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患者护理人工呼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94990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9 21:43
一种患者护理人工呼吸装置,有效的解决了在对患者人工呼吸时不便对患者头部进行固定且使头部保持后仰的问题;包括左右方向且上表面为弧形的头枕,头枕前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开口向前且弧形的挡板,头枕右端开设有上下轴向且开口向上的活动槽,活动槽内同轴设有控制柱,控制柱上端伸出活动槽且设有左右方向的连接杆,连接杆左端后侧经伸缩杆连接有弧形且开口向后的下颌板,下颌板后端设有呼吸面罩,呼吸面罩上端设有吹气管,下颌板前端设有前后轴向的螺纹环,连接杆左端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螺纹旋钮,螺纹旋钮后端贯穿连接杆且与螺纹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医护人员在进行人工呼吸时无需担心患者头部的状况,提高人工呼吸的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患者护理人工呼吸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内科
,具体涉及一种患者护理人工呼吸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在在对患者进行人工呼吸时,通常需要使患者头部后仰,然后医护人员进行口对口的呼吸,这种方法会引发医护人员的不适,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而现有的一些人工呼吸装置只是单纯的使医护人员无需口对口进行人工呼吸,但仍需医护人员用手对患者的头部进行固定,使患者保持头部后仰的状态,同时防止患者的头部发生滑动,从而导致漏气的状况发生,这就需要医护人员分心关注患者的头部状况,对人工呼吸的顺利进行产生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患者护理人工呼吸装置,有效的解决了在对患者人工呼吸时不便对患者头部进行固定且使头部保持后仰的问题。
[0004]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左右方向且上表面为弧形的头枕,头枕前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开口向前且弧形的挡板,头枕右端开设有上下轴向且开口向上的活动槽,活动槽内同轴设有控制柱,控制柱上端伸出活动槽且设有左右方向的连接杆,连接杆左端后侧经伸缩杆连接有弧形且开口向后的下颌板,下颌板后端设有呼吸面罩,呼吸面罩上端设有吹气管,下颌板前端设有前后轴向的螺纹环,连接杆左端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螺纹旋钮,螺纹旋钮后端贯穿连接杆且与螺纹环连接。
[0005]本技术结构巧妙、使用方便,患者的头部在挡板、下颌板及头枕的作用下始终保持后仰的姿势,无法进行晃动与移动,使医护人员在进行人工呼吸时无需担心患者头部的状况,提高人工呼吸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本技术的轴测图。
[0007]图2是本技术的全剖左视轴测图。
[0008]图3是本技术全剖右视图。
[0009]图4是本技术中控制柱的主视轴测图。
[0010]图5是本技术的局部剖切后视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2]由图1至图5给出,包括左右方向且上表面为弧形的头枕1,头枕1前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开口向前且弧形的挡板2,头枕1右端开设有上下轴向且开口向上的活动槽,活动槽
内同轴设有控制柱3,控制柱3上端伸出活动槽且设有左右方向的连接杆4,连接杆4左端后侧经伸缩杆5连接有弧形且开口向后的下颌板6,下颌板6后端设有呼吸面罩7,呼吸面罩7上端设有吹气管8,下颌板6前端设有前后轴向的螺纹环9,连接杆4左端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螺纹旋钮10,螺纹旋钮10后端贯穿连接杆4且与螺纹环9连接。
[0013]为了便于限制控制柱3的转动,所述的头枕1上开设有上下方向且与活动槽连通的滑槽,控制柱3左端设有上下方向且可插入滑槽内的固定块11,固定块11外表面可与滑槽内表面接触。
[0014]为了便于限制控制柱3的上下移动,所述的固定块11上开设有多个沿上下方向分布且前后贯通的限位槽,头枕1上滑动连接有倒L形且可插入限位槽内的限位杆12,限位杆12后端与头枕1之间设有压簧,限位杆12左端的上表面为前低后高的倾斜面,固定块11可与限位杆12的倾斜面接触。
[0015]为了防止控制柱3从活动槽内移出,所述的头枕1上开设有与活动槽同轴的防护槽,防护槽的内径大于活动槽的内径,控制柱3下端设有位于防护槽内的防护盘13,防护盘13的直径大于控制柱3的直径。
[0016]为了使呼吸面罩7与患者面部更加贴合,所述的呼吸面罩7下端面为前高后低的倾斜面。
[0017]为了便于医护人员向吹气管8内吹气,所述的吹气管8上端拆卸连接有口含管14。
[0018]为了增加患者舒适度,所述的头枕1外侧与呼吸面罩7下端分别设有软垫15。
[0019]本技术在使用时,向后推动限位杆12,限位杆12向后移动并挤压压簧,限位杆12前端从限位槽内伸出,解除对固定块11的限位,向上拉动控制柱3,控制柱3带动固定块11向上移动,呼吸面罩7同步向上移动,由于防护槽与防护盘13的存在,控制柱3不会从活动槽内脱离;
[0020]当固定块11从滑槽内移出后,转动控制柱3,使呼吸面罩7位于头枕1右方,将头枕1放在患者颈部下面,此时两个挡板2分别与患者的肩膀接触,使患者无法向后移动,反向转动控制柱3,使固定块11位于滑槽正上方,向下按动控制杆,固定块11插入滑槽内并逐渐与限位杆12的倾斜面接触,当固定块11与限位杆12的倾斜面接触时,在限位杆12倾斜面的作用下限位杆12向后移动并挤压压簧,当限位槽与限位杆12前后对应时,限位杆12在压簧的作用下插入限位槽内;
[0021]转动螺纹旋钮10,螺纹旋钮10经螺纹环9带动下颌板6向后移动,根据下颌板6的位置来转动螺纹旋钮10或向下或向上推动控制柱3,从而使下颌板6与患者下颌紧密接触,此时,呼吸面罩7与患者面部紧密接触,患者的口鼻位于呼吸面罩7内,患者的颈部在头枕1的作用下向上抬起,使患者的头部保持后仰的姿势,同时患者的头部在挡板2与下颌板6的支撑下被固定,患者头部被固定且保持后仰的姿势;
[0022]医护人员取出干净的口含管14,将其插在吹气管8上端,此时医护人员便可通过口含管14与吹气管8对患者进行人工呼吸,并且无需担心患者的头部姿势发生改变。
[0023]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可上下移动且可转动的控制柱,便于对呼吸面罩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使头枕顺利的放在患者颈部下面,固定块、滑槽、限位槽、限位杆的设置,对控制柱的转动与滑动进行了限定,从而确保呼吸面罩可稳定的与患者的面部接触,确保人工呼吸时呼吸面罩的密闭性,挡板、下颌板的设置,对患者的
头部进行了固定,使患者的头部始终保持后仰的姿势,防止患者头部发生晃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患者护理人工呼吸装置,包括左右方向且上表面为弧形的头枕(1),其特征在于,头枕(1)前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开口向前且弧形的挡板(2),头枕(1)右端开设有上下轴向且开口向上的活动槽,活动槽内同轴设有控制柱(3),控制柱(3)上端伸出活动槽且设有左右方向的连接杆(4),连接杆(4)左端后侧经伸缩杆(5)连接有弧形且开口向后的下颌板(6),下颌板(6)后端设有呼吸面罩(7),呼吸面罩(7)上端设有吹气管(8),下颌板(6)前端设有前后轴向的螺纹环(9),连接杆(4)左端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螺纹旋钮(10),螺纹旋钮(10)后端贯穿连接杆(4)且与螺纹环(9)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患者护理人工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头枕(1)上开设有上下方向且与活动槽连通的滑槽,控制柱(3)左端设有上下方向且可插入滑槽内的固定块(11),固定块(11)外表面可与滑槽内表面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患者护理人工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昀张淼淼刘欢欢
申请(专利权)人: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