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压配电一体式箱式变电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3140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9 2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压配电一体式箱式变电站,其结构包括顶盖、推拉门、外壳、底盖、散热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变压配电一体式箱式变电站,在使用设备的时候,通过底盖进行安装并放置,设备运行时,底盖内部的导热铝片会吸收电力变压器所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铝片传递到散热块,借由集热板吸收掉散热块散发出的热量并经过集热板内的传热块,使得热量从传热块传递到冷却芯当中,冷却液会从顺着孔对冷却芯中的热量进行冷却,而设备外部的热量会通过外壳内的活性炭层并经过孔口,借由孔口并从通风口当中散发出去,通过改进设备的外壳与底盖的结构,使得设备内部的热量释放到外部以及冷却,让设备能够长时间进行工作,保证了设备的正常运行。运行。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压配电一体式箱式变电站


[0001]本技术是一种变压配电一体式箱式变电站,属于配电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箱式变电站,又叫预装式变电所或预装式变电站。是一种高压开关设备、配电变压器和低压配电装置,按一定接线方案排成一体的工厂预制户内、户外紧凑式配电设备,即将变压器降压、低压配电等功能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安装在一个防潮、防锈、防尘、防鼠、防火、防盗、隔热、全封闭、可移动的钢结构箱,特别适用于城网建设与改造,是继土建变电站之后崛起的一种崭新的变电站,但是该现有技术仍存在以下缺陷:
[0003]现有变电站在进行使用的时候,由于其整体设计较为密封,其上的散热口较小,在所有电元件运行时易堆积较多的热量,使得设备内部的变压器长时间处于高温的状态下,导致设备的线路出现短路并引发严重的火灾,影响了设备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变压配电一体式箱式变电站,以解决现有技术现有变电站在进行使用的时候,由于其整体设计较为密封,其上的散热口较小,在所有电元件运行时易堆积较多的热量,使得设备内部的变压器长时间处于高温的状态下,导致设备的线路出现短路并引发严重的火灾,影响了设备的正常使用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变压配电一体式箱式变电站,其结构包括顶盖、推拉门、外壳、底盖、散热口,所述顶盖嵌入安装在推拉门的顶端上,所述推拉门与外壳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外壳嵌入安装在底盖的顶端上,所述外壳与散热口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顶盖包括斜体、雨槽、顶壳,所述斜体嵌入安装在顶壳的顶端上,所述斜体与雨槽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外壳包括通道、活性炭层、散叶片、通风口、壳体、把手、转轴、孔口、电力变压器,所述通风口与壳体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通道与壳体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活性炭层与孔口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把手嵌入安装在散叶片的右端上,所述转轴嵌入安装在散叶片的顶端上,所述底盖包括集热板、固定块、底板、导热铝片、散热块、孔洞、传热块、冷却芯,所述集热板嵌入安装在传热块的顶端上,所述固定块位于散热块的外端上,所述底板位于导热铝片的底端上,所述导热铝片的底端与散热块顶端相粘合,所述散热块与孔洞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冷却芯嵌入安装在传热块的内端上,所述集热板位于顶盖的底端上。
[0006]优选的,所述散热口一共有十六个并均匀并列分布在外壳的左右两端上。
[0007]优选的,所述斜体呈三十度角并均匀分布在左右两端上。
[0008]优选的,所述集热板一共有两个并且形状呈正方形。
[0009]优选的,所述冷却芯是由Cr

Mo钢系材料制作而成的,具有耐热,抗氧性的特点。
[0010]有益效果
[0011]本技术一种变压配电一体式箱式变电站,在使用设备的时候,工作人员通过
底盖进行安装并放置,当设备在运行的时候,底盖内部的导热铝片会吸收电力变压器所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铝片传递到散热块,借由集热板吸收掉散热块散发出的热量并经过集热板内的传热块,使得热量从传热块传递到冷却芯当中,而冷却芯当中有许多孔,冷却液会从顺着孔对冷却芯中的热量进行冷却,而设备外部的热量会通过外壳内的活性炭层并经过孔口,借由孔口并从通风口当中散发出去,通过改进设备的外壳与底盖的结构,使得设备内部的热量释放到外部以及冷却,让设备能够长时间进行工作,保证了设备的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0012]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3]图1为本技术一种变压配电一体式箱式变电站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一种变压配电一体式箱式变电站正视图的横截面详细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一种底盖正视图的横截面详细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顶盖

1、推拉门

2、外壳

3、底盖

4、散热口

5、斜体

11、雨槽

12、顶壳

13、通道

31、活性炭层

32、散叶片

33、通风口

34、壳体

35、把手

36、转轴

37、孔口

38、电力变压器

39、集热板

41、固定块

42、底板

43、导热铝片

44、散热块

45、孔洞

46、传热块

47、冷却芯

48。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一种变压配电一体式箱式变电站。
[0018]请参阅图1、图2及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变压配电一体式箱式变电站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顶盖1、推拉门2、外壳3、底盖4、散热口5,所述顶盖1嵌入安装在推拉门2的顶端上,所述推拉门2与外壳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外壳3嵌入安装在底盖4的顶端上,所述外壳3与散热口5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顶盖1包括斜体11、雨槽12、顶壳13,所述斜体11嵌入安装在顶壳13的顶端上,所述斜体11与雨槽1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外壳3包括通道31、活性炭层32、散叶片33、通风口34、壳体35、把手36、转轴37、孔口38、电力变压器39,所述通风口34与壳体35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通道31与壳体35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活性炭层32与孔口38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把手36嵌入安装在散叶片33的右端上,所述转轴37嵌入安装在散叶片33的顶端上,所述底盖4包括集热板41、固定块42、底板43、导热铝片44、散热块45、孔洞46、传热块47、冷却芯48,所述集热板41嵌入安装在传热块47的顶端上,所述固定块42位于散热块45的外端上,所述底板43位于导热铝片44的底端上,所述导热铝片44的底端与散热块45顶端相粘合,所述散热块45与孔洞46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冷却芯48嵌入安装在传热块47的内端上,所述集热板41位于顶盖1的底端上,所述散热口5一共有十六个并均匀并列分布在外壳3的左右两端上,所述斜体11呈三十度角并均匀分布在左右两端上,所述集热板41一共有两个并且形状呈正方形,所述冷却芯48是由Cr

Mo钢系材料制作而成的,具有耐热,抗氧性的特点。
[0019]在使用设备的时候,工作人员通过底盖4进行安装并放置,当设备在运行的时候,底盖4内部的导热铝片44会吸收电力变压器39所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铝片44传递到散热
块45,借由集热板41吸收掉散热块45散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压配电一体式箱式变电站,其结构包括顶盖(1)、推拉门(2)、外壳(3)、底盖(4)、散热口(5),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1)嵌入安装在推拉门(2)的顶端上,所述推拉门(2)与外壳(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外壳(3)嵌入安装在底盖(4)的顶端上,所述外壳(3)与散热口(5)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顶盖(1)包括斜体(11)、雨槽(12)、顶壳(13),所述斜体(11)嵌入安装在顶壳(13)的顶端上,所述斜体(11)与雨槽(1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外壳(3)包括通道(31)、活性炭层(32)、散叶片(33)、通风口(34)、壳体(35)、把手(36)、转轴(37)、孔口(38)、电力变压器(39),所述通风口(34)与壳体(35)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通道(31)与壳体(35)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活性炭层(32)与孔口(38)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把手(36)嵌入安装在散叶片(33)的右端上,所述转轴(37)嵌入安装在散叶片(33)的顶端上,所述底盖(4)包括集热板(41)、固定块(42)、底板(43)、导热铝片(44)、散热块(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陈花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科斯特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