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远武专利>正文

自用型颈椎矫正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3273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9 21:05
一种自用型颈椎矫正器,其包括至少两个沿使用者颈椎纵向延伸方向依次排布的矫正块,每个矫正块具有支撑面,多个矫正块的支撑面组合形成大支撑面,大支撑面呈与人体颈椎弯曲变化相匹配的弧形。当使用者颈部放置到大支撑面上,该大支撑面能够引导使用者的颈部尽量保持在正常的曲度,起到初步矫正作用。同时,每个矫正块能够与至少一节颈椎骨对应,加上驱动装置能够单独驱动至少一个矫正块相对其对应的颈椎骨相向和/或背离运动,从而使一个或多个矫正块相对于其他矫正块凸出一定距离,去抵顶某一个或多个颈椎骨,进而针对性对某一个或多个颈椎骨进行矫正,更加精确的矫正有问题的颈椎骨。骨。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用型颈椎矫正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自用型颈椎矫正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颈椎,指颈椎骨,英文名为cervical vertebra。颈椎位于头以下、胸椎以上的部位,共有七块颈椎骨组成。颈椎是脊柱椎骨中体积最小,但灵活性最大、活动频率最高、负重较大的节段。
[0003]目前,随着经济飞速发展,生活节奏加快以及电子产品的不断普及等等原因,人们运动量减少,颈椎病不再是老年人的专有病了,颈椎病患者在全面年轻化。造成颈椎病的原因有很多,比如不良的作息、不良的坐姿、久坐以及长时间低头,夜间睡觉使用的枕头都有可能造成颈椎病。因此,恢复颈椎曲度在颈椎病的治疗已越来越受到业界重视。
[0004]针对日益严重的颈椎病,现在市面上有自用型按摩器以及以治疗为目的的医用式设备。其中,自用型按摩器体积更小,结构更简单,价格低,可方便使用者在家里、办公室以及很多场景下使用,使用者无需前往医院,就能够通过按摩器缓解和改善颈椎问题。现有的自用型按摩器通常通过揉捏、拍打、指压、振动、电击、热敷等方式颈椎外层的肌肉,从而使颈肩背肌肉放松,减小紧绷和酸痛感,一定程度的减缓了颈椎病所带来的肌肉问题,但,由于这一类自用型按摩器只针对颈椎外层肌肉,很难触及到颈椎本身,因此其对于颈椎的强直、反弓等问题并没有太大作用,因此这类自用型按摩器通常只能用作按摩矫正效果并不好。
[0005]在医用式设备中使用较多的是颈椎牵引治疗法,牵引治疗颈椎病的器械有配重牵引和气囊颈椎围领牵引两种。配重牵引,是用特制颚带将牵引治疗患者的头从下颚、面颊、枕骨、乳突围裹捆扎起来,用绳带经滑轮改向向下挂砝码重坨牵引。气囊颈椎围领牵引是用塑料或胶质材料特制的项圈套在牵引治疗患者的脖颈上,围领下端顶卡在牵引治疗患者的肩颈上,上端顶卡在下颚及枕骨上,围领充气后纵向膨胀增长,以实现牵引。用这两种牵引方法牵引治疗颈椎病,虽然都可以达到牵引治疗目的,但存在的不足是,其作用力作用点主要都集中在下颚处,因下颚与颈椎基本垂直,牵引受力时鄂带和围领都不会滑脱,所以承受着持久严重的勒吊或顶压,而作用在颈椎后侧枕骨和两侧乳突的作用力,由于枕骨和乳突外凸平缓,容易上滑脱移,所以脖颈前侧受力大于真正需要牵引力的后侧的颈椎,整个脖颈属于横向受力,牵引者为保持颈椎姿态正常,就要用力保持脖颈挺直,肌肉韧带都处于用力紧张状态,牵引治疗过程中下颚处都被勒吊顶压的特别难以忍受,甚至压迫颈动脉,造成牵引中脑供血不足,颈椎病患者的颈椎多有变形,有的弯曲过重,有的呈现强直,配重和颈椎围领牵引器械都无能为力,故治疗效果不理想。而且,这类医用式设备通常体积大,结构复杂,价格高,患者通常只能到特定的医院进行治疗,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高,难以在家用领域普及。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申请提供一种自用型颈椎矫正器,用以改善使用者的颈椎问题。
[0007]基于上述目的,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自用型颈椎矫正器,包括:
[0008]矫正块组件,其包括至少两个矫正块,所述至少两个矫正块沿使用者颈椎纵向延伸方向依次排布,其中,在至少一部分所述矫正块中,每个矫正块能够与至少一节颈椎骨对应,每个所述矫正块具有用于支撑使用者后颈部分的支撑面,所述矫正块的支撑面组合形成大支撑面,所述大支撑面呈与人体颈椎弯曲变化相匹配的弧形;
[0009]以及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至少一部分矫正块连接,并能够单独驱动至少一个矫正块相对其对应的颈椎骨相向和/或背离运动,以矫正对应的颈椎骨。
[0010]作为所述自用型颈椎矫正器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矫正块组件呈扇形排布,所述矫正块大致沿所述大支撑面的径向顶出和回缩。
[0011]作为所述自用型颈椎矫正器的进一步改进,至少一个矫正块能够与使用者的第3、4、5节颈椎骨对应,所述驱动装置能够驱动与所述第3、4、5节颈椎骨对应的矫正块运动,以矫正所述第3、4、5节颈椎骨。
[0012]作为所述自用型颈椎矫正器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矫正块至少为三个,其中三个矫正块分别与所述第3、4、5节颈椎骨一一对应,所述三个矫正块均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驱动装置能够单独驱动所述三个矫正块中的至少一个运动,以矫正对应的颈椎骨。
[0013]作为所述自用型颈椎矫正器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矫正块为至少七个,其中七个矫正块与七节颈椎骨一一对应,所述驱动装置能够单独驱动所述七个矫正块中的至少一个运动。
[0014]作为所述自用型颈椎矫正器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矫正块自所述大支撑面顶出的距离a取值为:0.5cm≤a≤3cm。
[0015]作为所述自用型颈椎矫正器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矫正块自所述大支撑面顶出的距离a取值为:0.8cm≤a≤2cm。
[0016]作为所述自用型颈椎矫正器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一个驱动单元和多个传动机构,所述驱动单元经不同的传动机构单独驱动不同的矫正块运动,或,
[0017]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多个驱动单元,每个驱动单元与一个矫正块连接,以单独驱动其运动。
[0018]作为所述颈椎矫正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能够输出旋转运动的驱动单元、传动轴和多个设于所述传动轴上的运动块,所述驱动单元与传动轴连接,驱动所述传动轴转动,多个所述运动块沿轴向设置于所述传动轴上,所述运动块与矫正块对应,所述传动轴带动多个所述运动块转动,依次驱动不同位置的矫正块伸出。
[0019]作为所述颈椎矫正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轴和运动块为曲轴机构;
[0020]或,所述运动块为凸轮,所述凸轮之间在传动轴上偏转设置或偏心设置。
[0021]作为所述自用型颈椎矫正器的进一步改进,包括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具有用于容置使用者颈部的颈部放置槽,所述矫正块设于所述颈部放置槽的底部。
[0022]作为所述自用型颈椎矫正器的进一步改进,包括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具有肩背支撑体和头支撑体,所述肩背支撑体用于支撑使用者的肩背部,所述头支撑体用于支撑使用者的头部,所述矫正块位于所述肩背支撑体和头支撑体之间。
[0023]依据上述实施例的自用型颈椎矫正器,其包括至少两个沿使用者颈椎纵向延伸方向依次排布的矫正块,每个矫正块具有支撑面,多个矫正块的支撑面组合形成大支撑面,大支撑面呈与人体颈椎弯曲变化相匹配的弧形。当使用者颈部放置到大支撑面上,该大支撑面能够引导使用者的颈部尽量保持在正常的曲度,起到初步矫正作用。同时,每个矫正块能够与至少一节颈椎骨对应,加上驱动装置能够单独驱动至少一个矫正块相对其对应的颈椎骨相向和/或背离运动,从而使一个或多个矫正块相对于其他矫正块凸出一定距离,去抵顶某一个或多个颈椎骨,进而针对性对某一个或多个颈椎骨进行矫正,更加精确的矫正有问题的颈椎骨。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自用型颈椎矫正器作用于人体颈椎时的示意图;
[0025]图2为图1所示结构中自用型颈椎矫正器和人体颈椎的放大示意图;
[0026]图3和4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第4个矫正块推顶第4节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用型颈椎矫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矫正块组件,其包括至少两个矫正块,所述至少两个矫正块沿使用者颈椎纵向延伸方向依次排布,其中,在至少一部分所述矫正块中,每个矫正块能够与至少一节颈椎骨对应,每个所述矫正块具有用于支撑使用者后颈部分的支撑面,所述矫正块的支撑面组合形成大支撑面,所述大支撑面呈与人体颈椎弯曲变化相匹配的弧形;以及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至少一部分矫正块连接,并能够单独驱动至少一个矫正块相对其对应的颈椎骨相向和/或背离运动,以矫正对应的颈椎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用型颈椎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矫正块组件呈扇形排布,所述矫正块大致沿所述大支撑面的径向顶出和回缩。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用型颈椎矫正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矫正块能够与使用者的第3、4、5节颈椎骨对应,所述驱动装置能够驱动与所述第3、4、5节颈椎骨对应的矫正块运动,以矫正所述第3、4、5节颈椎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用型颈椎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矫正块至少为三个,其中三个矫正块分别与所述第3、4、5节颈椎骨一一对应,所述三个矫正块均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驱动装置能够单独驱动所述三个矫正块中的至少一个运动,以矫正对应的颈椎骨。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用型颈椎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矫正块自所述大支撑面顶出的距离a取值为:0.5cm≤a≤3c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远武
申请(专利权)人:陈远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