等结构,自然风冷和辅助风冷结合的同时还具有防尘的功能,能够快速带走箱体内的热量,起到
良好散热作用。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实施例凸显外部循环供水系统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实施例凸显散热管件与散热片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实施例配电箱内部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1]1、箱体;2、第一散热口;3、第一排气风扇;4、第二散热口;5、第二排气风扇;6、安装板;61、前仓;62、后仓;7、隔板;8、散热管件;81、传输管;82、进水口;83、出水口;9、外部循环供水系统;91、储水箱;92、水泵;93、回水口;10、输送管道;11、滑轨;12、排气通道;13、防尘网;14、散热片;15、绝缘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右侧壁上方设置有若干第一散热口2,所述第一散热口2内设置有第一排气风扇3,且第一排气风扇3风向朝箱体1箱体内部,箱体1左侧壁下方设置有若干第二散热口4,第二散热口4内设置有第二排气风扇5,且第二排气风扇5风向朝箱体1箱体外部,箱体1内腔立设有安装板6,安装板6将箱体1分为前仓61以及后仓62,前仓61设有若干依次间隔且交错分布于前仓61高度方向的隔板7,隔板7交错分布形成排气通道12,后仓62设置有散热系统,散热系统由散热管件8以及外部循环供水系统9构成,本实施例中,第一散热口2以及第一排气风扇3位于箱体1右侧上端且第二散热口4以及第二排气风扇5位于箱体1右左侧下端,且有隔板7交错分布形成排气通道,即能够快速的将箱体1箱体内部进行散热,同时上述隔板7上可放置所需的电力配件。
[0024]优选的,散热管件包括8传输管81、进水口82以及出水口83,进水口82设于传输管81上端,出水口83设于传输管81的下端,外部循环供水系统9包括储水箱91、水泵92以及回水口93,水泵92的一端通过连接管与储水箱91内部相连另一端通过输送管道10与进水口82相连接,回水口93的一端通过连接管与储水箱91内部相连另一端与出水口83相连接,本实施例中,外部循环供水系统9中的水源为不导电冷却剂,该冷却剂不会导电从而避免了当冷却剂不慎落入箱体1内的电路管件时,避免发生安全隐患,传输管81为蛇形状,且传输管81和输送管道10均由铜管制成,铜管的散热效果更好,能够进一步的提升本技术的散热
效率,当散热系统工作时,水泵92将储水箱91中的冷却剂通过管道10以及进水口82传输到传输管81当中,传输管81为蛇形状能够最大限度的延长冷却时间,冷却剂流经传输管81最终通过出水口83以及回水口93回流至储水箱当中。
[0025]优选的,所述箱体1后仓62设置有若干与发热元件连接的散热片14,传输管81依次贯穿若干散热片14,若干散热片14与箱体1后板之间留有间隙,本实施例中,散热片14将箱体1内的热量传输至传输管81当中,再经传输管81中流动的冷却剂排出,散热片14能够起到良好的辅助散热作用,同时散热片14与箱体1后板之间的空隙也有利于热空气的疏通,进一步提升了箱体1的散热效率。
[0026]优选的,第一散热口2以及第二散热口4内均设置有防尘网13,本实施例中,由于配电箱多数长期被静止设置户外,容易积灰,导致热量不容易散出,上述防尘网10有效的防止了灰尘进入到箱体1内,提高了其耐用性。
[0027]优选的,隔板7为可拆卸型,隔板7与箱体1内腔连接一侧设置有滑轨11,隔板7长度为箱体1水平截面长度方向的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工程用配电箱,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右侧壁上方设有若干第一散热口(2),所述第一散热口(2)内设有第一排气风扇(3),且所述第一排气风扇(3)风向朝箱体(1)箱体内部,所述箱体(1)左侧壁下方设有若干第二散热口(4),所述第二散热口(4)内设有第二排气风扇(5),且所述第二排气风扇(5)风向朝箱体(1)箱体外部,所述箱体(1)内腔立设有安装板(6),所述安装板(6)将箱体(1)分为前仓(61)以及后仓(62),所述前仓(61)设有若干依次间隔且交错分布于前仓(61)高度方向的隔板(7),所述隔板(7)交错分布形成排气通道(12),所述后仓(62)设有散热系统,所述散热系统由散热管件(8)以及外部循环供水系统(9)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用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件包括传输管(81)、进水口(82)以及出水口(83),所述进水口(82)设于传输管(81)上端,所述出水口(83)设于传输管(81)的下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用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凯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亿方圆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