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明避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94060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9 2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透明避污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避污用治疗巾不易观察输液管情况,且避污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筒体、第一密封盖和第二密封盖,筒体的两端为开口端,第一密封盖和所述第二密封盖分别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筒体的两开口端;其中,第一密封盖上设有允许深静脉管穿过的第一通孔,第二密封盖上设有允许输液管穿过的第二通孔以及允许与多个医用三通相连接的输液延长管穿过的多个第三通孔,所述筒体、所述第一密封盖和所述第二密封盖均为医用透明材质制作而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避污装置能够避免接触性污染,具有良好的避污效果。同时采用透明材质制作而成,便于随时观察接口处的连接情况。的连接情况。的连接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透明避污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透明避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临床工作中,病房中一些病情危重的病人因病情原因需要24小时不间断输液,因此需要给患者放置深静脉管路。在输液过程中会使用输液延长管和医用三通,通过将多个医用三通进行连接以增加输液通路,实现将多种药物同时输注的目的。为了避免引起血流相关感染,进而增加患者额外的感染,临床上一般会使用治疗巾对于这些输液装置进行包裹,以达到避污作用。然而传统的治疗巾为不透明材质,不易观察管路接口处情况,且治疗巾容易扭折,外观不整洁时对输液效果也具有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明避污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避污用治疗巾不易观察输液管情况,且避污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透明避污装置,包括筒体、第一密封盖和第二密封盖,所述筒体的两端为开口端,所述第一密封盖和所述第二密封盖分别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筒体的两开口端;
[0006]其中,所述第一密封盖上设有允许深静脉管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密封盖上设有允许输液管穿过的第二通孔以及允许与多个医用三通相连接的输液延长管穿过的多个第三通孔,所述筒体、所述第一密封盖和所述第二密封盖均为医用透明材质制作而成。
[0007]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筒体呈圆柱状,所述筒体的长度保证能够使所述多个医用三通置于所述筒体的内部腔体内。
[0008]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筒体的长度为30cm,所述筒体的内径为7cm。
[0009]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密封盖包括第一外盖和第一塞体,其中,所述第一外盖的直径大于所述筒体的外径,所述第一塞体的直径与所述筒体的内径相一致。
[0010]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通孔横穿所述第一塞体和所述第一外盖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内且围绕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周向依次设有多个第一扇形片,所述第一扇形片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一扇形片所在截面圆的圆心自由延伸,且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扇形片的边缘相抵接。
[0011]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密封盖包括第二外盖和第二塞体,其中,所述第二外盖的直径大于所述筒体的外径,所述第二塞体的直径与所述筒体的内径相一致。
[0012]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横穿所述第二外盖和所述第二塞体设置,且在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内且围绕所述第二通孔或所述第三通孔的内壁周向分别依次设有多个第二扇形片,所述第二扇形片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通孔或
第三通孔的内壁,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二扇形片所在截面圆的圆心自由延伸,且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扇形片的边缘相抵接。
[0013]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通孔设置在所述第二密封盖的中部,多个所述第三通孔围绕所述第二通孔呈环形设置。
[0014]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第二外盖的外边缘且对应每个所述第三通孔的位置设置密封塞,所述密封塞通过连接带与所述第二外盖相连接,所述密封塞能够盖合在所述第三通孔内。
[0015]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扇形片在所述第三通孔内距离所述第二外盖表面的深度大于所述密封塞的厚度。
[0016]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透明避污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0017]本技术的透明避污装置,包括筒体、第一密封盖和第二密封盖,筒体的两端为开口端,第一密封盖和第二密封盖分别可拆卸的连接于筒体的两开口端。第一密封盖上设有允许深静脉管穿过的第一通孔,第二密封盖上设有允许输液管穿过的第二通孔以及允许与多个医用三通相连接的输液延长管穿过的多个第三通孔,筒体、第一密封盖和第二密封盖均为医用透明材质制作而成。因此通过本技术透明避污装置将深静脉管的末端、与多个医用三通连接的输液延长管以及输液管的始端包覆在内,能够避免管路的接口处接触到外部,避免接触性污染,具有良好的避污效果。同时,本技术的避污装置采用透明材质制作而成,便于随时观察接口处的连接情况,以便医护人员及时调整接口处。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是本技术的透明避污装置的纵截面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的第一密封盖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技术中第二密封盖在密封塞盖合在第三通孔上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本技术中第二密封盖在第三通孔处于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

筒体;2

第一密封盖;3

第二密封盖;4

医用三通;5

输液延长管;6

输液管;7

深静脉管;20

第一外盖;21

第一通孔;22

第一扇形片;23

第一塞体;30

连接带;31

第二外盖;32

第二塞体;33

第二通孔;34

第二扇形片;35

第三通孔;36

密封塞。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
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明避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第一密封盖(2)和第二密封盖(3),所述筒体(1)的两端为开口端,所述第一密封盖(2)和所述第二密封盖(3)分别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筒体(1)的两开口端;其中,所述第一密封盖(2)上设有允许深静脉管(7)穿过的第一通孔(21),所述第二密封盖(3)上设有允许输液管(6)穿过的第二通孔(33)以及允许与多个医用三通(4)相连接的输液延长管(5)穿过的多个第三通孔(35),所述筒体(1)、所述第一密封盖(2)和所述第二密封盖(3)均为医用透明材质制作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避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呈圆柱状,所述筒体(1)的长度保证能够使所述多个医用三通(4)置于所述筒体(1)的内部腔体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明避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长度为30cm,所述筒体(1)的内径为7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避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盖(2)包括第一外盖(20)和第一塞体(23),其中,所述第一外盖(20)的直径大于所述筒体(1)的外径,所述第一塞体(23)的直径与所述筒体(1)的内径相一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明避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21)横穿所述第一塞体(23)和所述第一外盖(20)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21)内且围绕所述第一通孔(21)的内壁周向依次设有多个第一扇形片(22),所述第一扇形片(22)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通孔(21)的内壁,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一扇形片(22)所在截面圆的圆心自由延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