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交互式承载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自动化加工领域,特别是一种交互式承载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以往的自动化加工设备多设有一个承载台,加工前需要手动搬运工件至承载台上,随后启动加工设备对工件加工进行,加工完后需要等待下一次上料,但上料时间较长,由此导致加工的间隔时间长,生产效率低,进而导致生产成本高。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市面上出现了交互式承载装置,该交互式承载装置分层设置有两个承载台,且两个承载台的一侧分别与一条同步传送带的两个侧传送部连接,另一侧通过滑块与滑轨连接,同步驱动件驱动同步传送带以实现两个承载台交替反向移动。一个承载台承载物料进行加工的同时,操作人员能对另一个承载台进行取放料工作,由此缩短了加工的间隔时长,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然而,该技术方案会导致承载台的传动精度低、稳定性差,不适用于高精度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交互式承载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承载台的传动精度低、稳定性差,不适用于高精度加工的问题。 />[0005]本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互式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座,其设有取放料工位与加工工位;顶承载台,其与所述支撑座滑动连接,并能沿第一方向于所述支撑座上滑动;底承载台,其与所述支撑座滑动连接,并与所述顶承载台分层设置,所述底承载台能沿所述第一方向于所述支撑座上滑动;驱动机构,其与所述顶承载台的两侧以及所述底承载台的两侧传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顶承载台与所述底承载台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交替反向移动,以使所述顶承载台与所述底承载台于所述取放料工位与所述加工工位之间切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互式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件,其与所述支撑座连接;同步传动组件,其与所述支撑座及所述第一驱动件连接;第一带动件,其与所述同步传动组件连接,并与所述顶承载台的一侧及所述底承载台的一侧连接;第二带动件,其与所述同步传动组件连接,并与所述顶承载台的另一侧及所述底承载台的另一侧连接;其中,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同步传动组件,以带动所述第一带动件及所述第二带动件,进而带动所述顶承载台与所述底承载台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交替反向移动,以使所述顶承载台与所述底承载台于所述取放料工位与所述加工工位之间切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互式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带动件为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二带动件为第二传送带,所述同步传动组件包括:传动杆,其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支撑座,并与所述第一驱动件传动连接;第一带轮,其安装于所述传动杆,且位于所述顶承载台与所述底承载台的一侧;第二带轮,其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支撑座,且位于所述顶承载台与所述底承载台的一侧;第三带轮,其安装于所述传动杆,且位于所述顶承载台与所述底承载台的另一侧;第四带轮,其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支撑座,且位于所述顶承载台与所述底承载台的另一侧;其中,所述第一带轮与所述第二带轮用于支撑所述第一传送带,使所述第一传送带形成第一侧传送部及第二侧传送部,所述第一侧传送部与所述顶承载台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二侧传送部与所述底承载台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三带轮与所述第四带轮用于支撑所述第二传送带,使所述第二传送带形成第三侧传送部及第四侧传送部,所述第三侧传送部与所述顶承载台的一侧连接,所述第四侧传送部与所述底承载台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传动杆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一带轮及所述第三带轮转动,进而带动所述第一传送带与所述第二传送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交互式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传动组件还包括:第一主动带轮,其安装于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轴;第一从动带轮,其安装于所述传动杆;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昌焱,谢圣君,徐新峰,房用桥,张董洁,王习文,潘明铮,李士杰,范吉鹏,孙左峰,汤治飞,范祥鑫,吕启涛,高云峰,
申请(专利权)人: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