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阶梯式管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65085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0 0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阶梯式管接头,包括管接头本体,管接头本体为下端开口的筒状结构,管接头本体筒状结构的外周设有圆环状的固定槽和圆环状的定位卡环;管接头本体上部设有变径内圈,变径内圈与管接头本体共轴线设置;变径内圈与管接头本体之间连接有可撕开的连接层;变径内圈下侧面设有圆环状的倒勾密封防护层,倒勾密封防护层向下延伸形成围壁;管接头本体上部与筒状结构连接处的外周朝外凸起形成一圈凸缘。本管接头采用阶梯式的变径内圈,通过连接层与管接头本体连接,连接层可撕开,变径层与管接头本体分离,完成管接头本体安装孔孔径的变化,适合不同线径的电缆;倒勾密封防护层形成围壁,既可套紧电缆,又可加强密封性,避免进水。避免进水。避免进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阶梯式管接头


[0001]本技术涉及电缆安装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阶梯式管接头。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护线圈,卡在金属板上的过孔中,护线圈中间通孔用于穿过电缆,目的是将金属板与电缆隔离,保护电缆不被金属板割破,可满足绝缘和阻燃的需求,但存在如下缺点:一是单款护线圈只能配套一种线径的电缆;二是即使可以配套不同线径的电缆,但护线圈与电缆之间存在较大间隙,导致外观不美观,或者因为电缆的线径较大,难以从护线圈中穿出,导致穿线不方便,甚至会因为裁剪过程出现较大缝隙,导致密闭性不好,容易渗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阶梯式管接头。
[0004]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阶梯式管接头,包括管接头本体,所述管接头本体为下端开口的筒状结构,所述管接头本体筒状结构的外周设有圆环状的固定槽和圆环状的定位卡环;所述管接头本体上部设有变径内圈,所述变径内圈与所述管接头本体共轴线设置;所述变径内圈与所述管接头本体之间连接有可撕开的连接层;所述变径内圈下侧面设有圆环状的倒勾密封防护层,所述倒勾密封防护层向下延伸形成围壁;所述管接头本体上部与筒状结构连接处的外周朝外凸起形成一圈凸缘。
[0005]筒状结构用于包覆电缆,将其容纳在其内部。固定槽与定位卡环的设置,可稳固安装在金属板的过孔中。连接层撕开后,变径内圈去掉后形成供电缆穿设的安装孔。倒勾密封防护层形成围壁,套设在电缆外周,既可套紧电缆,又可加强密封性,避免进水。凸缘的设置,可使管接头本体的上部卡在金属板的过孔外,避免管接头本体整个滑入金属板的过孔内。
[0006]所述变径内圈包括若干个由外向内分布且由下而上依次堆叠的变径层,所述变径层由外向内其直径依次减小;相邻所述变径层之间连接处连接有可撕开的连接层,所述管接头本体上部与所述变径圈形成锥形结构;所述倒勾密封防护层的个数与所述变径层的个数相匹配;若干个所述倒勾密封防护层由上而下且由内向外依次从次内层所述变径层下侧面向所述管接头本体顶部下侧面逐级分布;以所述管接头本体中轴线为内侧,位于所述变径层下侧面的所述倒勾密封防护层,其内侧与该层所述变径层的内侧平齐。变径层的设置,可配套不同线径的电缆,避免需切割才能配套或形成较大的间隙。
[0007]所述变径层的宽度大于所述连接层的宽度。
[0008]所述定位卡环至少设有两个,相邻所述定位卡环之间形成所述固定槽,所述凸缘与其相邻的所述定位卡环纸件形成所述固定槽;最下侧所述定位卡环的下侧形成倾斜面,倾斜面由所述管接头本体筒状结构的外侧向其内侧方向,由上而下倾斜设置;最下侧所述定位卡环的上侧为水平面。最下侧定位卡环的下部的上侧为水平面,下侧为倾斜面,倾斜面有利于推入金属板的过孔内,水平面可对拔出形成阻力,令其不能轻易拔出。至少两个定位
卡环,可使管接头本体与金属板的过孔安装更牢固,避免轻易拔出。
[0009]所述管接头本体的次内层所述变径层上侧面向所述管接头本体顶部上侧面的逐级层面分别设有直径数据标志,次内层所述变径层的直径数据标志为最内层所述变径层撕开后形成的安装孔的直径数据,所述管接头本体顶部上侧面的直径数据标志为最外层所述变径层撕开后形成的安装孔的直径数据。直径数据标志的设置,方便使用者针对不同线径的电缆进线选择不同的变径层,可提高安装速度,节省人工。
[0010]与现有技术对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管接头采用阶梯式的变径内圈,变径内圈采用连接层与管接头本体连接,连接层可撕开,变径层与管接头本体分离,进而完成管接头本体安装孔孔径的变化,使其适合不同线径的电缆。倒勾密封防护层形成围壁,套设在电缆外周,既可套紧电缆,又可加强密封性,避免进水。凸缘的设置,可使管接头本体的上部卡在金属板的过孔外,避免管接头本体整个滑入金属板的过孔内。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上侧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下侧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沿纵向剖开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穿设电缆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0015]图中附图标记含义:1、管接头本体;2、固定槽;3、定位卡环;4、连接层;5、倒勾密封防护层;6、凸缘;7、变径层;8、直径数据标志。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内容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7]实施例
[0018]参阅图1至图4,为一种阶梯式管接头,包括管接头本体1,管接头本体1为下端开口的筒状结构,管接头本体1筒状结构的外周设有圆环状的固定槽2和圆环状的定位卡环3;管接头本体1上部设有变径内圈,变径内圈与管接头本体1共轴线设置;变径内圈与管接头本体1之间连接有可撕开的连接层4;变径内圈下侧面设有圆环状的倒勾密封防护层5,倒勾密封防护层5向下延伸形成围壁;管接头本体1上部与筒状结构连接处的外周朝外凸起形成一圈凸缘6。
[0019]筒状结构用于包覆电缆,将其容纳在其内部。固定槽2与定位卡环3的设置,可稳固安装在金属板的过孔中。连接层4撕开后,变径内圈去掉后形成供电缆穿设的安装孔。倒勾密封防护层5形成围壁,套设在电缆外周,既可套紧电缆,又可加强密封性,避免进水。凸缘6的设置,可使管接头本体1的上部卡在金属板的过孔外,避免管接头本体1整个滑入金属板的过孔内。
[0020]变径内圈包括若干个由外向内分布且由下而上依次堆叠的变径层7,变径层7由外向内其直径依次减小;相邻变径层7之间连接处连接有可撕开的连接层4,管接头本体1上部与变径圈形成锥形结构;倒勾密封防护层5的个数与变径层7的个数相匹配;若干个倒勾密封防护层5由上而下且由内向外依次从次内层变径层7下侧面向管接头本体1顶部下侧面逐级分布;以管接头本体1中轴线为内侧,位于变径层7下侧面的倒勾密封防护层5,其内侧与
该层变径层7的内侧平齐。变径层7的设置,可配套不同线径的电缆,避免需切割才能配套或形成较大的间隙。
[0021]变径层7的宽度大于连接层4的宽度。
[0022]定位卡环3至少设有两个,相邻定位卡环3之间形成固定槽2,凸缘6与其相邻的定位卡环3纸件形成固定槽2;最下侧定位卡环3的下侧形成倾斜面,倾斜面由管接头本体1筒状结构的外侧向其内侧方向,由上而下倾斜设置;最下侧定位卡环3的上侧为水平面。最下侧定位卡环3的下部的上侧为水平面,下侧为倾斜面,倾斜面有利于推入金属板的过孔内,水平面可对拔出形成阻力,令其不能轻易拔出。至少两个定位卡环3,可使管接头本体1与金属板的过孔安装更牢固,避免轻易拔出。
[0023]管接头本体1的次内层变径层7上侧面向管接头本体1顶部上侧面的逐级层面分别设有直径数据标志8,次内层变径层7的直径数据标志8为最内层变径层7撕开后形成的安装孔的直径数据,管接头本体1顶部上侧面的直径数据标志8为最外层变径层7撕开后形成的安装孔的直径数据。直径数据标志8的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阶梯式管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管接头本体,所述管接头本体为下端开口的筒状结构,所述管接头本体筒状结构的外周设有圆环状的固定槽和圆环状的定位卡环;所述管接头本体上部设有变径内圈,所述变径内圈与所述管接头本体共轴线设置;所述变径内圈与所述管接头本体之间连接有可撕开的连接层;所述变径内圈下侧面设有圆环状的倒勾密封防护层,所述倒勾密封防护层向下延伸形成围壁;所述管接头本体上部与筒状结构连接处的外周朝外凸起形成一圈凸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阶梯式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径内圈包括若干个由外向内分布且由下而上依次堆叠的变径层,所述变径层由外向内其直径依次减小;相邻所述变径层之间连接处连接有可撕开的连接层,所述管接头本体上部与所述变径圈形成锥形结构;所述倒勾密封防护层的个数与所述变径层的个数相匹配;若干个所述倒勾密封防护层由上而下且由内向外依次从次内层所述变径层下侧面向所述管接头本体顶部下侧面逐级分布;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育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鑫雅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