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强夯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5068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9 21: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强夯机,包括机体、支撑架、筒柱、连接座、拉绳、支承滚轮、杆架、夯沉结构、顶架、左支架和右支架,机体顶部后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优化设置了夯沉结构,杆体表面开设有限位槽和刻度线,在杆体锤击地面时,底片通过内环套内侧凸块在限位槽内的上下移动使顶片向上移动,根据夯沉的深度实时改变顶片在杆体上不同的刻度线位置,并且底片底部设置有七个等距分布的底柱,底柱的高度为3cm,通过底柱先接触地面,避免底片直接接触地面造成弯损,以便于对夯沉量实时检测,提高了对地面夯沉压实的效率。提高了对地面夯沉压实的效率。提高了对地面夯沉压实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强夯机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设备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强夯机。

技术介绍

[0002]强夯机是在建筑工程中由于需要对松土压实处理的机器,往往使用强夯机处理,强夯机种类有很多,有蛙式,有震动式,有跃步式,有打夯式,还有吊重锤击式,根据工程需要,所以运用不同类型的强夯机。
[0003]现有技术的强夯机结构简单,在对地面上松土压实的过程中不便实时反应夯沉量,在地面压实后需通过测量设备再次对夯沉的深度进行测量,影响对地面的夯沉压实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技术在此提供一种强夯机。
[0005]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强夯机,该装置包括机体、支撑架、筒柱、连接座、拉绳、支承滚轮、杆架、夯沉结构、顶架、左支架和右支架,所述机体顶部后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另一端与筒柱相连接,所述筒柱前部通过连接座与支撑架相固定,所述机体顶部后侧连接有拉绳,所述拉绳缠绕于支承滚轮外表面并与杆架相连接,所述杆架底部中侧设置有顶架,所述顶架底部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左支架和右支架,所述拉绳另一端与夯沉结构相连接,所述夯沉结构包括连接头、柱座、连接套、杆柱组件和测位组件,所述连接头顶部与拉绳相连接,所述连接头底部一体成型有柱座,所述柱座底部中侧竖直固定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底端面连接有杆柱组件,所述测位组件包裹于杆柱组件外表面并与其上下滑动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杆架内部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滚轮,并且拉绳缠绕连接于杆架内部的滚轮表面。
[0007]优选的,所述顶架、左支架和右支架相连接形成龙门结构,并且顶架内侧中部设置有一圆形穿口。
[0008]优选的,所述杆柱组件包括杆体、限位槽和刻度线,所述杆体顶端面与连接套相固定,所述杆体外表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刻度线设置于杆体外表面右侧。
[0009]优选的,所述限位槽共设置有三条,并且三条限位槽之间两两的角度为120度。
[0010]优选的,所述测位组件包括顶片、内环套、圆筒套、底片、弹簧和滑杆,所述顶片内侧嵌有内环套,所述内环套包裹于杆体外表面与其上下滑动连接,所述内环套底部一体成型有圆筒套,所述圆筒套外表面底侧与底片上下滑动连接,所述底片顶端面通过弹簧与顶片弹性抵接,所述底片外侧贯穿滑动连接有滑杆,并且滑杆顶端面与顶片相固定。
[0011]优选的,所述内环套内侧纵向设置有三个凸块,并且凸块插入限位槽内侧与其上下滑动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圆筒套外表面设置有六个支承片,并且六个支承片之间的间距两两
相等。
[0013]优选的,所述底片底部设置有七个等距分布的底柱,并且底柱的高度为3cm。
[0014]优选的,所述底片和底柱使用的材料为不锈钢。
[0015]优选的,所述杆体为钨钢材质制成。
[0016]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强夯机,与同类型设备相比,具有如下改进:
[0017]优点1:本技术所述一种强夯机,通过优化设置了夯沉结构,杆体表面开设有限位槽和刻度线,在杆体锤击地面时,底片通过内环套内侧凸块在限位槽内的上下移动使顶片向上移动,根据夯沉的深度实时改变顶片在杆体上不同的刻度线位置,以便于对夯沉量实时检测,提高了对地面夯沉压实的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强夯机结构简单,在对地面上松土压实的过程中不便实时反应夯沉量,在地面压实后需通过测量设备再次对夯沉的深度进行测量,影响对地面夯沉压实效率的问题。
[0018]优点2:本技术所述一种强夯机,杆架内部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滚轮,并且拉绳缠绕连接于杆架内部的滚轮表面,有利于对拉绳支撑转动,顶架、左支架和右支架相连接形成龙门结构,并且顶架内侧中部设置有一圆形穿口,便于对拉绳进行限位和对杆架进行支撑。
[0019]优点3:本技术所述一种强夯机,限位槽共设置有三条,并且三条限位槽之间两两的角度为120度,内环套内侧纵向设置有三个凸块,并且凸块插入限位槽内侧与其上下滑动连接,有利于内环套在限位槽内侧上下移动,圆筒套外表面设置有六个支承片,并且六个支承片之间的间距两两相等,有利于对底片进行支撑,底片底部设置有七个等距分布的底柱,并且底柱的高度为3cm,通过底柱先接触地面,避免底片直接接触地面造成弯损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夯沉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技术测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是本技术图2中A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0024]图5是本技术测位组件的主视图。
[0025]其中:机体

1、支撑架

2、筒柱

3、连接座

4、拉绳

5、支承滚轮

6、杆架

7、夯沉结构

8、顶架

9、左支架

10、右支架

11、连接头

81、柱座

82、连接套

83、杆柱组件

84、测位组件

85、杆体

841、限位槽

842、刻度线

843、顶片

851、内环套

852、圆筒套

853、底片

854、弹簧

855、滑杆

856、凸块

8521、支承片

8531、底柱

8541。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附图1

5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实施例一:
[0028]请参阅图1,本技术的一种强夯机,包括机体1、支撑架2、筒柱3、连接座4、拉绳5、支承滚轮6、杆架7、夯沉结构8、顶架9、左支架10和右支架11,机体1顶部后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支撑架2另一端与筒柱3相连接,筒柱3前部通过连接座4与支撑架2相固定,机体1顶部后侧连接有拉绳5,拉绳5缠绕于支承滚轮6外表面并与杆架7相连接,杆架7底部中侧设置有顶架9,顶架9底部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左支架10和右支架11,拉绳5另一端与夯沉结构8相连接,便于带动夯沉结构8上下移动对土壤进行压实处理。
[0029]请参阅图2、图3、图4和图5,本技术的一种强夯机,夯沉结构8包括连接头8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强夯机,包括机体(1)、支撑架(2)、筒柱(3)、连接座(4)、拉绳(5)、支承滚轮(6)、杆架(7)、顶架(9)、左支架(10)和右支架(11),所述机体(1)顶部后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另一端与筒柱(3)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夯沉结构(8),所述拉绳(5)另一端与夯沉结构(8)相连接,所述夯沉结构(8)包括连接头(81)、柱座(82)、连接套(83)、杆柱组件(84)和测位组件(85),所述连接头(81)顶部与拉绳(5)相连接,所述连接头(81)底部一体成型有柱座(82),所述柱座(82)底部中侧竖直固定有连接套(83),所述连接套(83)底端面连接有杆柱组件(84),所述测位组件(85)包裹于杆柱组件(84)外表面并与其上下滑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强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筒柱(3)前部通过连接座(4)与支撑架(2)相固定,所述机体(1)顶部后侧连接有拉绳(5),所述拉绳(5)缠绕于支承滚轮(6)外表面并与杆架(7)相连接,所述杆架(7)底部中侧设置有顶架(9),所述顶架(9)底部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左支架(10)和右支架(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强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杆架(7)内部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滚轮,并且拉绳(5)缠绕连接于杆架(7)内部的滚轮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强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架(9)、左支架(10)和右支架(11)相连接形成龙门结构,并且顶架(9)内侧中部设置有一圆形穿口。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强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杆柱组件(84)包括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亚伟段鸿川刘培江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