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铁受电弓模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96578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0 0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铁受电弓模拟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的两组支撑横梁上间隔设置有第一纵杆和第二纵杆,所述第一纵杆两端均通过第一固定件分别与两组支撑横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纵杆的两端均通过第二固定件分别与两组支撑横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纵杆上呈对称设有两组斜支撑杆且两组所述斜支撑杆靠近第二纵杆的一端通过第一固定件与第二纵杆固定连接,两组所述斜支撑杆的上端通过螺栓与碳滑板,两组所述斜支撑杆与第一纵杆之间通过呈对称设置的两组弹性组件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地铁受电弓模拟装置,快速对接触网设备进行“冷滑实验”,且更加准确的找到受电弓异常波动、异响的位置、发现接触线缺陷。发现接触线缺陷。发现接触线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铁受电弓模拟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交通实验器材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铁受电弓模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受电弓是列车从接触网的接触线导线上受取电流的一种受流装置。受电弓通过与接触网网上的接触线摩擦接触,使得电流从接触线传导到受电弓再传递给列车,列车才能行驶。
[0003]1、在地铁接触网施工完成后,需要使用列车进行对设备进行“冷滑”实验,以此检验接触网设备安装质量,是否存在带电体绝缘距离不足、锚段关节和线岔部位过渡是否平滑,是否存在撞弓、穿弓、跳弓的情况。但是施工时时间紧张,各专业都在紧张施工,列车运行时,轨行区范围内不允许有任何人进行施工,若安排列车冷滑将存在大量的协调工作。另外冷滑速度很快,临时发现设备存在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停车,有可能造成设备损坏。
[0004]2、随着列车速度不断提高,对其受流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受电弓再快速行驶时(列车快速行进)对接触网平顺度要求很高。如:受电弓碳化板磨损较快、接触线磨耗突增、接触线出现打火现象、跳弓现象等故障。
[0005]天津地铁6号线刚性接触网接触线磨耗增快、燃弧情况,极大的影响接触网寿命。接触网日常检修只能在列车停运后对设备经行检查,但是无法观察到列车运行时的状态。我们也在受电弓张安装摄像头,但是仍然没有办法观测到刚性接触网瞬时受力的状态变化,为了加快接触网施工完成后调试工作的进行,减少因为冷滑工作造成的大量协调工作,且在地铁正式运营后更好地观测列车运行时受电弓状态以及弓网耦合状态,故此,提出一种地铁受电弓模拟装置来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铁受电弓模拟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8]一种地铁受电弓模拟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的两组支撑横梁上间隔设置有第一纵杆和第二纵杆,所述第一纵杆两端均通过第一固定件分别与两组支撑横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纵杆的两端均通过第二固定件分别与两组支撑横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纵杆上呈对称设有两组斜支撑杆且两组所述斜支撑杆靠近第二纵杆的一端通过第一固定件与第二纵杆固定连接,两组所述斜支撑杆的上端通过螺栓与碳滑板,两组所述斜支撑杆与第一纵杆之间通过呈对称设置的两组弹性组件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回型板,所述回型板上通过挡块安装有杆体且杆体与支撑杆活动连接,所述杆体上固定有挡环,所述杆体上套接有弹簧且所述弹簧的上下端分别与挡环和回型板固定连接,所述回型板的下方设有调节丝杆且所述调节丝杆的上端与回型板转动卡接,所述调节丝杆的上端安装在第一纵杆上。
[0010]优选的,所述调节丝杆上设有六角转动块和第二固定螺母,所述六角转动块与杆体固定套接,所述第二固定螺母与杆体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固定螺母靠近第一纵杆的一端与第一纵杆固定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两组第一固定卡箍,两组所述第一固定卡箍的上下端焊接固定在一起,两组所述第一固定卡箍呈十字型焊接设置。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卡箍与第一纵杆、支撑横梁、第二纵杆和斜支撑杆的接触面设置为粗糙面。
[0013]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轴承,所述轴承固定套接在第二纵杆上,所述轴承的外壁上固定有连接条且所述连接条的两端均固定有第二固定卡箍。
[0014]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卡箍与支撑横梁的接触面设置为粗糙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5]1、快速对接触网设备进行“冷滑实验”,我们制作模拟受电弓,可以模拟列车运行时受电弓的状态,在地铁接触网施工完成后,将模拟受电弓安装在接触网工程车上,只需四人推动工程车即可模拟列车行进状态。不需要协调其他专业配合施工。同样可以检查接触网设备安装情况。
[0016]2、更加准确的找到受电弓异常波动、异响的位置、发现接触线缺陷,检修人员可以站在检修工程车上更加直观观察模拟受电弓行进状态下的状况,及时发现受电弓出现异常波动或者异响,可以立即停止观测受电弓、接触线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一种地铁受电弓模拟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一种地铁受电弓模拟装置的弹性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一种地铁受电弓模拟装置的第二固定件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一种地铁受电弓模拟装置的第一固定件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支撑架;2、支撑横梁;3、第一纵杆;4、第二纵杆; 5、斜支撑杆;6、第一固定件;61、第一固定卡箍;7、第二固定件;71、连接条;72、轴承;73、第二固定卡箍;8、弹性组件;81、回型板;82、调节丝杆;821、六角转动块;822、第二固定螺母;83、杆体;84、挡环;85、弹簧;86、挡块;9、碳滑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
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5]如图1

4所示,一种地铁受电弓模拟装置,包括支撑架1,支撑架1上的两组支撑横梁2上间隔设置有第一纵杆3和第二纵杆4,第一纵杆3两端均通过第一固定件6分别与两组支撑横梁2固定连接,第二纵杆4的两端均通过第二固定件7分别与两组支撑横梁2固定连接,第二纵杆4上呈对称设有两组斜支撑杆5且两组斜支撑杆5靠近第二纵杆4的一端通过第一固定件6与第二纵杆4固定连接,两组斜支撑杆5的上端通过螺栓与碳滑板9,两组斜支撑杆5与第一纵杆3 之间通过呈对称设置的两组弹性组件8连接。
[0026]弹性组件8包括回型板81,回型板81上通过挡块86安装有杆体83且杆体83与支撑杆5活动连接,杆体83上固定有挡环84,杆体83上套接有弹簧85且弹簧85的上下端分别与挡环84和回型板 81固定连接,回型板81的下方设有调节丝杆82且调节丝杆82的上端与回型板81转动卡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铁受电弓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所述支撑架(1)上的两组支撑横梁(2)上间隔设置有第一纵杆(3)和第二纵杆(4),所述第一纵杆(3)两端均通过第一固定件(6)分别与两组支撑横梁(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纵杆(4)的两端均通过第二固定件(7)分别与两组支撑横梁(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纵杆(4)上呈对称设有两组斜支撑杆(5)且两组所述斜支撑杆(5)靠近第二纵杆(4)的一端通过第一固定件(6)与第二纵杆(4)固定连接,两组所述斜支撑杆(5)的上端通过螺栓与碳滑板(9),两组所述斜支撑杆(5)与第一纵杆(3)之间通过呈对称设置的两组弹性组件(8)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受电弓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8)包括回型板(81),所述回型板(81)上通过挡块(86)安装有杆体(83)且杆体(83)与支撑杆(5)活动连接,所述杆体(83)上固定有挡环(84),所述杆体(83)上套接有弹簧(85)且所述弹簧(85)的上下端分别与挡环(84)和回型板(81)固定连接,所述回型板(81)的下方设有调节丝杆(82)且所述调节丝杆(82)的上端与回型板(81)转动卡接,所述调节丝杆(82)的上端安装在第一纵杆(3)上。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飞飞张亚孟王飞虎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雷驰轨道交通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