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废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94482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9 2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业废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废气连通管和输出管,所述装置主体的顶端左侧设置有进水管,且装置主体的左侧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外壁设置有环形卡夹,且环形卡夹的下方设置有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包括定型金属软管、连接杆、螺栓、安装套和检测球,且定型金属软管的底端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下方前端设置有螺栓。该工业废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通过检测球的设计,其可以在废气连通管与进气管连接后,对连接处进行检测,当连接处发生废气泄漏时,废气气流就会冲击检测球,检测球受到冲击时,其外侧的软性飘带就会进行飘动,从而方便使用者及时对其进行维护。及时对其进行维护。及时对其进行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业废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工业废气
,具体为一种工业废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工业废气指企业厂区内燃料燃烧和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排入空气的含有污染物气体的总称,这些废气有:二氧化碳、二硫化碳、硫化氢、氟化物、一氧化碳、硫酸、铅汞等,同时工业废气中含有大量的热量,直接排放不仅会污染空气,同时也会浪费热能,因此在废气处理时,会利用余热回收装置对热量进行收集。
[0003]现有的余热回收装置使用时间过长时,废气连接管与进气管之间容易发生松动的现象,松动后,废气就会直接排入空气内,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工业废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业废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余热回收装置使用时间过长时,废气连接管与进气管之间容易发生松动的现象,松动后,废气就会直接排入空气内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业废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废气连通管和输出管,所述装置主体的顶端左侧设置有进水管,且装置主体的左侧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外壁设置有环形卡夹,且环形卡夹的下方设置有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包括定型金属软管、连接杆、螺栓、安装套和检测球,且定型金属软管的底端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下方前端设置有螺栓,且螺栓的下方设置有安装套,所述安装套的底端设置有检测球,所述废气连通管设置于进气管的左侧,所述输出管连接于装置主体的右侧,且输出管的右侧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右侧设置有储水罐,且储水罐的前端设置有清理组件,所述储水罐的上方设置有密封盖。
[0006]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框,且固定框的内部设置有废气储存管,所述废气储存管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储水管,且第一储水管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储水管。
[0007]优选的,所述清理组件包括密封板、滑块、滑槽、卡块、透明板和卡槽,且密封板的左右两端均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远离密封板中轴线的一侧设置有滑槽,且密封板的顶端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的顶端设置有卡槽,所述透明板设置于储水罐的前端中部。
[0008]优选的,所述密封板与卡块之间为固定连接,且卡块与卡槽之间为卡合连接,而且滑块关于密封板的中垂线呈对称分布。
[0009]优选的,所述定型金属软管与连接杆之间为一体化连接,且连接杆与检测球之间为活动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储水管与第二储水管之间为相互连通,且第二储水管的剖面侧视为圆形状。
[001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工业废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工业废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采用检测球的设计,其可以在废气连通管与进气管连接后,对连接
处进行检测,当连接处发生废气泄漏时,废气气流就会冲击检测球,检测球受到冲击时,其外侧的软性飘带就会进行飘动,从而方便使用者及时对其进行维护。
[0012]1、本技术密封板可以在透明板闲置时,覆盖在其顶端,从而可以对其进行隐藏,避免光线通过透明板照射进储水罐内,同时储水罐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可以通过透明板观察到储水罐内部的现象,从而方便使用者及时对其内部进行清理。
[0013]2、本技术定型金属软管具有可任意弯折定型的特性,装置主体在室内进行使用时,将废气连通管与进气管连接后,利用定型金属软管的弯折将检测球放置在废气连通管与进气管连接处的正下方,当连接处发生废气泄漏的现象时,废气气流就会带动检测球外壁的软性飘带进行移动,从而方便使用者及时对其进行维护,同时连接杆与检测球之间活动连接的设置,可以在检测球发生老化现象时,及时对其进行更换。
[0014]3、本技术第一储水管与第二储水管之间相互连通的设计,可以在自来水通过进水管进入第一储水管内后,第一储水管内的水源就会进入第二储水管内,当废气进入废气储存管内后,废气储存管内废气所携带的热量就会对第一储水管和第二储水管内的水源进行加热,第一储水管与第二储水管的左端为密封状态,第一储水管与第二储水管内的自来水加热后,在水泵的作用下,就可将两者内的自来水通过输出管输入进储水罐内,从而方便热水进行利用。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一种工业废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一种工业废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的装置主体和固定框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一种工业废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的固定框和第二储水管侧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一种工业废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装置主体;2、检测组件;201、定型金属软管;202、连接杆;203、螺栓;204、安装套;205、检测球;3、清理组件;301、密封板;302、滑块;303、滑槽;304、卡块;305、透明板;306、卡槽;4、进水管;5、废气连通管;6、进气管;7、环形卡夹;8、输出管;9、水泵;10、储水罐;11、密封盖;12、固定框;13、废气储存管;14、第一储水管;15、第二储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如图1

3所示,一种工业废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废气连通管5和输出管8,装置主体1的顶端左侧设置有进水管4,且装置主体1的左侧设置有进气管6,进气管6的外壁设置有环形卡夹7,废气连通管5设置于进气管6的左侧,输出管8连接于装置主体1的右侧,且输出管8的右侧设置有水泵9,水泵9的右侧设置有储水罐10,且储水罐10的前端设置有清理组件3,清理组件3包括密封板301、滑块302、滑槽303、卡块304、透明板305和卡槽306,且密封板301的左右两端均连接有滑块302,滑块302远离密封板301中轴线的一侧设置有滑槽303,且密封板301的顶端设置有卡块304,卡块304的顶端设置有卡槽306,透明板305设置于储水罐10的前端中部,密封板301与卡块304之间为固定连接,且卡块304与卡槽306之间为卡合连接,而且滑块302关于密封板301的中垂线呈对称分布,密封板301可以在
透明板305闲置时,覆盖在其顶端,从而可以对其进行隐藏,避免光线通过透明板305照射进储水罐10内,同时储水罐10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可以通过透明板305观察到储水罐10内部的现象,从而方便使用者及时对其内部进行清理,储水罐10的上方设置有密封盖11,装置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框12,且固定框12的内部设置有废气储存管13,废气储存管13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储水管14,且第一储水管14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储水管15,第一储水管14与第二储水管15之间为相互连通,且第二储水管15的剖面侧视为圆形状,第一储水管14与第二储水管15之间相互连通的设计,可以在自来水通过进水管4进入第一储水管14内后,第一储水管14内的水源就会进入第二储水管15内,当废气进入废气储存管13内后,废气储存管13内废气所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废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废气连通管(5)和输出管(8),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顶端左侧设置有进水管(4),且装置主体(1)的左侧设置有进气管(6),所述进气管(6)的外壁设置有环形卡夹(7),且环形卡夹(7)的下方设置有检测组件(2),所述检测组件(2)包括定型金属软管(201)、连接杆(202)、螺栓(203)、安装套(204)和检测球(205),且定型金属软管(201)的底端设置有连接杆(202),所述连接杆(202)的下方前端设置有螺栓(203),且螺栓(203)的下方设置有安装套(204),所述安装套(204)的底端设置有检测球(205),所述废气连通管(5)设置于进气管(6)的左侧,所述输出管(8)连接于装置主体(1)的右侧,且输出管(8)的右侧设置有水泵(9),所述水泵(9)的右侧设置有储水罐(10),且储水罐(10)的前端设置有清理组件(3),所述储水罐(10)的上方设置有密封盖(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废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框(12),且固定框(12)的内部设置有废气储存管(13),所述废气储存管(13)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储水管(14),且第一储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蕾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如裕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