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轴电阻体玻璃釉双控旋转电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6599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0 0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轴电阻体玻璃釉双控旋转电位器,包括单轴输入组件、第一电阻体组件、第一簧片组件、集流环组件和第二电阻体组件,第一簧片组件由第一碳刷簧片和第一引出簧片构成,第一簧片组件固定于输入转轴后端,第一电阻体组件包括第一电阻体座和第一环形电阻体,第一环形电阻体连接有第一电阻引出端,第一碳刷簧片具有第一碳刷触点,集流环组件前后分别具有第一集流环引出件和第二集流环引出件,第一引出簧片端部具有第一银触点;输入转轴通过连接轴组件连接有第二簧片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电位器内部结构进行重新设计与布局,可以通过单轴输入组件的旋转输入得到两路电位信号检测与输出,可以满足行业的多路信号检测输出的目的。号检测输出的目的。号检测输出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轴电阻体玻璃釉双控旋转电位器


[0001]本技术涉及电位器
,尤其涉及一种单轴电阻体玻璃釉双控旋转电位器。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玻璃釉电位器由一个玻璃釉电阻体和一个转动系统组成,通过转动系统改变触点在电阻体上的位置,在动触点与固定触点之间得到一个与动触点位置成一定关系的电压信号,便于进行旋转检测。现有旋转电位器无法实现单一旋转输入双路信号输出,而在实际使用时,往往需要多路信号输出,这样就不得不安装两个电位器来实现,这就实现整个电路系统较为复杂,增大了设备体积,这不符合小型化电气设备发展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轴电阻体玻璃釉双控旋转电位器,对电位器内部结构进行重新设计与布局,可以通过单轴输入组件的旋转输入得到两路电位信号检测与输出,可以满足行业的多路信号检测输出的目的。
[0004]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单轴电阻体玻璃釉双控旋转电位器,包括单轴输入组件、第一电阻体组件、第一簧片组件、集流环组件、第二电阻体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轴电阻体玻璃釉双控旋转电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单轴输入组件(1)、第一电阻体组件(2)、第一簧片组件(3)、集流环组件(4)、第二电阻体组件(7)和第二簧片组件(8),所述单轴输入组件(1)包括轴套(11)和转动安装于轴套(11)中的输入转轴(12);所述第一簧片组件(3)由第一碳刷簧片和第一引出簧片构成,所述第一簧片组件(3)固定于输入转轴(12)后端,所述第一电阻体组件(2)包括第一电阻体座(21)和安装于第一电阻体座(21)上的第一环形电阻体(22),第一环形电阻体(22)连接有第一电阻引出端(23),所述第一簧片组件(3)的第一碳刷簧片端部具有与第一环形电阻体(22)滑动接触的第一碳刷触点(31),所述集流环组件(4)前后分别具有第一集流环引出件(5)和第二集流环引出件(9),所述第一集流环引出件(5)包括第一集流环(51)和与第一集流环(51)电连接的第一集流引出线,所述第一簧片组件(3)的第一引出簧片端部具有与第一集流环(51)滑动接触的第一银触点(32);所述输入转轴(12)通过连接轴组件(6)连接有第二簧片组件(8),所述第二电阻体组件(7)包括第二电阻体座和安装于第二电阻体座上的第二环形电阻体,第二环形电阻体连接有第二电阻引出端(73),所述第二簧片组件(8)由第二碳刷簧片和第二引出簧片构成,第二簧片组件(8)的第二碳刷簧片端部具有与第二环形电阻体滑动接触的第二碳刷触点,所述第二集流环引出件(9)包括第二集流环(91)和与第二集流环(91)电连接的第二集流引出线,所述第二簧片组件(8)的第二引出簧片端部具有与第二集流环(91)滑动接触的第二银触点。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轴电阻体玻璃釉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园园彭键鲍红军蒋玲周俊李松涛谢平刘靖宇魏大森康太宇谭爽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宏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