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适应智能天线、分布式RRU及无线通信系统
[0001]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天线
,尤其涉及自适应智能天线、分布式RRU及无线通信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当今无线通信系统的快速发展中,随着站点数量的增加和站点密度的增大,小区间重叠覆盖度增加,同频干扰问题严重。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引入了分布式多输入多输出(distributed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D-MIMO)技术。D-MIMO技术通过集中式基带处理单元(baseband unit,BBU)和分布式射频拉远单元(remote radio unit,RRU)可以通过分布在不同空间位置的天线进行联合的数据收发,从而将原来的干扰信号变成有用信号。由于各天线在空间中的位置不同,因此在多个RRU的天线覆盖范围重叠的地方空间信道分辨率显著提高,可以获得更高的MIMO技术增益。因此在D-MIMO技术中,扩大同一BBU的多个RRU之间的重叠区域,能够借助多MIMO技术优势,提升容量和数据传输速率。对于采用D-MIMO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适应智能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包括:介质板,所述介质板上设置有全向辐射单元和定向单元;所述定向单元设置在所述全向辐射单元的外围;所述定向单元用于通过耦合所述全向辐射单元辐射的能量,以改变所述全向辐射单元的辐射方向;其中,所述天线的至少一种定向波束的前后比满足预设范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板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天线还包括:金属板,所述介质板通过支撑结构与所述金属板连接,所述介质板离所述金属板最近的一面是第一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向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环形寄生单元,每个所述环形寄生单元上设置有二极管,所述二极管由直流偏置电压控制其导通和断开,用于控制每个所述环形寄生单元的耦合状态,从而实现不同的天线方向图。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寄生单元包括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圆环寄生单元、矩形环寄生单元或多边环寄生单元。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向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引向器,每个所述引向器上设置有二极管,所述二极管由直流偏置电压控制其导通和断开,用于控制每个所述引向器的耦合状态,从而实现不同的天线方向图。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向单元包括m个环形寄生单元和m个引向器,m为正整数,m>1;所述m个引向器与所述m个环形寄生单元环绕所述全向辐射单元对称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m个环形寄生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所述m个引向器设置在所述第二表面;或者,所述m个环形寄生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二表面,所述m个引向器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或者,所述m个环形寄生单元和所述m个引向器均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或者,所述m个环形寄生单元和所述m个引向器均设置在所述第二表面。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全向辐射单元包括环绕所述介质板的中心点的多个偶极子;所述多个偶极子的长度相等。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全向辐射单元包括环绕所述介质板的中心点的第一弧形偶极子、第二弧形偶极子、第三弧形偶极子和第四弧形偶极子。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向单元包括4个环形寄生单元;所述4个环形寄生单元分别对应设置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以外;其中,所述第一位置在所述第一弧形偶极子和所述第二弧形偶极子之间,所述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二弧形偶极子和所述第三弧形偶极子之间,所述第三位置在所述第三弧形偶极子和所述第四弧形偶极子之间,所述第四位置在所述第四弧形偶极子和所述第一弧形偶极子之间。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的至少一种定向波束前后比的预设范围为[3dB,9dB]。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还包括:位于所述介质板中心点的馈电单元,所述馈电单元用于为所述全向辐射单元馈电。13.一种调整自适应智能天线辐射方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射频拉远单元RRU;所述第一RRU包括自适应智能天线,所述自适应...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