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孟杰专利>正文

一种平菇的高产栽培技术及管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94822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9 21: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平菇的高产栽培技术及管理方法,其中包括了各生长阶段栽培技术和管理方法步骤、平菇地栽管理方法以及平菇管理对病虫害的防治措施;本发明专利技术从培养料播种之后,一直到出现菇蕾、长成小菇到最后成熟采收,根据各个生育阶段对温度、湿度、空气和光线的不同要求,并结合气候变化进行科学管理,达到平菇的高产化,获得高产量、高质量的平菇。高质量的平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菇的高产栽培技术及管理方法
[0001]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食用菌栽培
,具体涉及一种平菇的高产栽培技术及管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3]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0004]食用菌产业现已成为中国农业中的一个重要产业,是种植业中仅次于粮、棉、油、果、菜的第六大类产品。
[0005]中国农作物秸杆年积累量约3.7亿吨,林副产品产量上亿吨。
[0006]丰富的农林废料为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且劳动力资源丰富。
[0007]食用菌生产是我国农林经济中具有较强活力的新兴产业,在发展我国农村经济、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开发新的食品和药品资源,保障人民健康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0008]在我国食用菌尤其是平菇种植的范围最广,产量也最高,成为大众最喜爱的一种食用菌。
[0009]平菇含有的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可以改善人体新陈代谢、增强体质、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等作用,故可作为体弱病人的营养品,对肝炎、慢性胃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软骨病、高血压等都有疗效,对降低血胆固醇和防治尿道结石也有一定效果,对妇女更年期综合症可起调理作用;平菇中还含有抗肿瘤细胞的硒、多糖体等物质,对肿瘤细胞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且具有免疫特性。
[0010]平菇属木腐菌,凡是适合于木生食用菌的培养基,也都适合平菇菌丝的生长。
[0011]平菇想要得到高产必须掌握平菇的生物学特性,在栽培过程中不仅要满足其各个发育时期对各种生活条件的不同要求,而且要创造一个最有利于平菇与其它微生物竞争的生活环境。
[0012] 因此,在进行平菇的生产实践中不仅要掌握栽培的技术步骤,更要掌握对它的栽培管理技术,才能够达到增产增收。
[0013]内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平菇的高产栽培技术及管理方法。
[001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平菇的高产栽培技术及管理方法,各生长阶段栽培技术和管理方法步骤如下:(1)菌丝生长阶段:一般接种后2-3天,菌丝开始恢复,菌丝生长的最适宜温度为23-27℃,空气相对湿度要求控制在80%以下,菇房不能喷水,湿度大容易导致污染率增高;接种以后7-10天菌丝长满菌袋表面,在这之前是杂菌污染的危险期,如果料温超过30
℃,要及时翻袋,不翻就会烧坏菌丝,菌丝长满菌袋表面后,每天应通风10-20分钟;当菌丝长满全部培养料,正常温度下一个月左右,平菇则由营养生长阶段转入生殖发育阶段。
[0015](2)子实体生育阶段:平菇子实体3.阶段温度控制在7-20℃,最适宜温度13-17℃,原基分化阶段扩大温差;菌丝长满培养袋后喷一次出菇水,同时向墙壁、过道、空中喷雾增加空气湿度,空气相对湿度提高到85%左右。
[0016](3)桑椹期生长阶段:通过催蕾,菌袋上开始出现许多小颗粒,即进入桑椹期,此阶段停止向菌袋喷水,应该常向空气喷雾提高空气湿度,三天左右菇蕾分化成珊瑚状,称珊瑚期,5-7天菇体分化成熟,在这阶段应加强以下管理措施:

通风:棚内废气过重会造畸形菇或烂菇,每日通风3-4次以补充新鲜空气;

保湿:空气相对湿度应维持在90%,每日根据气候情况在室内喷4-5次雾状水,但不能让菌盖上积水造成卷曲;

光照:从催蕾开始就要让漫射光进入菇棚,若缺乏光照,菌丝生长会长期停留在营养生长阶段,迟迟不分化原基,但不能有直射阳光;

及时采收:当菌盖展开,菇体色白,即将散放孢子以前采收为宜。
[0017]进一步的,平菇地栽管理方法如下:第一潮菇采收3-5天内,在棚内挖宽1米,深30厘米的地沟,把菌袋上的地膜拖净,立放在地沟内,间隔3-5公分用土填实并用水浇透,10天后就会出现第二潮菇,共可收六到七潮,其中主要产量集中在前三潮,在两潮菇之间是菌丝休整积累养份的时间,此时要做到:(1)清理菌畦表面老菇根和死菇,防止腐烂。
[0018](2)轻压菌面并使老菌皮破裂,以利新菇再生。
[0019](3)将通风口打开通风4—5小时,换入新鲜空气。
[0020](4)清理棚内杂物,保持卫生。
[0021](5)一周后按头潮菇管理法,浇出菇水和搞温差刺激催蕾。
[0022]以后管理均按头潮菇管理方法。
[0023]在平菇生产后期,可配制营养液注入菌袋中,以补充养分、水分,进一步提高平菇产量。
[0024]进一步的,平菇管理还应注意对病虫害的防治,步骤如下:(1)控制主要的环境因子:

温度:根据各气候条件掌握各地区各品种的安全播种季节。
[0025]②
如果人工控温下栽培时,棚温不宜超过22℃。
[0026]③
料温不超过25℃。
[0027]④
湿度:培养料含水量控制在60—65%之间。
[0028]⑤
菌丝生长阶段的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0%左右。
[0029](2)杂菌的预防:

培养料要新鲜,无霉烂变质,配料前先暴晒1—2天。
[0030]②
每次栽培前培养室及用具都要清洗、熏蒸。
[0031]③
生料栽培时,培养料尽量少加或不加有机氮源和糖类物质。
[0032]④
菌种量要大,加速菌丝生长速度,优先占领养料,即制其它杂菌繁殖。
[0033]⑤
注意防鼠堵塞鼠洞。
[003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从培养料播种之后,一直到出现菇蕾、长成小菇到最后成熟采收,根据各个生育阶段对温度、湿度、空气和光线的不同要求,并结合气候变化进行科学管理,达到平菇的高产化,获得高产量、高质量的平菇。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阐述,应该说明的是,下述说明仅是为了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对其内容进行限定。
[0036]一种平菇的高产栽培技术及管理方法,各生长阶段栽培技术和管理方法步骤如下:(1)菌丝生长阶段:平菇栽培中,发菌阶段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这是栽培成败的关键。
[0037]一般接种后2—3天,菌丝开始恢复。
[0038]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是23—27℃。
[0039]所以温度管理应尽可能达到或接近这个范围,生料栽培或开放式栽培,培养料中还有其它微生物活动产生呼吸热,料温将比室温高出2-3℃甚至更多,所以要密切注意料温变化,采取相应的散热措施,降低培养室的温度。
[0040]这个阶段的空气相对湿度要求控制在80%以下,菇房不能喷水,湿度大了污染率高。
[0041]接种以后7—10天菌丝长满菌袋表面,在这之前是杂菌污染的危险期,如果料温超过30℃,要及时翻袋,不翻就会烧坏菌丝,菌丝长满菌袋表面后,每天应通风10—20分钟,因为随着菌丝量的增多,呼吸热和二氧化碳的量也多,所以需要打开门窗透气。
[0042]当菌丝长满全部培养料,正常温度下需一个月左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菇的高产栽培技术及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各生长阶段栽培技术和管理方法步骤如下:(1)菌丝生长阶段:一般接种后2-3天,菌丝开始恢复,菌丝生长的最适宜温度为23-27℃,空气相对湿度要求控制在80%以下,菇房不能喷水,湿度大容易导致污染率增高;接种以后7-10天菌丝长满菌袋表面,在这之前是杂菌污染的危险期,如果料温超过30℃,要及时翻袋,不翻就会烧坏菌丝,菌丝长满菌袋表面后,每天应通风10-20分钟;当菌丝长满全部培养料,正常温度下一个月左右,平菇则由营养生长阶段转入生殖发育阶段;(2)子实体生育阶段:平菇子实体生育阶段温度控制在7-20℃,最适宜温度13-17℃,原基分化阶段扩大温差;菌丝长满培养袋后喷一次出菇水,同时向墙壁、过道、空中喷雾增加空气湿度,空气相对湿度提高到85%左右;(3)桑椹期生长阶段:通过催蕾,菌袋上开始出现许多小颗粒,即进入桑椹期,此阶段停止向菌袋喷水,应该常向空气喷雾提高空气湿度,三天左右菇蕾分化成珊瑚状,称珊瑚期,5-7天菇体分化成熟,在这阶段应加强以下管理措施:通风:棚内废气过重会造畸形菇或烂菇,每日通风3-4次以补充新鲜空气;保湿:空气相对湿度应维持在90%,每日根据气候情况在室内喷4-5次雾状水,但不能让菌盖上积水造成卷曲;光照:从催蕾开始就要让漫射光进入菇棚,若缺乏光照,菌丝生长会长期停留在营养生长阶段,迟迟不分化原基,但不能有直射阳光;及时采收:当菌盖展开,菇体色白,即将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孟杰
申请(专利权)人:李孟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