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型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4706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9 21: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L型充电桩,包括竖直下部模块和水平模块;所述竖直下部模块包括主体骨架,所述主体骨架上焊接有底板、顶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前门板和后门板;所述水平模块安装在所述竖直下部模块上方,包括水平骨架,所述水平骨架内侧焊接有矩管,所述矩管上开有下压式充电弓安装接口,所述水平骨架上连接有底盖板、顶盖板、第一侧护板、第二侧护板、第一端护板和第二端护板。其能够为下压式充电弓提供可靠载体,免落地设计,减少维护的无用功,采用模块化设计,积木式堆叠,方便现场施工,安装操作简单,为电气设备正常运行保驾护航。为电气设备正常运行保驾护航。为电气设备正常运行保驾护航。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L型充电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充电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L型充电桩。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用户对续驶里程的需求越来越长,电动汽车电池容量不断增加,充电时间成为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的主要难题。发展快速充电技术可以有效缩短充电时间。现有电动大巴车主要有换电和充电两种方式,其中换电方式建设费用高,换电站投入高,维护成本高,且随着电池成本的大幅下降该种方式极不利于推广应用;充电方式充电设备占地面积小,施工方便,布局灵活,可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投入成本低,利于推广应用。
[0003]然而,充电桩使用环境为户外,使得很多厂家在现场进行焊接、喷涂,以达到高防护目的,造成现场作业工作量大,污染环境;充电桩多采用悬臂结构,末端下垂变形大,使得电极不能良好接触,严重影响充电安全;充电桩的整体高度较高,在后期维护时需要登高作业,打开顶盖时出于安全考虑需要将顶盖放置到地面,造成反复爬高,大大增加操作人员的危险系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型充电桩,用于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其能够为下压式充电弓提供可靠载体,免落地设计,减少维护的无用功,采用模块化设计,积木式堆叠,方便现场施工,安装操作简单,为电气设备正常运行保驾护航。
[0005]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L型充电桩,包括竖直下部模块和水平模块。
[0007]所述竖直下部模块包括主体骨架,所述主体骨架上焊接有底板、顶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前门板和后门板。
[0008]所述水平模块安装在所述竖直下部模块上方,包括水平骨架,所述水平骨架内侧焊接有矩管,所述矩管上开有下压式充电弓安装接口,所述水平骨架上连接有底盖板、顶盖板、第一侧护板、第二侧护板、第一端护板和第二端护板。
[0009]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L型充电桩的所述主体骨架包括底架,所述底架上焊接有若干纵梁,所述纵梁之间焊接有若干横梁。
[0010]所述纵梁和所述横梁均采用U型折弯梁。
[0011]所述纵梁的凹口均朝向所述主体骨架的内部。
[0012]所述纵梁之间连接有防雨板。
[0013]所述防雨板采用U型折弯板,凹口朝向上方。
[0014]所述防雨板抵接所述前门板或所述后门板。
[0015]其技术效果在于:采用U型折弯梁,强度高,稳定性好;防雨板可遮挡门缝上部进入的雨水,形成一道防护结构。
[0016]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L型充电桩的所述底板的边缘超出所述主体骨架
的边缘。
[0017]所述底板与所述主体骨架之间连接有加强板。
[0018]其技术效果在于:增加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0019]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L型充电桩的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均采用U型折弯板。
[0020]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的凹口均朝向所述主体骨架。
[0021]所述前门板、所述后门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两两对接,焊接在所述主体骨架上。
[0022]所述第一侧板的两侧边缘通过反向折弯压死边,形成第一门牙条。
[0023]所述第二侧板的两侧边缘通过反向折弯压死边,形成第二门牙条。
[0024]所述底架上固定有有第三门牙条,通过反向折弯压死边。
[0025]所述前门板对应所述第一门牙条、所述第二门牙条和所述第三门牙条设有卡合结构,安装在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的一侧之间,并通过密封条压紧密封。
[0026]所述后门板同样安装在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的另一侧之间,并通过密封条压紧密封。
[0027]所述第一侧板和/或所述第二侧板的凹口上焊接有加强件。
[0028]所述顶板焊接在所述主体骨架顶端,与上方安装的水平模块或者竖直上部模块通过密封条密封。
[0029]所述第一侧板和/或所述第二侧板上开设有急停按钮孔、充电枪出线孔和抢座孔,用于放置充电枪,进行枪式充电。
[0030]所述前门板和/或所述后门板上开设有显示器安装孔,用于安装显示器,显示充电状态。
[0031]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L型充电桩的所述水平骨架包括三块矩板和一块法兰板,三块所述矩板和一块所述法兰板首尾依次连接。
[0032]所述矩板上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连接孔。
[0033]所述水平骨架上还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均向下延伸,分别通过所述连接板固定在相对的两块所述矩板上。
[0034]所述支撑板的主体呈U型折弯,开口朝上。
[0035]所述支撑板的主体上固定有连接件。
[0036]所述支撑板的主体下方设置有加强块,所述加强块抵接所述矩板。
[0037]所述支撑板的主体边缘设置有封堵角。
[0038]所述封堵角用来封堵支撑板主体折弯成型后的缺角部位,使其形成封闭的排水通道。
[0039]所述第一侧护板采用折弯板,分别通过所述连接件和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水平骨架相连。
[0040]所述第二侧护板采用折弯板,分别通过所述连接件和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水平骨架相连。
[0041]其技术效果在于:整体折弯以形成排水通道。
[0042]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L型充电桩的所述第一端护板呈U型折弯,开口朝
向所述水平骨架。
[0043]所述第一端护板的上方边缘通过向上突起以及反向折弯,形成第一护板连接条,向上突起的部分连接所述连接件,反向折弯的部分连接所述顶盖板。
[0044]所述第二端护板呈U型折弯,开口朝向所述水平骨架。
[0045]所述第二端护板的上方边缘通过向上突起以及反向折弯,形成第二护板连接条,向上突起的部分连接所述连接件,反向折弯的部分连接所述顶盖板。
[0046]其技术效果在于:多重连接设计,有效实现对接部位的密封。
[0047]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L型充电桩的所述底盖板包括第一底盖板和第二底盖板,所述第一底盖板通过所述连接板固定在所述水平骨架底端的一侧,所述第二底盖板与所述第一底盖板固定连接。
[0048]所述第二底盖板远离所述第一底盖板的一侧在长度方向上短于所述水平骨架,供所述下压式充电弓通过。
[0049]所述第一底盖板在竖直方向上的厚度超出所述第二底盖板。
[0050]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L型充电桩的所述顶盖板呈U型折弯,开口朝向所述水平骨架。
[0051]所述第一侧护板的上方边缘向上突起,所述第一侧护板上方边缘的突起处连接所述顶盖板一侧下方边缘的折弯处。
[0052]所述第二侧护板的上方边缘向上突起,所述第二侧护板上方边缘的突起处连接所述顶盖板另一侧下方边缘的折弯处。
[0053]所述顶盖板的高度从中间向两侧逐渐降低。
[0054]安装时,先通过螺栓将所述第一端护板、所述第二端护板、所述第一侧护板和所述第二侧护板固定在所述水平骨架上,再将所述顶盖板扣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型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下部模块和水平模块;所述竖直下部模块包括主体骨架,所述主体骨架上焊接有底板、顶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前门板和后门板;所述水平模块安装在所述竖直下部模块上方,包括水平骨架,所述水平骨架内侧焊接有矩管,所述矩管上开有下压式充电弓安装接口,所述水平骨架上连接有底盖板、顶盖板、第一侧护板、第二侧护板、第一端护板和第二端护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型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骨架包括底架,所述底架上焊接有若干纵梁,所述纵梁之间焊接有若干横梁;所述纵梁和所述横梁均采用U型折弯梁;所述纵梁的凹口均朝向所述主体骨架的内部;所述纵梁之间连接有防雨板;所述防雨板采用U型折弯板,凹口朝向上方;所述防雨板抵接所述前门板或所述后门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型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边缘超出所述主体骨架的边缘;所述底板与所述主体骨架之间连接有加强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型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均采用U型折弯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的凹口均朝向所述主体骨架;所述前门板、所述后门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两两对接,焊接在所述主体骨架上;所述第一侧板和/或所述第二侧板的凹口上焊接有加强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型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骨架包括三块矩板和一块法兰板,三块所述矩板和一块所述法兰板首尾依次连接;所述矩板上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水平骨架上还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均向下延伸,分别通过所述连接板固定在相对的两块所述矩板上;所述支撑板的主体呈U型折弯,开口朝上;所述支撑板的主体上固定有连接件;所述支撑板的主体下方设置有加强块,所述加强块抵接所述矩板;所述支撑板的主体边缘设置有封堵角;所述第一侧护板采用折弯板,分别通过所述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明冯忠祥白志红殷帅兵杜永平方春阳穆贝贝张冰魏伟郑召敏
申请(专利权)人: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