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型滑块式万向接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5924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9 22: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合型滑块式万向接轴,它包括主动端关节、从动端关节、中间轴,从动端关节为滑块式关节,中间轴两端的法兰端与主动端关节、从动端关节之间通过端面齿连接,并通过紧固件紧固。其中,主动端关节的型式为SWC型整体叉头式万向节或SWZ型整体轴承座式万向节或SWP型剖分轴承座式万向节;其对应的润滑方式为闭式干油润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混合型滑块式万向接轴可降低制造难度、装配难度、方便维修且降低生产成本、备件成本。另外,主动端的结构进行了改变,其对应的润滑方式为闭式干油润滑,现场环境良好、润滑油消耗降低,可以传递更大的扭矩。递更大的扭矩。递更大的扭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合型滑块式万向接轴


[0001]本技术涉及传动轴制造领域,尤其涉及厚板轧机主传动轴部分。

技术介绍

[0002]滑块式万向接轴能够在大倾角情况下传递较大的扭矩,广泛应用于厚板轧机等轧制力矩较大的轧机设备中。
[0003]现有滑块式万向接轴如图4所示,其两端均选用滑块式关节,滑块式关节中的叉头与中间轴采用过盈连接,叉头半精加工后采用热胀法与中间轴装配,最终整体精加工到位。这种连接虽然结构简单、承载能力强,但是其存在以下缺点:一、中间轴两端与叉头采用过盈装配,制造过程中需要频繁更换加工设备、制造工艺复杂、制造周期长,叉头加热装配也存在较大风险,生产企业制造成本及用户备件成本高,并且不便于后期维修;二、主动端采用开放式稀油喷淋润滑,因此现场环境恶劣、存在安全隐患、润滑油消耗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混合型滑块式万向接轴,它可降低制造难度、装配难度、方便维修且降低生产成本、备件成本。同时,它可以可靠地对从动端关节进行润滑。另外,主动端的结构进行了改变,其对应的润滑方式为闭式干油润滑,现场环境良好、润滑油消耗降低,可以传递更大的扭矩。
[0005]本技术一种混合型滑块式万向接轴,它包括主动端关节、从动端关节、中间轴,从动端关节为滑块式关节,中间轴两端的法兰端与主动端关节、从动端关节之间通过端面齿连接,并通过紧固件紧固。
[0006]进一步地,主动端关节的型式为SWC型整体叉头式万向节或SWZ型整体轴承座式万向节或SWP型剖分轴承座式万向节;其对应的润滑方式为闭式干油润滑。
[0007]进一步地,从动端关节包括扁头、叉头、销轴、两件滑块组件、固定板、两件压板;扁头的U型槽位于叉头的空档处,销轴卡在扁头的U型槽中间,其上下各连接有一个滑块组件,滑块组件抵紧在叉头空档的上下部;固定板位于叉头空档的最右边并与叉头固接、前后两个压板固定在固定板上,压板与固定板接触面上开设四处U型槽。
[0008]进一步地,固定板为工字型,其一侧为圆弧面、其圆弧半径与叉头空档处的半径一致并贴合在叉头的空档上,其另一侧为台阶平面,与前后两个压板贴合。
[0009]进一步地,从动端关节还包括润滑系统,润滑系统包括轴向通孔Ⅰ、轴向通孔Ⅱ、加油孔;叉头上开设两处轴向通孔Ⅰ,中间轴的从动端法兰上开设两处轴向通孔Ⅱ;轴向通孔Ⅰ与轴向通孔Ⅱ对齐;滑块组件上设置有四处加油孔,通过内部油路分别接通到圆弧面上的两处润滑槽、平面上的两处润滑槽。
[0010]本技术混合型滑块式万向接轴的优点是:一、中间轴通过两端的法兰与两边的关节之间通过端面齿连接,便于模块化、轻量化设计,可降低制造难度、装配难度、方便维修且降低生产成本、备件成本;二、主动端选用了更大规格的SWC型关节、SWP型关节、SWZ型
关节,其对应的润滑方式为闭式干油润滑,只需要定期加注油脂,现场环境良好、不存在安全隐患、润滑油消耗降低;同时,更大规格的关节提高了万向接轴的耐冲击性能,可以传递更大的扭矩;三、通过对从动端关节的润滑油路进行改进,防止了从动端关节与中间轴端面齿的润滑脂泄漏,实现了将油泵内润滑脂持续输送到润滑点,对从动端关节进行可靠润滑。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混合型滑块式万向接轴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中从动端关节的爆炸视图;
[0013]图3为本技术中从动端关节的润滑油路示意图;
[0014]图4为现有滑块式万向接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实施例1
[0016]从图1、图2可知,本技术一种混合型滑块式万向接轴,它包括主动端关节1、从动端关节2、中间轴3;从动端关节2为滑块式关节,中间轴3两端的法兰端与主动端关节1、从动端关节2之间通过端面齿连接,并通过紧固件紧固。
[0017]本技术混合型滑块式万向接轴:中间轴3通过两端的法兰与两边的关节之间通过端面齿连接,便于模块化、轻量化设计,制造工艺简单、制造周期短,制造难度、装配难度降低、方便维修且降低制造成本、备件成本。
[0018]实施例2
[0019]从图1可知,本技术混合型滑块式万向接轴:主动端关节1的型式为 SWC型整体叉头式万向节或SWZ型整体轴承座式万向节或SWP型剖分轴承座式万向节;其对应的润滑方式为闭式干油润滑。
[0020]本技术混合型滑块式万向接轴:由于主动端的空间较大,因此主动端选用了更大规格的SWC型关节、SWP型关节、SWZ型关节,其对应的润滑方式为闭式干油润滑,定期加注油脂即可,因此现场环境良好、不存在安全隐患、润滑油消耗降低。同时,更大规格的关节提高了万向接轴的耐冲击性能,可以传递更大的扭矩。
[0021]实施例3
[0022]从图2可知,本技术混合型滑块式万向接轴:从动端关节2包括扁头 201、叉头202、销轴203、两件滑块组件204、固定板205、两件压板207;扁头201的U型槽位于叉头202的空档处,销轴203卡在扁头201的U型槽中间,其上下各连接有一个滑块组件204,滑块组件204抵紧在叉头202空档的上下部;固定板205位于叉头202空档的最右边并与叉头202固接、前后两个压板207 固定在固定板205上,压板207与固定板205接触面上开设四处U型槽206。
[0023]其中,固定板205为工字型,其一侧为圆弧面、其圆弧半径与叉头202空档处的半径一致并贴合在叉头202的空档上,其另一侧为台阶平面,与前后两个压板207贴合。
[0024]实施例4
[0025]从图1、图2、图3可可知,从动端关节2还包括润滑系统,润滑系统包括轴向通孔Ⅰ210、轴向通孔Ⅱ209、加油孔208;叉头202上开设两处轴向通孔
Ⅰꢀ
210,中间轴3的从动端法兰上开设两处轴向通孔Ⅱ209;轴向通孔Ⅰ210与轴向通孔Ⅱ209对齐;滑块组件204上设置有
四处加油孔208,通过内部油路分别接通到圆弧面上的两处润滑槽、平面上的两处润滑槽。
[0026]本技术中的从动端关节2为开放式干油润滑,关节内部需要持续、自动润滑。由于从动端关节2与中间轴3端面齿连接,因此两者存在一定的间隙,所以润滑脂不能直接输送,而是需要通过油管输送,进而对从动端关节2的润滑油路进行了改进。油泵内润滑脂持续输送到润滑点所采取的措施为:将油泵上油管固定在中间轴3的外圆上,油管穿过轴向通孔Ⅱ209及轴向通孔Ⅰ210,经过压板U型槽206,再通过管接头连接软管,软管最终连接到加油孔208上,通过滑块组件204的其内部油路分别接通到圆弧面、平面上的润滑槽内,从而实现了将油泵内润滑脂持续输送到润滑点,对从动端关节进行润滑。
[0027]本技术混合型滑块式万向接轴的优点是:一、中间轴通过两端的法兰与两边的关节之间通过端面齿连接,便于模块化、轻量化设计,可降低制造难度、装配难度、方便维修且降低生产成本、备件成本;二、主动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型滑块式万向接轴,它包括主动端关节(1)、从动端关节(2)、中间轴(3),其特征是:从动端关节(2)为滑块式关节,中间轴(3)两端的法兰端与主动端关节(1)、从动端关节(2)之间通过端面齿连接,并通过紧固件紧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型滑块式万向接轴,其特征是:主动端关节(1)的型式为SWC型整体叉头式万向节或SWZ型整体轴承座式万向节或SWP型剖分轴承座式万向节;其对应的润滑方式为闭式干油润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型滑块式万向接轴,其特征是:从动端关节(2)包括扁头(201)、叉头(202)、销轴(203)、两件滑块组件(204)、固定板(205)、两件压板(207);扁头(201)的U型槽位于叉头(202)的空档处,销轴(203)卡在扁头(201)的U型槽中间,其上下各连接有一个滑块组件(204),滑块组件(204)抵紧在叉头(202)空档的上下部;固定板(205)位于叉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仁斌徐珂吴录亮杜德浪郭建彪尚启明王兴成江荣
申请(专利权)人:泰尔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