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痰引流用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94200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9 21: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排痰引流用支撑装置,包括主体底架、主体支架;所述主体底架由大于等于两个侧杆、连接侧杆的横杆组成;主体支架所在平面与主体底架所在平面垂直设置,在主体支架上端面一侧活动连接有卧位支撑平台支架,所述卧位支撑平台支架由两侧杆、连接两侧杆的横杆组成,在主体支架上端面另外一侧固定设置有支撑面;所述卧位支撑平台支架通过电动推杆与主体底架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公开的一种排痰引流用支撑装置,能够为患者提供多种角度的不同体位的支撑以实现不同患者不同体位的痰液辅助引流,提高辅助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也大大减轻了患者家属及医护人员的体力消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临床治疗措施。有效的临床治疗措施。有效的临床治疗措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排痰引流用支撑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排痰引流用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据临床资料显示,呼吸系统慢性疾病及肺部感染的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会增多,但常因痰液粘稠或者病变位于肺叶下段出现排出困难或排出不畅的情况,所以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需要结合体位引流进行排痰。传统体位排痰技术是根据不同病变的部位需要通过患者自身或医护人员协助翻身体位排痰,而有些患者因病情危重或者自身体力原因不能长时间保持固定的体位排痰。而既往用于临床的电动站立床因其结构、重量及价格因素而不能得到广泛的普及和使用。
[0003]因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迫切需要设计和生产一种痰液体位引流辅助支撑装置,可以提供多种角度的支撑,利用重力和定向引流原理按照病变部位选择所需的不同体位方向促进病变部位的痰液排出,以实现不同患者不同体位的痰液辅助引流,更好的发挥药效,减轻医护人员的体力劳动,从而满足临床实际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量轻、成本低的,可以使患者及医护人员省时省力的一种排痰引流用支撑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排痰引流用支撑装置,包括主体底架、主体支架;所述主体底架由两侧杆、连接两侧杆的横杆组成;所述主体支架所在平面与主体底架所在平面垂直设置,在所述主体支架上端面一侧活动连接有卧位支撑平台支架,所述卧位支撑平台支架由两侧杆、连接两侧杆的横杆组成,在所述主体支架上端面另外一侧固定设置有支撑面;所述卧位支撑平台支架通过电动推杆与主体底架连接。
[0007]优选地,所述主体支架包括垂直设置于主体底架上的第一支撑侧杆、第二支撑侧杆、连接第一支撑侧杆、第二支撑侧杆的横杆;所述第一支撑侧杆与第二支撑侧杆均为
“”
形,第一支撑侧杆的横杆与竖杆还通过第三斜向支撑杆固定,第二支撑侧杆的横杆与竖杆还通过第四斜向支撑杆固定;所述第一支撑侧杆下端通过第五斜向支撑杆与主体底架连接,第二支撑侧杆下端通过第六斜向支撑杆与主体底架连接。
[0008]优选地,所述主体底架包括两外侧杆、连接两外侧杆的横杆,还包括两内侧杆,所述两内侧杆分别连接第五斜向支撑杆、第六斜向支撑杆一端;所述主体支架还包括与第一支撑侧杆平行设置的第三支撑侧杆,与第二支撑侧杆平行设置的第四支撑侧杆;所述第三支撑侧杆上端通过横杆与第一支撑侧杆连接,下端通过第一斜向支撑杆设置在主体底架的外侧杆上;所述第四支撑侧杆上端通过横杆与第二支撑侧杆连接,下端通过第二斜向支撑杆设置在主体底架的外侧杆上。
[0009]优选地,所述支撑面为外凸圆弧形,所述支撑面上边缘设置于第一支撑侧杆与第
二支撑侧杆横杆之间,下边缘设置于第一支撑侧杆与第二支撑侧杆竖杆之间。
[0010]优选地,该排痰引流用支撑装置还包括防护栏;所述防护栏设置在卧位支撑平台支架左右两侧杆上。
[0011]优选地,所述主体底架具有第一主体底架与第二主体底架,所述第一主体底架与第二主体底架活动连接。
[0012]优选地,所述主体底架每个侧杆上具有大于等于一个卡槽,设置于侧杆与第五斜向支撑杆连接处,侧杆与第六斜向支撑杆连接处;所述第五斜向支撑杆与主体底架侧杆卡接,第六斜向支撑杆与主体底架侧杆卡接。
[0013]优选地,所述主体底架每个内侧杆上具有大于等于一个卡槽,设置于内侧杆与第五斜向支撑杆连接处,内侧杆与第六斜向支撑杆连接处;所述第五斜向支撑杆与主体底架内侧杆卡接,第六斜向支撑杆与主体底架内侧杆卡接,所述第一斜向支撑杆、第二斜向支撑杆为弹簧。
[0014]优选地,所述卧位支撑平台支架上端通过弹性件与主体支架连接。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6]本技术所公开的一种排痰引流用支撑装置,其所述的主体支架活动连接卧位支撑平台支架,所述的卧位支撑平台支架通过电动推杆与主体底架连接,能够为患者提供多种角度的不同体位的支撑以实现不同患者不同体位的痰液辅助引流,提高辅助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也大大减轻了患者家属及医护人员的体力消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临床治疗措施。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主视图;
[001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2主视图;
[001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2立体图;
[0020]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2俯视图;
[0021]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3主视图;
[0022]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4主视图;
[0023]图中:1、主体底架;11、第一主体底架;12、第二主体底架;2、第一斜向支撑杆;2

:第二斜向支撑杆3、主体支架;31、第一支撑侧杆;31

:第二支撑侧杆;32、上横杆;33、第三支撑侧杆;33

:第四支撑侧杆;4、第五斜向支撑杆;4

:第六斜向支撑杆;5、电动推杆;6、支撑面;7、第三斜向支撑杆;7

:第四斜向支撑杆;8、卧位支撑平台支架;9、防护栏;10、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
[0025]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排痰引流用支撑装置,包括主体底架 1、主体支架3;所述主体底架1由两侧杆、连接两侧杆的横杆组成;所述主体支架3所在平面与主体底架1所在平面垂直设置,在所述主体支架3上端面左侧活动连接有卧位支撑平台支架8,卧位支撑平台支架8由两侧杆、连接两侧杆的横杆组成,在所述主体支架3 上端面另外一侧固定设置有支撑面6;所述卧位支撑平台支架8通过电动推杆5与主体底架1连接,所述
主体底架1长1366mm、宽800mm;所述主体支架3高450mm、宽800mm;所述卧位支撑平台支架8长688mm、宽800mm。
[0026]进一步地,所述的主体支架3的具体结构为:包括垂直设置于主体底架1上的第一支撑侧杆31、第二支撑侧杆31

、连接第一支撑侧杆31、第二支撑侧杆31

的上横杆32;所述第一支撑侧杆31与第二支撑侧杆31

均为
“”
形,第一支撑侧杆31的横杆与竖杆还通过第三斜向支撑杆7固定,第二支撑侧杆31

的横杆与竖杆还通过第四斜向支撑杆7

固定;所述第一支撑侧杆31下端通过第五斜向支撑杆4与主体底架1连接,第二支撑侧杆 31

下端通过第六斜向支撑杆4

与主体底架1连接。
[0027]进一步地,所述的主体支架3与主体底架1的活动连接,带动卧位支撑平台支架8活动的结构为:所述主体底架1每个侧杆上沿侧杆方向依次设置有三个卡槽,设置于侧杆与第五斜向支撑杆4连接处,侧杆与第六斜向支撑杆4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痰引流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底架(1)、主体支架(3);所述主体底架(1)由大于等于两个侧杆、连接侧杆的横杆组成;所述主体支架(3)所在平面与主体底架(1)所在平面垂直设置,在所述主体支架(3)上端面一侧活动连接有卧位支撑平台支架(8),所述卧位支撑平台支架(8)由两侧杆、连接两侧杆的横杆组成,在所述主体支架(3)上端面另外一侧固定设置有支撑面(6);所述卧位支撑平台支架(8)通过电动推杆(5)与主体底架(1)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痰引流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支架(3)包括垂直设置于主体底架(1)上的第一支撑侧杆(31)、第二支撑侧杆(31

)、连接第一支撑侧杆(31)、第二支撑侧杆(31

)的上横杆(32);所述第一支撑侧杆(31)与第二支撑侧杆(31

)均为形,第一支撑侧杆(31)的横杆与竖杆还通过第三斜向支撑杆(7)固定,第二支撑侧杆(31

)的横杆与竖杆还通过第四斜向支撑杆(7

)固定;所述第一支撑侧杆(31)下端通过第五斜向支撑杆(4)与主体底架(1)连接,第二支撑侧杆(31

)下端通过第六斜向支撑杆(4

)与主体底架(1)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排痰引流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底架(1)包括两外侧杆、连接两外侧杆的横杆,还包括两内侧杆,所述两内侧杆分别连接第五斜向支撑杆(4)、第六斜向支撑杆(4

)一端;所述主体支架(3)还包括与第一支撑侧杆(31)平行设置的第三支撑侧杆(33),与第二支撑侧杆(31

)平行设置的第四支撑侧杆(33

);所述第三支撑侧杆(33)上端通过横杆与第一支撑侧杆(31)连接,下端通过第一斜向支撑杆(2)设置在主体底架(1)的外侧杆上;所述第四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琨宋晓萍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