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吸收芯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4144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9 21: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次性吸收芯体,包括依次层叠的上层结构、中间层结构、下层结构以及至少一个裆部槽,上层结构为蓬松表层,中间层结构为超薄芯体,超薄芯体包括依次设置的上层固定无纺布、第一高分子吸水树脂层和下层固定无纺布,下层结构包括蓬松固定层、第二高分子吸水树脂层和固定包裹层,裆部槽包括上下重叠设置的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第一槽体沿超薄芯体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且上下贯穿第一高分子吸水树脂层,第二槽体沿蓬松固定层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且上下贯穿蓬松固定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次性吸收芯体可减少与皮肤接触的回渗的液体,降低液体反渗量,同时有助于裆部保持舒适。部保持舒适。部保持舒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次性吸收芯体


[0001]本技术涉及一次性卫生用品
,尤其涉及一种一次性吸收芯体。

技术介绍

[0002]在一次性卫生用品中,其结构中最重要就是吸收芯体。现行市面上的一次性卫生用品的吸收芯体常规的结构是上层亲水无纺布、下层亲水无纺布以及位于两者之间的吸收芯。对于吸收芯而言,主要有以下三类:第一类:传统木浆纤维和高分子吸水树脂混合的吸收芯;第二类:湿强纸,膨化纸和高分子吸水树脂混合的复合芯体;第三类:无纺布和高分子吸水树脂通过热熔胶粘合,经过折叠部件形成的超薄芯体。目前第一类吸收芯体的多次吸收性能较好,扩散性能较好,但是由于其结构是木浆纤维和高分子吸水树脂混合体,导致一次性卫生用品会比较厚,使用者在穿戴使用过程相对会比较潮湿闷热,并且使用过程中由于穿戴者的活动会引起吸收芯体出现起坨断层的情况。
[0003]第二类吸收芯体相对于第一类而言会比较薄,但是在使用过程中解决了第一类吸收芯体的起坨断层的情况。但是其多次吸收能力较差,传导扩散能力不足,造成高分子吸水树脂的利用率低下。并且该结构的吸收芯的某一局部的吸收一定量的液体后,由于其传导扩散性能会变差,需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够完全扩散。并且纸尿裤被婴幼儿处于施加压力的作用下,液体会回渗到面层上,造成接触面潮湿,引起婴幼儿皮肤的不适。第三类吸收芯体会相对于第二类吸收芯而言其厚度会更薄,但是其液体的吸收速度会相对较差,因为其高分子吸水树脂集中一起,无法提供液体储存环境和高分子吸水树脂吸收后的膨胀空间受限,因此该类型的吸收性体在应用到一次性卫生用品中,会存在着液体漏出的风险。但是其吸收液体后的回渗的水分会相对较低,使得一次性卫生用品表面较干爽。现行技术的一次性卫生用品的吸收芯一般具有良好的特性,但还是存在某些不足与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次性吸收芯体,可减少与皮肤接触的回渗的液体,降低液体反渗量,同时有助于裆部保持舒适。因此本技术结合现有的技术成果,通过改变吸收芯的结构,使其液体在吸收芯中能够更好的被吸收,同时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因为吸收芯受到压力的作用而导致接触面潮湿。
[0005]本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次性吸收芯体,包括依次层叠的上层结构、中间层结构、下层结构以及至少一个裆部槽,所述上层结构为蓬松表层;
[0007]所述中间层结构为超薄芯体,所述超薄芯体包括依次设置的上层固定无纺布、第一高分子吸水树脂层和下层固定无纺布,所述下层固定无纺布的两端向上翻折形成有第一折叠部,两所述第一折叠部分别向上翻折至少覆盖所述上层固定无纺布顶面的一部分;
[0008]所述下层结构包括蓬松固定层、第二高分子吸水树脂层和固定包裹层,所述第二高分子吸水树脂层设置在所述蓬松固定层内,所述第二高分子吸水树脂层的吸水速率大于
所述第一高分子吸水树脂层的吸水速率,所述固定包裹层的两端向上翻折形成有第二折叠部,两所述第二折叠部分别向上翻折至少覆盖所述超薄芯体顶面的一部分;
[0009]所述裆部槽包括上下重叠设置的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所述第一槽体沿所述超薄芯体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且上下贯穿所述第一高分子吸水树脂层,所述第二槽体沿所述蓬松固定层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且上下贯穿所述蓬松固定层。
[0010]进一步地,所述蓬松表层和蓬松固定层均为热风蓬松无纺布,所述固定包裹层、上层固定无纺布和下层固定无纺布为纺粘亲水无纺布、热风亲水无纺布和水刺亲水无纺布中的一种。
[0011]进一步地,所述蓬松表层的厚度为4

5mm。
[0012]进一步地,所述裆部槽的数量为2个,两所述裆部槽对称设置。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槽体前腰端与所述超薄芯体前腰端之间的距离记为A1,所述第一槽体后腰端与所述超薄芯体后腰端之间的距离记为A2,A1等于A2;所述第二槽体前腰端与所述蓬松固定层前腰端之间的距离记为A3,所述第二槽体后腰端与所述蓬松固定层后腰端之间的距离记为A4,A3等于A4。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槽体的长度为所述蓬松固定层的长度的1/2

2/3。
[0015]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6](1)本技术所提供的一次性吸收芯体,采用蓬松表层作为上层结构,能够使得其在受到一定的压力的作用下,能够保持一定的硬挺度,回渗的液体与皮肤接触将大大减少。
[0017](2)本技术所提供的一次性吸收芯体,在吸收芯吸收液体后,裆部槽保持较好的柔软度,使得穿戴者在使用一次性卫生用品过程中能保持U型,有助于穿戴者的裆部保持舒适。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所提供的一次性吸收芯体的剖面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所提供的一次性吸收芯体中超薄芯体的剖面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提供的一次性吸收芯体中第一槽体的分布示意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提供的一次性吸收芯体中第二槽体的分布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1所提供的一次性吸收芯体的制备方法示意图。
[0023]图中:1、蓬松表层;2、固定包裹层;21、第二折叠部;3、超薄芯体;31、上层固定无纺布;311、第一折叠部;32、第一高分子吸水树脂层;33、下层固定无纺布;4、蓬松固定层;5、第二高分子吸水树脂层;6、裆部槽;61、第一槽体;62、第二槽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0025]实施例1
[0026]如图1

5所示,一次性吸收芯体包括依次层叠的上层结构、中间层结构、下层结构
以及至少一个裆部槽6,上层结构为蓬松表层1;
[0027]中间层结构为超薄芯体3,超薄芯体3包括上层固定无纺布31、第一高分子吸水树脂层32和下层固定无纺布33,下层固定无纺布33的两端形成有第一折叠部311,两第一折叠部311分别向上翻折至少覆盖上层固定无纺布31顶面的一部分,用于防止第一高分子吸水树脂层32漏出,具体地,第一折叠部311的长度至少为超薄芯体3的1/4宽度,保证包折处不易脱落;在实际生产中也可将上层固定无纺布31完全包裹,本实施例为节省材料采用部分覆盖的方式;同时第一高分子吸水树脂层32在制造过程中可根据最终一次性成品所需的性能要求,选择单层第一高分子吸水树脂层32或是双层第一高分子吸水树脂层32堆叠。
[0028]下层结构包括蓬松固定层4、第二高分子吸水树脂层5和固定包裹层2,第二高分子吸水树脂层5设置在蓬松固定层4内,第二高分子吸水树脂层5的吸水速率大于第一高分子吸水树脂层32的吸水速率,固定包裹层2的两端形成有第二折叠部21,两第二折叠部32分别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次性吸收芯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的上层结构、中间层结构、下层结构以及至少一个裆部槽,所述上层结构为蓬松表层;所述中间层结构为超薄芯体,所述超薄芯体包括依次设置的上层固定无纺布、第一高分子吸水树脂层和下层固定无纺布,所述下层固定无纺布的两端形成有第一折叠部,两所述第一折叠部分别向上翻折至少覆盖所述上层固定无纺布顶面的一部分;所述下层结构包括蓬松固定层、第二高分子吸水树脂层和固定包裹层,所述第二高分子吸水树脂层设置在所述蓬松固定层内,所述第二高分子吸水树脂层的吸水速率大于所述第一高分子吸水树脂层的吸水速率,所述固定包裹层的两端形成有第二折叠部,两所述第二折叠部分别向上翻折至少覆盖所述超薄芯体顶面的一部分;所述裆部槽包括上下重叠设置的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所述第一槽体沿所述超薄芯体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且上下贯穿所述第一高分子吸水树脂层,所述第二槽体沿所述蓬松固定层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且上下贯穿所述蓬松固定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威周彧峰彭海燕邹开东许飒聂志强周峰张谭妹林志平张泳坚许欢欢
申请(专利权)人:露乐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