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椎弓根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94804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9 21:39
一种椎弓根定位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椎弓根定位装置使用不便的问题;包括开口朝右的U形卡座,U形卡座上端设有倒L形的支架,支架右侧开设有上下轴向且上下贯通的滑槽,滑槽内设有可上下移动且可转动的定位管,定位管下侧贯穿支架且设有开口朝右的U形块,U形块内设有可上下摆动的套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巧妙,使用方便,便于对穿刺点进行准确的定位,减少了手术时间,节约了医生的精力,降低了手术的风险。降低了手术的风险。降低了手术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椎弓根定位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脊柱外科
,特别是一种椎弓根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椎弓根是椎弓的一部分,起于椎体后上部,短而细。
[0003]随着脊柱微创技术的发展,经皮椎弓根螺钉置入成为微创脊柱外科的基本技术,但是微创手术都离不开精确的穿刺定位。
[0004]目前,有关椎弓根螺钉植入导向装置,只有单一平面方向的定位,无法对螺钉置入的三维方向进行准确的定位,导致置入同一个螺钉过程需要多次用导航定位对比,增加了手术时长,严重消耗了医生的精力,增加了手术的风险性,使用极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椎弓根定位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椎弓根定位装置使用不便的问题。
[0006]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开口朝右的U形卡座,U形卡座上端设有倒L形的支架,支架右侧开设有上下轴向且上下贯通的滑槽,滑槽内设有可上下移动且可转动的定位管,定位管下侧贯穿支架且设有开口朝右的U形块,U形块内设有可上下摆动的套筒。
[0007]本技术结构巧妙,使用方便,便于对穿刺点进行准确的定位,减少了手术时间,节约了医生的精力,降低了手术的风险。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技术的轴测图。
[0009]图2是本技术图1中A的放大图。
[0010]图3是本技术的全剖主视轴测图。
[0011]图4是本技术图3中B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3]由图1至图4给出,包括开口朝右的U形卡座1,U形卡座1上端设有倒L形的支架2,支架2右侧开设有上下轴向且上下贯通的滑槽3,滑槽3内设有可上下移动且可转动的定位管4,定位管4下侧贯穿支架2且设有开口朝右的U形块5,U形块5内设有可上下摆动的套筒6。
[0014]为了限制U形卡座1的位置,所述的U形卡座1下侧壁上螺纹连接有上下轴向的第一螺杆7,第一螺杆7上端可插入U形卡座1内。
[0015]为了限制定位管4的位置,所述的支架2上开设有多个以滑槽3轴心为圆线呈圆周方向分布的限位槽8,限位槽8开口朝上且与滑槽3连通,定位管4上设有可插入限位槽8内的限位块9。
[0016]为了使套筒6上下摆动,所述的套筒6上开设有开口朝左且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导向槽10,导向槽10内滑动连接有滑块11,滑块11左端伸出导向槽10且铰接有可上下移动的推板12。
[0017]为了使推板12上下移动,所述的定位管4同轴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杆13,第二螺杆13下端与推板12转动连接。
[0018]为了达到更好的使用效果,所述的第一螺杆7下端及第二螺杆13上端分别设有转柄14。
[0019]本技术在使用时,设置推板12上端与U形块5接触,套筒6的轴线与支架2共面的初始状态,拉动U形卡座1,将U形卡座1卡在床板上,并使套筒6对准穿刺点;
[0020]套筒6对准穿刺点后,顺时针转动上侧的转柄14,上侧的转柄14带动第二螺杆13顺时针转动,第二螺杆13转动同时并带动推板12向下移动,推板12带动滑块11向下移动,滑块11推动套筒6向下摆动,直至套筒6与床板竖直平面的夹角摆动至合适角度;
[0021]套筒6与床板竖直平面的夹角摆动至合适角度后,向上拉动上侧的转柄14,上侧的转柄14经第二螺杆13带动定位管4向上移动,定位管4经U形块5、推板12、滑块11带动套筒6向上移动,同时,定位管4带动限位块9向上移动;
[0022]当限位块9脱离限位槽8后,顺时针水平转动定位管4,套筒6以定位管4为轴心进行顺时针转动,当套筒6与竖直平面的夹角转动至合适角度后,向下按动定位管4,定位管4带动限位块9向下移动,直至限位块9插入对应的限位槽8内,此时,移动U形卡座1,使套筒6再次对准穿刺点;
[0023]套筒6再次对准穿刺点后,顺时针转动下侧的转柄14,下侧的转柄14带动第一螺杆7顺时针转动,第一螺杆7顺时针转动同时并向上移动,直至与床板接触,此时,即可沿套筒6内侧壁进行穿刺;
[0024]穿刺后,逆时针转动下侧的转柄14,第一螺杆7逆时针转动并脱离床板,此时,重复上述步骤即可进行另一个穿刺点的定位;
[0025]若需要使套筒6向上摆动,则逆时针转动上侧的转柄14,上侧的转柄14带动第二螺杆13逆时针转动,第二螺杆13转动同时并带动推板12向上移动,推板12经滑块11带动套筒6向上摆动,直至套筒6摆动至合适位置。
[0026]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设置U形卡座、可上下摆动的套筒及可转动的定位管,便于在三维方向对穿刺点进行准确的定位,避免了置入同一个螺钉过程中需要多次用导航定位对比的现象,减少了手术时间,节约了医生的精力,降低了手术的风险。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椎弓根定位装置,包括开口朝右的U形卡座(1),其特征在于,U形卡座(1)上端设有倒L形的支架(2),支架(2)右侧开设有上下轴向且上下贯通的滑槽(3),滑槽(3)内设有可上下移动且可转动的定位管(4),定位管(4)下侧贯穿支架(2)且设有开口朝右的U形块(5),U形块(5)内设有可上下摆动的套筒(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椎弓根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U形卡座(1)下侧壁上螺纹连接有上下轴向的第一螺杆(7),第一螺杆(7)上端可插入U形卡座(1)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椎弓根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2)上开设有多个以滑槽(3)轴线为圆心呈圆周方向分布的限位槽(8),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军华侯秀伟李鹏刘雅普
申请(专利权)人: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