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厌氧MBR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950421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9 21: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厌氧MBR处理系统。主要解决厌氧反应器内污泥浓度难以提高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厌氧MBR处理系统,包括厌氧反应器,其特征是,在厌氧反应器输出管路依次连接进水泵、循环泵和超滤膜组件,超滤膜组件尾端设有清液出水管路、浓缩液回流管路和剩余污泥排放管路,浓缩液回流管路连接厌氧反应器。进水泵出口管路设置篮式过滤器,篮式过滤器进出水口设置压力传感器及压力表。清液出水管路上设置电磁流量计,剩余污泥排放管路上设置电磁流量计,循环泵出口管路上设置电磁流量计和压力传感器。所述浓缩液回流管路设有支路连接进水泵出口管路。可提高厌氧反应器的处理能力,减小反应器体积,提高厌氧出水水质。出水水质。出水水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厌氧MBR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厌氧反应器,特别涉及一种厌氧MBR(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混合程度、温度、污泥浓度是厌氧反应器能否高效运行的主要因素。EGSB、IC等反应器之所以高效是因为一方面具有良好的混合效果,另一方面在反应器内部设置了分离器能将颗粒污泥截留在反应器内。然而对于一些高盐度、高有机质的废水,由于水质的因素不能形成颗粒污泥,EGSB、IC等高效反应器无法应用,只能使用传统的CSTR式反应器。
[0003]例如餐厨垃圾废水,经除杂、提油等预处理后的浆料,COD浓度约150000

200000mg/L。餐厨垃圾浆料盐度、SS、COD浓度极高,厌氧反应器为絮状污泥为反应主体的全混形式 ,一般餐厨处理行业,厌氧反应器容积负荷只有3

5kgCOD/m
³
/d,处理100t餐厨垃圾产生的有机浆料,需要厌氧反应器容积3000

4000m
³

[0004]在保证温度合适、充分搅拌的情况下,反应器内污泥量是处理能力的关键。污泥浓度越高,其容积负荷越大,处理能力越高,相应的反应器的容积也越小。为了保证反应器的处理能力,保持反应器内的高污泥浓度极为重要。厌氧污泥增长率较低,每日新增的污泥量小于随出水排出的污泥量,因而需要污泥截留系统,以维持反应器内恒定的污泥量。
[0005]餐厨厌氧系统的污泥絮体细小,沼气产量大,类似于EGSB内置式的泥水分离装置分离效果不佳,现有工程多为外部回流装置,如将出水经沉淀或离心分离后,再污泥泵送回至反应器。
[0006]实际运行经验表明,厌氧絮状污泥粒径小,再加上产气干扰,沉淀分离方法,分离能力有限;离心机分离后的滤液中,固体含量依旧在3

4%甚至更高,一方面导致大量厌氧污泥进入后端水处理系统,增加污水处理系统负荷,另一方面能耗也比较高。
[0007]MBR是效果最好的泥水分离工艺,污泥零流失,可将菌种污泥完全截留在生物反应器内,一般用于好氧污水处理系统末端的泥水分离。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套厌氧MBR处理系统,解决厌氧反应器内污泥浓度难以提高的技术问题,从而提高厌氧反应器的处理能力,减小反应器体积,提高厌氧出水水质。
[0009]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厌氧MBR处理系统,包括厌氧反应器,其特征是,在厌氧反应器输出管路依次连接进水泵、循环泵和超滤膜组件,超滤膜组件尾端设有清液出水管路、浓缩液回流管路和剩余污泥排放管路,浓缩液回流管路连接厌氧反应器。进水泵出口管路设置篮式过滤器,篮式过滤器进出水口设置压力传感器及压力表。清液出水管路上设置电磁流量计,剩余污泥排放管路上设置电磁流量计,循环泵出口管路上设置电磁流量计和压力传感器。所述浓缩液回流管路设有支路连接进水泵出口管路。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依靠MBR系统对厌氧消化液进行泥水分离,厌氧污泥被
全部截留在反应器内部,使反应器内保持较高的污泥浓度,提高容积负荷和处理能力;2、超滤膜将未降解的有机颗粒物截留在反应器内,延长了停留时间,可以提高有机质的降解率;3、提高了厌氧系统出水水质,降低后端好样处理负荷;4、超滤膜组件采用管式膜,相比于浸没式膜系统,抗堵塞能力更强,能够承受更高的污泥浓度。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2]图中:1

厌氧反应器,2

进水泵,3

循环泵,4

超滤膜组件,5

清液出水管路,6

浓缩液回流管路,7

剩余污泥排放管路,8

篮式过滤器,9

支路。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参照图1,一种厌氧MBR处理系统,包括厌氧反应器1,在厌氧反应器1输出管路依次连接进水泵2、循环泵3和超滤膜组件4,超滤膜组件4尾端设有清液出水管路5、浓缩液回流管路6和剩余污泥排放管路7,浓缩液回流管路6连接厌氧反应器1。进水泵2出口管路设置篮式过滤器8,篮式过滤器8进出水口设置压力传感器及压力表。清液出水管路5上设置电磁流量计,剩余污泥排放管路7上设置电磁流量计,循环泵3出口管路上设置电磁流量计和压力传感器。所述浓缩液回流管路6设有支路9连接进水泵出口管路。
[0014]使用时,采用超滤膜组件对厌氧消化液进行泥水分离。厌氧消化液由进水泵2送至超滤膜组件4,超滤出水(清液)进入后续好氧处理系统,浓缩液(泥水混合物)回流至厌氧反应器1,同时实现剩余污泥排放,剩余污泥进入污泥处理系统。
[0015]膜分离按照不同的分离粒径分为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等,用于泥水分离的MBR膜处理系统采用超滤膜(UF),主要分为内置式中空纤维MBR和外置式管式MBR两大类。本技术采用管式MBR。
[0016]管式超滤(UF)分离系统可以去除小颗粒的原理是:加压的原液平行通过超滤膜表面,部分的水流通过超滤膜,被截留的颗粒在剩余的水流中浓度越来越高。由于溶液是连续性地流过,被截留的颗粒不会沉积,反而会被浓缩液带走。因此,进水在通过滤膜后便分为两道:通过薄膜的溶液(渗透液)和残留的浓缩液。
[0017]进水泵2把厌氧反应器1内的混合液分配至超滤膜组件4。超滤膜分离粒径为10

100nm范围。循环泵在沿膜管内壁提供一个需要的流速(一般为3.5

5m/s),从而使混合液在膜管中形成紊流状态,产生较大的过滤通量。高流速的活性污泥不断的冲刷膜表面,使的膜表面附近很难产生浓差极化层,从而避免了污泥在膜管中的堵塞,该项特性也使超滤膜可以承受较高的污泥浓度,工程实例表明管式膜生化反应器污泥浓度可达到30g/l左右。
[0018]为防止较大颗粒进入超滤膜对膜造成损坏,进水泵2出口管路设置篮式过滤器8。篮式过滤器8进出水口设置压力传感器(PIC)及压力表(P),监测过滤器压差,当压差达到设定值时须清洗或更换滤芯。
[0019]清液出水管路5上设置电磁流量计(FIC),监测清液产量;循环泵3出口管路上设置电磁流量计监测循环流量; MBR系统剩余污泥由剩余污泥排放管路7排出,剩余污泥排放管路7上设置电磁流量计,监测和控制剩余污泥排出量;循环泵3出口管路上设置压力传感器(PIC),监测过膜压差。当过膜压差达到设定值时,系统将启动自动清洗程序。
[0020]实施本技术,反应器内絮状污泥浓度可达到25g/L,容积负荷达到8.5kgCOD/m
³
/d。100t/d餐厨垃圾的全物料厌氧处理系统,厌氧反应器容积可以降到2400m
³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厌氧MBR处理系统,包括厌氧反应器,其特征是,在厌氧反应器输出管路依次连接进水泵、循环泵和超滤膜组件,超滤膜组件尾端设有清液出水管路、浓缩液回流管路和剩余污泥排放管路,浓缩液回流管路连接厌氧反应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厌氧MBR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进水泵的出口管路设置篮式过滤器,篮式过滤器进出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进
申请(专利权)人:安和睿环保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