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降低混凝土损耗的轨道梁模板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降低混凝土损耗的轨道梁模板。
技术介绍
[0002]轨道梁是采用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形式,其线形的调整不能像常规轨道交通的轨道一样,通过调节道砟、轨道配件等措施来实现,只能在轨道梁预制时严格控制其制造工艺,使轨道梁满足线形设计的要求。
[0003]现有技术中,待模板中预制的轨道梁混凝土初凝后,需要拆除模板系统中的侧模,这个步骤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且耗时较长,然后通过移动制梁台车运输底模以及轨道梁到存梁区,但由于轨道梁较重,不便于移动,在拆卸模板后再运输发生破损导致混凝土资源浪费,因此,需要一种基于降低混凝土损耗的轨道梁模板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降低混凝土损耗的轨道梁模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降低混凝土损耗的轨道梁模板,包括下底板,所述下底板顶部对称安装有竖直设置的套筒,套筒内底壁上安装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降低混凝土损耗的轨道梁模板,包括下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底板(1)顶部对称安装有竖直设置的套筒(2),套筒(2)内底壁上安装有竖直设置的弹簧柱(3),套筒(2)内壁上滑动安装有竖直设置的立柱(4),立柱(4)的底端与弹簧柱(3)固定连接,两个套筒(2)之间焊接有水平设置的滑杆(5),滑杆(5)上对称滑动套设有滑块(6)和弹簧(7),弹簧(7)的一端与滑块(6)固定连接,弹簧(7)的另一端与套筒(2)侧壁固定连接,滑块(6)上对称铰接有倾斜设置的连杆(8),两个立柱(4)的顶端焊接有水平设置的上底板(9),两个连杆(8)的一端分别与下底板(1)和上底板(9)铰接,上底板(9)顶部焊接有四个竖直设置的支撑柱(10),上底板(9)顶部安装有气缸(11),四个支撑柱(10)的顶端焊接有水平设置的安装板(12),安装板(12)顶部安装有模板本体(13),模板本体(13)内底壁设有提板(14),提板(14)的顶部对称焊接有竖直设置的第一竖杆(15),第一竖杆(15)的顶端焊接有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永平,程建,郑磊,朱建,汪东华,龚新曦,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筑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