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长宏专利>正文

恶性肿瘤的术后经体外手术区域局部药物治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94864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9 2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恶性肿瘤的术后经体外手术区域局部药物治疗方法,具体是术后将药物借助给药系统采用经体外向手术区域局部给药的方式对恶性肿瘤手术后局部组织进行给药,局部药物到达组织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贴近组织的接触浸润式给药方式、局部滴注式给药方式、喷洒式给药方式、药物停留在分散部而通过吸引体内细胞黏附而发挥杀伤或增强作用给药方式。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肿瘤技术领域,具体是提供了一种通过体外将治疗药物传递至体内局部区域的而非直接血管内给药的药物局部治疗方式,通过独立的药物传输通道,可以实现药物在局部组织的分布,是一类可以有效发挥药物治疗效果的恶性肿瘤术后经体外手术区域局部药物治疗方法。术后经体外手术区域局部药物治疗方法。术后经体外手术区域局部药物治疗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恶性肿瘤的术后经体外手术区域局部药物治疗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肿瘤
,具体是指恶性肿瘤的术后经体外手术区域局部药物治疗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恶性肿瘤性疾病的临床诊治中,复发和转移是最棘手的问题。淋巴、血行转移和局部浸润等是恶性肿瘤最主要的转移方式。肿瘤治疗手段近年来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在传统的手术、放疗、化疗、介入、冷热消融等基础上,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细胞生物治疗等治疗方法进展迅速,多学科联合的系统治疗方式带来了临床疗效的不断提升。
[0003]外科手术是临床大多数肿瘤治疗的首选方案。对于早期肿瘤和部分进展期肿瘤,外科手术可以实现对肿瘤的根治性治疗。手术既可清除肿瘤组织,也可将肿瘤赖以生存的土壤局部、部分或全部地清除,降低了肿瘤的复发和再次生成的机会。然而对于中晚期肿瘤及部分恶性程度高的早期肿瘤,肿瘤的早期转移问题成为制约手术效果的重要因素。手术作为局部治疗手段,不能清除血液中的循环肿瘤细胞,不能保证能完全清除肿瘤细胞可能经过的所有淋巴管、淋巴结,当然也不能保证能完全清除通过直接浸润、神经鞘转移等多种途径扩散中的肿瘤细胞。术后肿瘤细胞的回植,未能彻底清除的肿瘤细胞的增殖与复发,肿瘤干性细胞的静息与再激活都是临床难以克服的难题。
[0004]为了解决恶性肿瘤术后肿瘤复发的问题,临床上采取了多种措施。包括术前的新辅助放化疗、术中放疗、术后放化疗等一系列手段,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目前的临床化疗方案以化疗药物的口服或静脉给药为主。作为全身性治疗手段的化疗,药物吸收后的全身性分布,能够对原发部位的肿瘤细胞、转移灶的肿瘤细胞及血液、骨髓等部位的肿瘤细胞发挥杀伤效应。但化疗药物全身给药带来的毒副作用,限制了化疗药物的用药剂量、种类、持续时间、用药周期等,进而限制了杀伤效果的进一步提升。尤其是对手术后回植的肿瘤细胞、残留的肿瘤细胞,化疗药物在局部组织的药物浓度很难达到能有效杀伤肿瘤细胞的剂量。如何实现术后病变局部的可持续性给药,并与全身用药配合,是当前临床亟需解决的问题。局部用药,可以更好地聚焦肿瘤病灶及肿瘤周围可能的病变组织,发挥更大的杀伤效果,同时也可以降低全身化疗药物的用量,降低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
[0005]近年来涌现的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新的治疗手段,是对常规手术、放化疗等治疗手段的拓展和丰富,并在部分病例的应用中获得了显著的效果。靶向和免疫治疗已在某些疾病的术前或术后的治疗方案中被采用。但靶向和免疫治疗也类似化疗药物,主要以口服或静脉给药,成本高、全身性给药的不良反应问题突出。局部用药的优点,或可有助于靶向和免疫治疗作用有更好的发挥,实现对全身用药的有益补充。
[0006]针对肿瘤部位的局部用药临床上也有不同的尝试,手段上,以血管留置化疗泵为主,这种血管内给药方法,药物在靶器官可以实现一过性高浓度。但药物仍很快进入大循环,所以,对于毒性较大的化疗药物的浓度需要有严格的控制。血管内给药,无法处理手术区域的肿瘤细胞回植,对残留肿瘤细胞的作用也有限。非血管内的局部给药目前尚未见报
导。临床也有针对腹腔、盆腔等部位的肿瘤的腹腔或盆腔灌注热疗或化疗的方式,但灌注液进入腹腔或盆腔,并不是定向于需要重点处理的手术区域,所以对药物的需要量更大,否则效果有限。同样为了避免化疗药的毒副作用,对药物的浓度也有严格要求。腹腔或盆腔灌注热疗过程中,为了避免对正常组织的副损伤,液体的温度也有严格的控制。而对于胸腔、颅内、头颈部、乳腺等部位,灌注的方法还无法有效地实施。上述方式都不是针对性的术后手术区域局部治疗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解决上述现有难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通过体外将治疗药物传递至体内局部区域的而非直接血管内给药的药物局部治疗方式,通过独立的药物传输通道,可以实现药物在局部组织的分布,是一类可以有效发挥药物治疗效果的恶性肿瘤术后经体外手术区域局部药物治疗方法。
[0008]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恶性肿瘤的术后经体外手术区域局部药物治疗方法,其特征在于是术后将药物借助给药系统,采用经体外向手术区域局部给药的方式对恶性肿瘤手术后体内局部进行给药,局部药物到达组织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贴近组织的接触浸润式给药方式、局部滴注式给药方式、喷洒式给药方式、药物停留在分散部而通过吸引体内细胞黏附而发挥杀伤或增强作用给药方式。
[0009]进一步地,所述给药系统包括头部、中间传输部和分散部,所述头部与外接注射装置的接头部位连接,所述头部设有连接管道开口,药物通过头部的连接管道开口经中间传输部、分散部向体内组织进行输注给药,体内组织产生的液体和气体也可经分散部、中间传输部引流至头部排出体外,中间传输部包括外支撑套管和内传输管路,所述内传输管路设于外支撑套管内,所述分散部包括支撑层、药物分散层和药物分散通路,所述支撑层设于中间传输部上,所述药物分散层设于支撑层上,所述药物分散层包括多层材料结构层,所述药物分散通路设于药物分散层上多层材料结构层之间,药物分散通路与内传输管路相连通,自中间传输部供应而来的固体药物、流体药物或气体药物通过但不限于药物分散层多层材料结构层之间的管路药物分散通路的分支的方式将药物分散至药物分散层,并通过该层药物分散层将药物送达人体组织表面,支撑层采用液体、气体不能透过或部分可透过的材质制成,便于阻挡药物向背面扩散,支撑层也可以是单通路的药物分散层或多通路药物分散层的一部分,为上述药物分散层的最外层的形式而存在。
[0010]进一步地,所述恶性肿瘤包括除血液系统的肿瘤以外的目前临床上已知的各种类型的上皮源性、间质源性肿瘤、混合源性恶性肿瘤、来源不明确的各类恶性肿瘤、良恶性交界性肿瘤、原位癌、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各类癌前病变;所述恶性肿瘤手术包括但不限于肿瘤根治性手术、肿瘤姑息性手术、肿瘤分阶段分期手术、肿瘤放射粒子植入术、肿瘤血管结扎、肿瘤血管内置管术、血管成形术、人造组织器官的移植术、同种异体器官移植术、转移性肿瘤的切除术、转移性肿瘤的血管结扎术、转移性肿瘤的放射粒子植入术。
[0011]进一步地,所述药物包括化疗药物、细胞生物疗法所应用药物、诱导机体免疫反应的各种抗原类药物、调节机体免疫反应性的各类药物、细胞生长因子类药物、激素类药物、降低机体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的各类药物、促进细胞增殖分裂及抑制细胞增殖分裂的化学类药物、营养类药物、抗生素类药物、抗病毒类药物、抗真菌类药物、用于诊断目的的造影剂类
药物、代谢调节类药物、治疗用的无菌蒸馏水、无菌生理盐水、用于增强温度反应性的化学物质类药物、用于增强放射敏感性的非放射性化学物质类药物、用于放射治疗的成像增强非放射性试剂类药物、用于诊断的试剂类药物、促创面愈合支撑用药物、用于诱导细胞分化的化学类药物、血管活性药物、缩血管类药物、用于诊断或治疗目的的医用气体类药物、用于治疗目的的抗氧化剂类药物、对体内酶类活性、细胞生长、生存作用的无机化学物质类药物。
[0012]进一步地,所述药物的存在形态包括固态、液态、气态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药物使用方式包括单药单独使用方式、多种药物序贯使用方式和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恶性肿瘤的术后经体外手术区域局部药物治疗方法,其特征在于:术后将药物借助给药系统采用经体外向手术区域局部给药的方式对恶性肿瘤手术后体内组织进行给药,局部药物到达组织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贴近组织的接触浸润式给药方式、局部滴注式给药方式、喷洒式给药方式、药物停留在分散部而通过吸引体内细胞黏附而发挥杀伤或增强作用给药方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恶性肿瘤的术后经体外手术区域局部药物治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给药系统包括头部、中间传输部和分散部,所述头部与外接注射装置的接头部位连接,所述头部设有连接管道开口,中间传输部包括外支撑套管和内传输管路,所述内传输管路设于外支撑套管内,所述分散部包括支撑层、药物分散层和药物分散通路,所述药物分散层包括多层材料结构层,所述支撑层设于中间传输部上,所述药物分散层设于支撑层上,所述药物分散通路设于药物分散层上多层材料结构层之间,药物分散通路与内传输管路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恶性肿瘤的术后经体外手术区域局部药物治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恶性肿瘤包括除血液系统的肿瘤以外的目前临床上已知的各种类型的上皮源性、间质源性肿瘤、混合源性恶性肿瘤、来源不明确的各类恶性肿瘤、良恶性交界性肿瘤、原位癌、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各类癌前病变;所述恶性肿瘤手术包括但不限于肿瘤根治性手术、肿瘤姑息性手术、肿瘤分阶段分期手术、肿瘤放射粒子植入术、肿瘤血管结扎、肿瘤血管内置管术、血管成形术、人造组织器官的移植术、同种异体器官移植术、转移性肿瘤的切除术、转移性肿瘤的血管结扎术、转移性肿瘤的放射粒子植入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恶性肿瘤的术后经体外手术区域局部药物治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包括但不限于化疗药物、细胞生物疗法所应用药物、诱导机体免疫反应的各类抗原物质药物、降低机体免疫反应性的物质类药物、细胞生长因子类药物、激素类药物、降低机体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的物质类药物、促进细胞增殖分裂及抑制细胞增殖分裂的化学物质药物、营养物质类药物、抗生素药物、抗病毒药物、抗真菌类药物、用于诊断目的的造影剂药物、代谢调节类药物、治疗用的无菌蒸馏水、无菌生理盐水、用于增强温度反应性的化学物质类药物、用于增强放射敏感性的非放射性化学物质类药物、用于放射治疗的成像增强非放射性试剂类药物、用于诊断的试剂类药物、促创面愈合支撑用药物、用于诱导细胞分化的化学物质类药物、血管活性药物、缩血管类药物、用于诊断或治疗目的的医用气体类药物、用于治疗目的的抗氧化剂类药物、对体内酶类活性、细胞生长、生存作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长宏
申请(专利权)人:陈长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