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佛像造型的陶瓷茶水分离套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4437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9 2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仿佛像造型的陶瓷茶水分离套装,包括底盘、第一佛身和第二佛身,所述底盘的上表面放置有底座,底座上方设有第一佛身,第一佛身的底端与底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底盘的上表面放置有第二佛身,第二佛身设置于第一佛身的右侧;所述底盘的上表面设有滤茶碗,滤茶碗设置于第二佛身的右侧,滤茶碗的四周均布设有多个茶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了第一佛身作为茶壶来冲泡茶水,设置了第二佛身作为滤茶碗的支架,在满足泡茶需求的前提下还能够作为工艺品摆件,造型美观,尤其是对一些佛教的信仰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与他们的信仰更加贴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了滤茶碗对茶水和茶叶渣进行分离,使用者的喝茶体验更好。使用者的喝茶体验更好。使用者的喝茶体验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仿佛像造型的陶瓷茶水分离套装


[0001]本技术涉及陶瓷茶壶制造领域,具体是一种仿佛像造型的陶瓷茶水分离套装。

技术介绍

[0002]茶壶是家庭生活中十分常见的饮水用具,陶瓷由于其良好的物理性能和稳定的化学性能,陶瓷茶壶在生活中的应用最为广泛。现有的陶瓷茶具的形状比较单调,摆放在桌面上不够美观,不能作为工艺品摆件对居室起到装饰作用。使用者通过茶壶泡茶时,常常会出现茶水和茶叶残渣一起倒入茶杯的情况,导致喝茶的体验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一种仿佛像造型的陶瓷茶水分离套装,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仿佛像造型的陶瓷茶水分离套装,包括底盘、底座、第一佛身、第二佛身、滤茶碗和茶杯,所述底盘的上表面放置有底座,底座上方设有第一佛身,第一佛身的底端与底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底盘的上表面放置有第二佛身,第二佛身设置于第一佛身的右侧;所述底盘的上表面设有滤茶碗,滤茶碗设置于第二佛身的右侧,滤茶碗的四周均布设有多个茶杯。
[000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佛身的内部设有壶腔,第一佛身的前侧设有第一佛手,第一佛手为前端开口的空心部件,第一佛手的后端与第一佛身固定连接,并且第一佛手内的空腔与壶腔连通;所述第一佛身的后侧设有手柄,手柄的顶端与第一佛身的后背固定连接,手柄的底端与底座的后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佛身的后侧设有加水口,加水口设置在第一佛身的后颈部位置。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佛身的后侧设有背光屏,背光屏设置在第一佛身头部的后侧,背光屏的底端与第一佛身的后背部连接,背光屏包括透光屏、背板、灯泡、电池盒、开关、铰接座和弹簧;所述透光屏的后侧间隔设置有背板,透光屏和背板之间设有灯泡,透光屏采用白瓷制成;所述灯泡的后侧设有电池盒,电池盒设置在背板的后侧,电池盒的后侧设有开关;所述透光屏的底端通过铰接座铰接于加水口的外侧,在透光屏与加水口相铰接位置的后侧设有弹簧。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二佛身的前侧设有第二佛手,第二佛手共有两个,两个第二佛手的后端均与第二佛身的前侧面固定连接,两个第二佛手呈合抱状。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滤茶碗的底部设有多个均布的滤茶孔。
[0010]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方案:第一佛身由陶瓷制成,弥勒佛由陶瓷制成,第二佛手由陶瓷制成,滤茶碗由陶瓷制成,茶杯由陶瓷制成。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设置了第一佛身作为
茶壶来冲泡茶水,设置了第二佛身作为滤茶碗的支架,在满足泡茶需求的前提下还能够作为工艺品摆件,造型美观,尤其是对一些佛教的信仰者,本技术能够与他们的信仰更加贴近;本技术设置了滤茶碗对茶水和茶叶渣进行分离,使用者的喝茶体验更好;本技术设置了背光屏,背光屏配合灯泡能够使得如来佛像更加美观,并且背光屏中能够作为注水时的导流板和泡茶时的挡尘板使用。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一种仿佛像造型的陶瓷茶水分离套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一种仿佛像造型的陶瓷茶水分离套装中第一佛身的侧剖视图。
[0014]图3为一种仿佛像造型的陶瓷茶水分离套装中第二佛身和滤茶碗的装配示意图。
[0015]图4为一种仿佛像造型的陶瓷茶水分离套装中第二佛身、滤茶碗和茶杯的装配示意图。
[0016]图5为一种仿佛像造型的陶瓷茶水分离套装中滤茶碗的剖视图。
[0017]图6为一种仿佛像造型的陶瓷茶水分离套装中茶杯的剖视图。
[0018]图中:1、底盘;2、底座;3、第一佛身;31、第一佛手;32、壶腔;33、手柄;34、加水口;4、背光屏;41、透光屏;42、背板;43、灯泡;44、电池盒;45、开关;46、铰接座;47、弹簧;5、第二佛身;51、第二佛手;6、滤茶碗;61、滤茶孔;7、茶杯。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20]请参阅图1

6,一种仿佛像造型的陶瓷茶水分离套装,包括底盘1、底座2、第一佛身3、背光屏4、第二佛身5、滤茶碗6和茶杯7,所述底盘1的上表面放置有底座2,底座2上方设有第一佛身3,第一佛身3由陶瓷制成,第一佛身3的底端与底座2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底盘1的上表面放置有第二佛身5,第二佛身5由陶瓷制成,第二佛身5设置于第一佛身3的右侧;所述底盘1的上表面设有滤茶碗6,滤茶碗6由陶瓷制成,滤茶碗6设置于第二佛身5的右侧,滤茶碗6的四周均布设有多个茶杯7,茶杯7由陶瓷制成。
[0021]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佛身3的内部设有壶腔32,壶腔32用来装水泡茶,第一佛身3的前侧设有第一佛手31,第一佛手31为前端开口的空心陶瓷部件,第一佛手31的后端与第一佛身3固定连接,并且第一佛手31内的空腔与壶腔32连通,将第一佛手31作为壶嘴使用;所述第一佛身3的后侧设有手柄33,手柄33的顶端与第一佛身3的后背固定连接,手柄33的底端与底座2的后侧壁固定连接,使用者通过手柄33能够将壶腔32内的茶水由第一佛手31处倒出;所述第一佛身3的后侧设有加水口34,加水口34设置在第一佛身3的后颈部位置,通过加水口34能够向壶腔32内添加茶叶和热水。
[0022]所述第一佛身3的后侧设有背光屏4,背光屏4设置在第一佛身3头部的后侧,背光屏4的底端与第一佛身3的后背部连接,背光屏4包括透光屏41、背板42、灯泡43、电池盒44、开关45、铰接座46和弹簧47;所述透光屏41的后侧间隔设置有背板42,透光屏41和背板42之间设有灯泡43,透光屏41采用白瓷制成,白瓷具有良好的透光性,灯泡43点亮后,透光屏41会亮起,形成第一佛身3的佛光;所述灯泡43的后侧设有电池盒44,电池盒44设置在背板42的后侧,电池盒44内设有可更换的电池,电池盒44的后侧设有开关45,通过开关45能够控制
灯泡43的点亮与否;所述透光屏41的底端通过铰接座46铰接于加水口34的外侧,透光屏41能够带着整个背光屏4绕铰接座46转动,在透光屏41与加水口34相铰接位置的后侧设有弹簧47,由于弹簧47的弹力,背光屏4通常为竖直设置,竖直状态的背光屏4能够对加水口34进行遮挡,防止外界的灰尘落入壶腔32内,需要向壶腔32内注水时,使用者克服弹簧47的弹力使得背光屏4沿顺时针转动,此时加水口34为敞开状态,使用者能够向壶腔32内注水,并且透光屏41能够作为导流板使得热水顺利流入壶腔32内,注水完成后,使用者放开背光屏4,背光屏4会由于弹簧47的弹力回弹至原先位置。
[0023]如图3、4所示,所述第二佛身5的前侧设有第二佛手51,第二佛手51由陶瓷制成,第二佛手51共有两个,两个第二佛手51的后端均与第二佛身5的前侧面固定连接,两个第二佛手51呈合抱状,第二佛手51上能够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佛像造型的陶瓷茶水分离套装,包括底盘(1)、底座(2)、第一佛身(3)、第二佛身(5)、滤茶碗(6)和茶杯(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的上表面放置有底座(2),底座(2)上方设有第一佛身(3),第一佛身(3)的底端与底座(2)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底盘(1)的上表面放置有第二佛身(5),第二佛身(5)设置于第一佛身(3)的右侧;所述底盘(1)的上表面设有滤茶碗(6),滤茶碗(6)设置于第二佛身(5)的右侧,滤茶碗(6)的四周均布设有多个茶杯(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佛像造型的陶瓷茶水分离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佛身(3)的内部设有壶腔(32),第一佛身(3)的前侧设有第一佛手(31),第一佛手(31)为前端开口的空心陶瓷部件,第一佛手(31)的后端与第一佛身(3)固定连接,并且第一佛手(31)内的空腔与壶腔(32)连通;所述第一佛身(3)的后侧设有手柄(33),手柄(33)的顶端与第一佛身(3)的后背固定连接,手柄(33)的底端与底座(2)的后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佛身(3)的后侧设有加水口(34),加水口(34)设置在第一佛身(3)的后颈部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佛像造型的陶瓷茶水分离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佛身(3)的后侧设有背光屏(4),背光屏(4)设置在第一佛身(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振伟
申请(专利权)人:德化县后井窑瓷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