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急诊科护理用担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6277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9 2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急诊科护理用担架,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底板、承重板和升降气缸,底板上表面安装有若干支撑柱,支撑柱一端套嵌有支撑套筒,支撑柱上表面设置有凹槽,凹槽内部安装有承重弹簧,承重弹簧一端与支撑套筒内部顶面相连接,承重板安装在支撑套筒上表面,承重板一端贯穿有通孔,升降气缸安装在底板上表面一端,升降气缸上表面安装有推动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承重弹簧和支撑柱结构,提高承重板的承重能力,同时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减少在运输过程中对病人产生的震动,提高病人的舒适性,同时通过升降气缸和推动杆结构,方便调整第一垫片的抬升角度,适应不同病人所需的体位,进一步提高担架使用时的舒适性。舒适性。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急诊科护理用担架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急诊科护理用担架。

技术介绍

[0002]急诊医学科(室)或急诊医学中心是医院中重症病人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是所有急诊病人入院治疗的必经之路,急诊科的工作可以说是医院总体工作的缩影,直接反映了医院的急救医疗、护理工作质量和人员素质水平,为救护车内装备的担架,符合病情需要,便于病人与伤员躺卧。因担架自身重量较重,搬运时费力,在急诊科进行诊断时,经常需要通过担架进行患者的运输。
[0003]现有的急诊科护理用担架一般结构较为简单,在使用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同时一般急诊科病人的病情较为严重,在运输过程中,担架具备的舒适性程度对病人有一定的影响,现有担架可调节性差,导致其舒适性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急诊科护理用担架,解决现有的舒适性不佳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本技术为一种急诊科护理用担架,包括底板、承重板和升降气缸,所述底板上表面安装有若干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一端套嵌有支撑套筒,所述支撑柱一端周侧面与支撑套筒内表面之间相互配合,所述支撑柱上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安装有承重弹簧,所述承重弹簧一端与支撑套筒内部顶面相连接,提高承重板的承重能力,同时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减少在运输过程中对病人产生的震动,提高病人的舒适性,所述承重板安装在支撑套筒上表面,所述承重板一端贯穿有通孔,所述升降气缸安装在底板上表面一端,所述升降气缸上表面安装有推动杆,所述推动杆一端周侧面与通孔之间滑动配合。
[0007]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上表面两侧均焊接有侧板,所述侧板上表面设置有若干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部安装有电动推杆。
[0008]进一步地,所述电动推杆上表面安装有防护板,方便调整防护杆的高度,从而适应不同身型的病人,所述防护板上表面安装有若干防护杆,所述防护杆上表面也安装有防护板。
[0009]进一步地,所述承重板上表面两侧均焊接有限位板,两所述限位板之间安装有第一垫片,所述第一垫片一端安装有第二垫片。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垫片和第二垫片与两限位板之间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垫片一端与第二垫片一端通过合页相连接,所述第一垫片上表面装嵌有头枕。
[0011]进一步地,所述电动推杆一端通过通孔与第一垫片下表面之间相互配合,所述第一垫片下表面安装有撑板,方便调整第一垫片的抬升角度,适应不同病人所需的体位,进一步提高担架使用时的舒适性。
[0012]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下表面周侧焊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一端通过螺栓安装有滑轮,所述滑轮为万向轮,方便担架的移动,提高担架的灵活性。
[0013]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1、本技术通过承重弹簧和支撑柱结构,提高承重板的承重能力,同时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减少在运输过程中对病人产生的震动,提高病人的舒适性,同时通过升降气缸和推动杆结构,方便调整第一垫片的抬升角度,适应不同病人所需的体位,进一步提高担架使用时的舒适性。
[0015]2、本技术通过电动推杆结构,方便调整防护杆的高度,从而适应不同身型的病人,同时通过滑轮方便担架的移动,提高担架的灵活性。
[0016]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技术一种急诊科护理用担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为一种急诊科护理用担架的后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一种急诊科护理用担架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一种急诊科护理用担架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中支撑套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4]1、底板;2、侧板;3、支撑柱;4、凹槽;5、承重弹簧;6、支撑套筒;7、承重板;8、限位板;9、第一垫片;10、第二垫片;11、头枕;12、升降气缸;13、推动杆;14、安装槽;15、电动推杆;16、防护板;17、防护杆;18、支撑杆;19、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中”、“外”、“内”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7]实施例一:
[0028]请参阅图1

5所示,本技术为一种急诊科护理用担架,包括底板1、承重板7和升降气缸12,底板1上表面安装有若干支撑柱3,支撑柱3一端套嵌有支撑套筒6,支撑柱3一端周侧面与支撑套筒6内表面之间相互配合,支撑柱3上表面设置有凹槽4,凹槽4内部安装有承重弹簧5,承重弹簧5一端与支撑套筒6内部顶面相连接,提高承重板7的承重能力,同时
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减少在运输过程中对病人产生的震动,提高病人的舒适性,承重板7安装在支撑套筒6上表面,承重板7一端贯穿有通孔,升降气缸12安装在底板1上表面一端,升降气缸12上表面安装有推动杆13,推动杆13一端周侧面与通孔之间滑动配合,底板1上表面两侧均焊接有侧板2,侧板2上表面设置有若干安装槽14,安装槽14内部安装有电动推杆15。
[0029]底板1下表面周侧焊接有支撑杆18,支撑杆18一端通过螺栓安装有滑轮19,滑轮19为万向轮,方便担架的移动,提高担架的灵活性。
[0030]电动推杆15上表面安装有防护板16,方便调整防护杆17的高度,从而适应不同身型的病人,防护板16上表面安装有若干防护杆17,防护杆17上表面也安装有防护板16。
[0031]电动推杆15一端通过通孔与第一垫片9下表面之间相互配合,第一垫片9下表面安装有撑板,方便调整第一垫片9的抬升角度,适应不同病人所需的体位,进一步提高担架使用时的舒适性。
[0032]承重板7上表面两侧均焊接有限位板8,两限位板8之间安装有第一垫片9,第一垫片9一端安装有第二垫片10,第一垫片9和第二垫片10与两限位板8之间活动连接,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急诊科护理用担架,包括底板(1)、承重板(7)和升降气缸(1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表面安装有若干支撑柱(3),所述支撑柱(3)一端套嵌有支撑套筒(6),所述支撑柱(3)一端周侧面与支撑套筒(6)内表面之间相互配合,所述支撑柱(3)上表面设置有凹槽(4),所述凹槽(4)内部安装有承重弹簧(5),所述承重弹簧(5)一端与支撑套筒(6)内部顶面相连接,所述承重板(7)安装在支撑套筒(6)上表面,所述承重板(7)一端贯穿有通孔,所述升降气缸(12)安装在底板(1)上表面一端,所述升降气缸(12)上表面安装有推动杆(13),所述推动杆(13)一端周侧面与通孔之间滑动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诊科护理用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表面两侧均焊接有侧板(2),所述侧板(2)上表面设置有若干安装槽(14),所述安装槽(14)内部安装有电动推杆(1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急诊科护理用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推杆(15)上表面安装有防护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青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