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大鼠椎间盘退变造模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96627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0 0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大鼠椎间盘退变造模的装置,包括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第二筒体设置于第一筒体的上端,且与第一筒体铰接;第一筒体上设置有:操作口,设置于第一筒体的侧壁上,可打开或关闭;固定部件,设置于第一筒体的侧壁上,并延伸至第一筒体内,用以固定第一筒体内的大鼠;和计时部件,用以进行一预设时间周期的计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大鼠椎间盘退变造模的装置,在大鼠椎间盘退化造模手术中可调节角度,使手术效果更佳,且手术中可稳固固定大鼠,便于操作;在术后能够有效维持大鼠直立,且设置一体的计时部件可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能够辅助实验人员有效建立尽可能与人类椎间盘退变过程相似,研究价值高的大鼠椎间盘退变模型。间盘退变模型。间盘退变模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大鼠椎间盘退变造模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动模模型医疗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大鼠椎间盘退变造模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椎间盘退变是指髓核、纤维环及软骨终板等椎间盘各个组织的衰老退变。它是一系列脊柱退行性疾病发生的病理基础,也是人类劳动能力丧失和生活质量下降的最常见原因之一,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下腰痛和急性下肢神经根性疼痛是腰椎间盘退变与突出等椎间盘疾患的主要症状,其发生的具体原理还未完全明确。
[0003]为进行研究人类椎间盘退变,需构建动物模型以提供研究载体。部分医学实验室采用大鼠椎间盘退变模型进行研究,大鼠椎间盘退变模型采用脊柱失稳结合应力改变,以手术破坏脊柱稳定性,造模过程包括:沿腰背部棘突做后正中切口,切开皮肤后,沿骨膜下剥离,依次切断双侧竖棘肌及棘上棘间韧带,咬骨钳咬断L1

L6的棘突、关节突。以上造模过程需要使用咬骨钳等手术器械进行操作,还需对大鼠进行固定,使其不能移动避免影响手术操作,且术后大鼠还需每天直立2h,持续八周,造成椎间盘承受应力改变,进行造模。但是现有技术中尚无通用性较好的固定大鼠的手术设备,部分实验室采用自制设备对大鼠进行固定,其较为简陋,而在维持手术直立的过程中,部分实验室直接使用塑料瓶进行维持大鼠直立,其较为简陋且不稳定。因此,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大鼠椎间盘退变造模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固定大鼠,方便手术操作,且手术可维持大鼠直立,通用性较强的大鼠椎间盘退变造模装置。
[0005]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大鼠椎间盘退变造模的装置,包括:
[0007]第一筒体;和
[0008]第二筒体,设置于第一筒体的上端,且与第一筒体铰接;
[0009]第一筒体上设置有:
[0010]操作口,设置于第一筒体的侧壁上,可打开或关闭;
[0011]固定部件,设置于第一筒体的侧壁上,并延伸至第一筒体内,用以固定第一筒体内的大鼠使其不动;和
[0012]计时部件,用以进行一预设时间周期的计时。
[0013]进一步地,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均为透明材质。
[0014]进一步地,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的一侧铰接,与铰接的一侧相对的一侧通过可打开的第一连接部件连接固定。
[0015]进一步地,操作口为两个,相对地设置于第一筒体上。
[0016]进一步地,操作口上设置有盖体,盖体的下端与第一筒体的侧壁铰接,上端通过可打开的第二连接部件与第一筒体的侧壁连接固定。
[0017]进一步地,固定部件包括:
[0018]滑动板,第一筒体侧壁上设置有开口,滑动板穿过开口,且可相对于第一筒体径向移动;和
[0019]固定板,设置于滑动板位于第一筒体内的一端,截面为弧形。
[0020]进一步地,滑动板上设置有多个卡合块,相邻的卡合块之间设置有卡合槽;
[0021]第一筒体侧壁上设置有卡合板,位于开口上方的位置;卡合板可相对于第一筒体轴向移动,并插入卡合槽,使固定部件与第一筒体相对固定。
[0022]进一步地,卡合块包括:
[0023]第一面,靠近固定板,为一斜面;和
[0024]第二面,与第一面相对,为一竖直面。
[0025]进一步地,卡合板上设置有滑块;第一筒体侧壁与卡合板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滑槽,滑槽与滑块匹配。
[0026]进一步地,计时部件包括:
[0027]显示屏,用以显示计时;和
[0028]报警部件,在计时结束时发出警报。
[0029]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0030]本技术提供的用于大鼠椎间盘退变造模的装置,设置铰接的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在手术过程中可调节角度,便于手术操作;第二筒体上设置有固定部件,可固定大鼠避免大鼠手术过程中活动,且固定部件可调节,适用于体型不同的大鼠,通用性更强,操作口可伸入咬骨钳等手术器械进行操作;在术后维持大鼠直立的过程中,可关闭操作口,计时部件可在每天直立完成后发出警报,减少工作人员计时的工作量,更为实用。本技术提供的用于大鼠椎间盘退变造模的装置可辅助实验人员建立耗时短、尽可能与人类椎间盘退变过程相似、符合动物实验伦理学要求、经济实用的椎间盘退变模型,并通过影像学和组织形态学手段来对该模型进行分析,以期为人类椎间盘退变的研究提供良好的载体。
附图说明
[0031]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大鼠椎间盘退变造模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大鼠椎间盘退变造模的装置中固定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3]其中的附图标记为:10

第一筒体,11

第一连接部件,12

卡合板,121

滑块,20

第二筒体,30

操作口,31

盖体,32

第二连接部件,40

固定部件,41

滑动板,411

卡合块,42

固定板,50

计时部件,51

报警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使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但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35]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大鼠椎间盘退变造模的装置,包括连接的第一筒体10和第二筒体20。第二筒体20设置于第一筒体10的上端,且与第一筒体10铰接。
[0036]具体地,第一筒体10和第二筒体20的一侧铰接,与铰接的一侧相对的一侧通过可打开的第一连接部件11连接固定。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可打开第一连接部件11,第一筒体10和第二筒体20可相对铰接处旋转,使装置可弯曲调整角度,便于手术进行,对大鼠进行椎间盘退变造模手术。在术后维持大鼠直立的过程中,可连接第一连接部件11,维持大鼠直立,造成椎间盘承受应力改变,进行造模。
[0037]第一连接部件11可设置为包括卡扣和扣位,卡扣设置于第二筒体20下端,扣位设置于第一筒体10上端,即可完成第一筒体10和第二筒体20的连接或打开。第一连接部件11也可设置于现有技术中其他可打开的连接方式。
[0038]第一筒体10和第二筒体20均设置为透明材质,例如有机玻璃或塑料,便于观察大鼠手术情况,也便于医学实验的教学和观摩。
[0039]第一筒体10上设置有操作口30、固定部件40和计时部件50。操作口30设置于第一筒体10的侧壁上,可打开或关闭,用以伸入咬骨钳等手术器械对大鼠进行手术。操作口30为两个,相对地设置于第一筒体10上。
[00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大鼠椎间盘退变造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筒体(10);和第二筒体(20),设置于所述第一筒体(10)的上端,且与所述第一筒体(10)铰接;所述第一筒体(10)上设置有:操作口(30),设置于所述第一筒体(10)的侧壁上,可打开或关闭;固定部件(40),设置于所述第一筒体(10)的侧壁上,并延伸至所述第一筒体(10)内,用以固定所述第一筒体(10)内的大鼠使其不动;和计时部件(50),用以进行一预设时间周期的计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大鼠椎间盘退变造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筒体(10)和所述第二筒体(20)均为透明材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大鼠椎间盘退变造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筒体(10)和所述第二筒体(20)的一侧铰接,与铰接的一侧相对的一侧通过可打开的第一连接部件(11)连接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大鼠椎间盘退变造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口(30)为两个,相对地设置于所述第一筒体(10)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大鼠椎间盘退变造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口(30)上设置有盖体(31),所述盖体(31)的下端与所述第一筒体(10)的侧壁铰接,上端通过可打开的第二连接部件(32)与所述第一筒体(10)的侧壁连接固定。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大鼠椎间盘退变造模的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艳王祖庆马恰怡吴彬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长宁区天山中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