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潮除湿的配电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4161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9 21:25
一种防潮除湿的配电箱,包括箱体、第一筒体、第二筒体、风机、限位环、干燥盒、螺栓和第二防尘网;第一筒体设置在箱体左侧内壁上,第一筒体内设置第一导电片;第二筒体端部设置圆柱,圆柱插入第一筒体内,圆柱端部设置第二导电片,第二筒体外周壁上设置第一环形密封圈;风机设置在第二筒体内周壁上;限位环设置在第二筒体内周壁上;干燥盒外周壁上设置第二环形密封圈,干燥盒一端设置封闭盖,干燥盒右端面设置第三筒体;第二防尘网设置在螺栓上,第二防尘网外周壁上设置第三环形密封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既能将箱体内的热量带出,起到散热降温的作用,又能源源不断地将干燥的空气输入箱体内,起到了防潮除湿的作用。起到了防潮除湿的作用。起到了防潮除湿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潮除湿的配电箱


[0001]本技术涉及防潮除湿
,尤其涉及一种防潮除湿的配电箱。

技术介绍

[0002]配电箱具有体积小、安装简便,技术性能特殊、位置固定,配置功能独特、不受场地限制,应用比较普遍,操作稳定可靠,空间利用率高,占地少且具有环保效应的特点。配电箱因内部集成了大量的电气设备,工作时会源源不断产生热量,需要进行通风散热,因此现有的配电箱必然不能做成全封闭形式,此种结构容易导致外部的潮湿空气进入配电箱内,对配电箱内的电气设备造成影响,即使配电箱要求安装在干燥环境内,但也无法保证后期环境一直保持干燥状态,而现有的配电箱要么没有防潮除湿机构,要么通过安装除湿器来解决潮湿问题,但安装除湿器会造成成本的大量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技术目的
[0004]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防潮除湿的配电箱,既能将箱体内的热量带出,起到散热降温的作用,又能源源不断地将干燥的空气输入箱体内,起到了防潮除湿的作用,对箱体内的电气设备提高了很好的保护。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防潮除湿的配电箱,包括箱体、第一筒体、第二筒体、风机、限位环、干燥盒、螺栓和第二防尘网;
[0007]箱体前侧设置箱门,箱体顶部设置通风孔,通风孔孔壁内设置第一防尘网,箱体右侧设置通孔;第一筒体水平横向设置在箱体左侧内壁上,第一筒体内设置第一导电片;第二筒体穿过通孔,第二筒体端部设置圆柱,圆柱插入第一筒体内,圆柱外周壁和第一筒体内周壁上设置相互配合的螺纹,圆柱端部设置第二导电片,第二导电片与第一导电片贴合,第二筒体外周壁上设置第一环形密封圈,第一环形密封圈与通孔孔壁挤压贴合;风机设置在第二筒体内周壁上,第二筒体上设置出风孔,出风孔位于圆柱和风机之间;限位环设置在第二筒体内周壁上;干燥盒为圆柱状,干燥盒外周壁上设置第二环形密封圈,第二环形密封圈与第二筒体内周壁贴合,干燥盒朝向风机的一端设置封闭盖,封闭盖和干燥盒朝向通孔的一端均设置多个过风孔,干燥盒与限位环贴合,干燥盒右端面与其同轴设置第三筒体,第三筒体内周壁上设置有与螺栓配合的螺纹;第二防尘网设置在螺栓上,第二防尘网外周壁上设置第三环形密封圈,第三环形密封圈与第二筒体内周壁贴合。
[0008]优选的,还包括湿度传感器、控制器和闪光报警器;第二筒体外周壁上设置有安装湿度传感器的安装槽,湿度传感器设置在安装槽内;闪光报警器设置在第二筒体右侧端面上;控制器设置在第二筒体内壁上,控制器位于限位环和风机之间,控制器与闪光报警器控制连接,控制器与湿度传感器信号传输连接。
[0009]优选的,箱体后侧内壁上并排设置多组安装板。
[0010]优选的,第一环形密封圈朝向第一筒体的端面设置圆角。
[0011]优选的,出风孔设置多组,多组出风孔以第二筒体轴线为中心沿圆周均匀分布。
[0012]优选的,第二筒体右侧内周壁上设置环形槽,第二筒体右端面上设置两组条形槽,两组条形槽位于第二筒体直径两端,两组条形槽均与环形槽连通;螺栓的头部设置两组限位杆,两组限位杆共线,两组限位杆穿过条形槽插入环形槽内。
[0013]优选的,第二筒体右侧端面上设置多组拨杆。
[0014]优选的,控制器内设置信号收发装置,控制器通过信号收发装置与远程终端无线通信连接。
[0015]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将第二筒体旋转插入第一筒体内,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接触接通风机工作电路,风机开始工作,将外界空气吸入第二筒体内,外界空气经第二防尘网过滤后再经过干燥盒,而干燥盒内含有干燥剂,能对外界空气进行干燥,干燥除湿后的空气再通过出风孔进入箱体内,箱体内的空气经过第一防尘网流入外界环境中,完成箱体内的空气流动,及时更换干燥盒即可,更换方法如下:转动第二筒体使其脱离第一筒体,然后将第二筒体从箱体内取出,再向外拉动螺栓将第二防尘网和干燥盒带出,打开封闭盖即可更换干燥剂。综上,既能将箱体内的热量带出,起到散热降温的作用,又能源源不断地将干燥的空气输入箱体内,起到了防潮除湿的作用,对箱体内的电气设备提高了很好的保护。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防潮除湿的配电箱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防潮除湿的配电箱的主视剖视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防潮除湿的配电箱的A处放大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防潮除湿的配电箱的B处放大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1、箱体;2、箱门;3、第一防尘网;4、安装板;5、第一筒体;6、第二筒体;7、通孔;8、第一环形密封圈;9、圆柱;10、风机;11、出风孔;12、湿度传感器;13、控制器;14、限位环;15、干燥盒;16、第二环形密封圈;17、封闭盖;18、第三筒体;19、螺栓;20、第二防尘网;21、第三环形密封圈;22、环形槽;23、限位杆;24、条形槽;25、第一导电片;26、第二导电片;27、闪光报警器;28、拨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
[0022]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防潮除湿的配电箱,包括箱体1、第一筒体5、第二筒体6、风机10、限位环14、干燥盒15、螺栓19和第二防尘网20;
[0023]箱体1前侧设置箱门2,箱体1顶部设置通风孔,通风孔孔壁内设置第一防尘网3,箱体1右侧设置通孔7;第一筒体5水平横向设置在箱体1左侧内壁上,第一筒体5内设置第一导电片25;第二筒体6穿过通孔7,第二筒体6端部设置圆柱9,圆柱9插入第一筒体5内,圆柱9外
周壁和第一筒体5内周壁上设置相互配合的螺纹,圆柱9端部设置第二导电片26,第二导电片26与第一导电片25贴合,第二筒体6外周壁上设置第一环形密封圈8,第一环形密封圈8与通孔7孔壁挤压贴合;风机10设置在第二筒体6内周壁上,第二筒体6上设置出风孔11,出风孔11位于圆柱9和风机10之间;限位环14设置在第二筒体6内周壁上;干燥盒15为圆柱状,干燥盒15外周壁上设置第二环形密封圈16,第二环形密封圈16与第二筒体6内周壁贴合,干燥盒15朝向风机10的一端设置封闭盖17,封闭盖17和干燥盒15朝向通孔7的一端均设置多个过风孔,干燥盒15与限位环14贴合,干燥盒15右端面与其同轴设置第三筒体18,第三筒体18内周壁上设置有与螺栓19配合的螺纹;第二防尘网20设置在螺栓19上,第二防尘网20外周壁上设置第三环形密封圈21,第三环形密封圈21与第二筒体6内周壁贴合。
[0024]工作原理:将第二筒体6旋转插入第一筒体5内,第一导电片25和第二导电片26接触接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潮除湿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第一筒体(5)、第二筒体(6)、风机(10)、限位环(14)、干燥盒(15)、螺栓(19)和第二防尘网(20);箱体(1)前侧设置箱门(2),箱体(1)顶部设置通风孔,通风孔孔壁内设置第一防尘网(3),箱体(1)右侧设置通孔(7);第一筒体(5)水平横向设置在箱体(1)左侧内壁上,第一筒体(5)内设置第一导电片(25);第二筒体(6)穿过通孔(7),第二筒体(6)端部设置圆柱(9),圆柱(9)插入第一筒体(5)内,圆柱(9)外周壁和第一筒体(5)内周壁上设置相互配合的螺纹,圆柱(9)端部设置第二导电片(26),第二导电片(26)与第一导电片(25)贴合,第二筒体(6)外周壁上设置第一环形密封圈(8),第一环形密封圈(8)与通孔(7)孔壁挤压贴合;风机(10)设置在第二筒体(6)内周壁上,第二筒体(6)上设置出风孔(11),出风孔(11)位于圆柱(9)和风机(10)之间;限位环(14)设置在第二筒体(6)内周壁上;干燥盒(15)为圆柱状,干燥盒(15)外周壁上设置第二环形密封圈(16),第二环形密封圈(16)与第二筒体(6)内周壁贴合,干燥盒(15)朝向风机(10)的一端设置封闭盖(17),封闭盖(17)和干燥盒(15)朝向通孔(7)的一端均设置多个过风孔,干燥盒(15)与限位环(14)贴合,干燥盒(15)右端面与其同轴设置第三筒体(18),第三筒体(18)内周壁上设置有与螺栓(19)配合的螺纹;第二防尘网(20)设置在螺栓(19)上,第二防尘网(20)外周壁上设置第三环形密封圈(21),第三环形密封圈(21)与第二筒体(6)内周壁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永乐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琪杭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