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库地面与墙面的保温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5397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9 21: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冷库地面与墙面的保温结构,包括自下而上依次铺设在地面上的隔气层、地面保温层和防水层,以及设置在墙面上的墙面保温层,所述地面保温层与墙面保温层的结合处为阶梯状结构,所述防水层边缘上翻并贴靠在墙面保温层上,所述墙面保温层下端与隔气层结合。该冷库地面与墙面的保温结构的地面保温与墙面保温对接与密封性好,具有良好的保温、耐久、抗水和抗压能力,且整体施工工艺简单。且整体施工工艺简单。且整体施工工艺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库地面与墙面的保温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冷库保温
,特别涉及一种冷库地面与墙面的保温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冷库是通过人工手段创造与室外温度或湿度不同的环境,是一种对食品、液体、化工、医药、科学实验等物品进行恒温恒湿储藏设备。冷库建设时,如何保证地面、墙面及二者结合位置的保温效果,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冷库地面与墙面的保温结构。
[0004]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冷库地面与墙面的保温结构,包括自下而上依次铺设在地面上的隔气层、地面保温层和防水层,以及设置在墙面上的墙面保温层,所述地面保温层与墙面保温层的结合处为阶梯状结构,所述防水层边缘上翻并贴靠在墙面保温层上,所述墙面保温层下端与隔气层结合。
[0005]优选地,所述隔气层由多道复合聚丙烯隔气膜搭接组成。
[0006]优选地,所述复合聚丙烯隔气膜的厚度为0.2~0.3mm,相邻两个所述复合聚丙烯隔气膜的搭接宽度至少为70mm。
[0007]优选地,所述地面保温层由多个挤塑聚苯板堆叠组成。
[0008]优选地,所述挤塑聚苯板的厚度为40~60mm,挤塑聚苯板的密度不小于32kg/m3,抗压强度不低于350KPa。
[0009]优选地,所述防水层边缘上翻高度为70~80mm。
[0010]优选地,所述防水层由多道PE聚乙烯薄膜搭接组成。
[0011]优选地,所述PE聚乙烯薄膜的厚度为0.04~0.06mm,相邻两个所述PE聚乙烯薄膜的搭接宽度至少为70mm。
[0012]优选地,所述墙面保温层为聚氨酯保温层。
[0013]优选地,所述聚氨酯保温层的密度不小于35kg/m3,抗压强度不低于150KPa。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地面保温与墙面保温对接与密封性好,具有良好的保温、耐久、抗水和抗压能力,且整体施工工艺简单。
[0015]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冷库地面与墙面的保温结构的示意图。
[0017]图中各标号和对应的名称为:1.地面,2.墙面,3.隔气层,4.地面保温层,5.防水层,6.墙面保温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8]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
[0019]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冷库地面与墙面的保温结构,包括自下而上依次铺设在地面1上的隔气层3、地面保温层4和防水层5,以及设置在墙面2上的墙面保温层6,优选地,隔气层3由多道复合聚丙烯隔气膜搭接组成,地面保温层4由多个挤塑聚苯板堆叠组成,防水层5由多道PE聚乙烯薄膜搭接组成,墙面保温层6为聚氨酯保温层;地面保温层4与墙面保温层6的结合处为阶梯状结构,防水层5边缘上翻并贴靠在墙面保温层6上,墙面保温层6下端与隔气层3结合。
[0020]该保温结构施工时,先清理干净地面1(地面1不得含有砂浆灰尘等破坏防潮隔气层3的建筑垃圾)并对地面1进行找平,然后在地面1铺设隔气层3,本实施例的隔气层3选用复合聚丙烯隔气膜,施工时,该层薄膜相互搭接铺满地面1即可无需上翻,以免导致墙面保温层6与墙面2脱开。接着在隔气层3上铺设地面保温层4,本实施例的地面保温层4由多个挤塑聚苯板堆叠组成,施工时需注意,上层的挤塑聚苯板相较于下层的挤塑聚苯板后退一定距离,以便在靠近墙面2位置形成阶梯状结构,从而增强地面保温层4与墙面保温层6结合处的粘结力。继续在地面保温层4铺设防水层5,本实施例的防水层5选用PE聚乙烯薄膜,施工时,该层薄膜相互搭接铺满地面保温层4,需注意PE聚乙烯薄膜要预留上翻部分,防止浇筑产生的水下渗,以增强与墙面保温层6结合位置的防水效果。最后在墙面2上设置墙面保温层6,本实施例的墙面保温层6选用聚氨酯保温层,施工时,可预先在墙面2上施工氰凝层(图中未画出),氰凝层自墙面2延伸至地面1一定距离,而后喷涂聚氨酯形成墙面保温层6。
[0021]复合聚丙烯隔气膜的厚度为0.2~0.3mm,相邻两个复合聚丙烯隔气膜的搭接宽度至少为70mm;挤塑聚苯板的厚度为40~60mm,挤塑聚苯板的密度不小于32kg/m3,抗压强度不低于350KPa;防水层5边缘上翻高度为70~80mm;PE聚乙烯薄膜的厚度为0.04~0.06mm,相邻两个PE聚乙烯薄膜的搭接宽度至少为70mm;聚氨酯保温层的密度不小于35kg/m3,抗压强度不低于150KPa。
[0022]本实施例中,复合聚丙烯隔气膜的厚度为0.25mm,搭接宽度为70mm,挤塑聚苯板为三层结构,单板厚度的为50mm,PE聚乙烯薄膜的厚度为0.05mm,搭接宽度也为70mm其上翻高度为75mm,该参数要求具有良好的防水隔气性能,且保温效果好。
[0023]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作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库地面与墙面的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下而上依次铺设在地面(1)上的隔气层(3)、地面保温层(4)和防水层(5),以及设置在墙面(2)上的墙面保温层(6),所述地面保温层(4)与墙面保温层(6)的结合处为阶梯状结构,所述防水层(5)边缘上翻并贴靠在墙面保温层(6)上,所述墙面保温层(6)下端与隔气层(3)结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库地面与墙面的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气层(3)由多道复合聚丙烯隔气膜搭接组成。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库地面与墙面的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聚丙烯隔气膜的厚度为0.2~0.3mm,相邻两个所述复合聚丙烯隔气膜的搭接宽度至少为70m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库地面与墙面的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保温层(4)由多个挤塑聚苯板堆叠组成。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库地面与墙面的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斌向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二建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